《易经》的“取象尽意”与绘画创作
2020-09-10陈琳
摘要:《易经》是我国古代文化哲思的精粹,对世界的哲学、文化以及艺术等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艺术史的发展历程中,《易经》从哲学层面引领着各个时代艺术家的创作哲思。本文汲取《易经》中的“取象尽意”的思维模式,对照古今大师经典之作,探讨当代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 《易经》 ;取象尽意;创作;思维模式;意象
《易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我国和世界哲学思想、文学艺术、自然及社会科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儒释道皆出其右,从先秦诸子百家的转意,两汉的演绎,魏晋南北朝的得意,到宋明的生意(创新),清代的复意,历代哲学思想家结合当时的科学文化政治思想等发展,不断对《易经》提出新的解释。艺术家在创作中亦深受《易经》渊源的哲思的影响,同样遵循着这些哲思和思维模式。几千年来其哲学思想一脉相承,直至今日,其对现实世界仍然具有非凡的意义,犹如一股强大的潜流推动着当代艺术之舟砥砺前行。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易传》 。太极即为“道”,是宇宙万物万象共同的基因,揭示着事物和谐共处、有序有理、不断地变化的自然规律。《易·辞系象》曰:易者,象也,象者像也。“象”所赋予的“意”,通过爻辞“言”来阐明,再由“象”而使“言尽意”。《易经》规律而系统的符号直观地揭示了事物内在的相互联系。以象观物、以意表象,“取象尽意”是辩证思维方式,其重体悟而轻思辨,它对文学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易经》的“取象”是一种类比推理,指借由想象从具体物象直观地推断出抽象事理的逻辑思维方法。其模糊思维与精确思维的模式相互补充,形成了完整的思维模式体系。例:坤卦“白虎”,通过“白虎”这个象在不同时空的表现来说明坤卦的变化之道。文字说明“象”,而并非说明事理,即是借助于物象来表达意志,物象不再是事物本身了,而是融合了理解和想象之后的 “象”。
“取象”揭示了中国人对朦胧美感的偏爱。王弼提出“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表明了易经式的思维方式是超越语言,诠释象背后的抽象意理。中国传统儒、释、道主张用直觉来诠释宇宙与人生的智慧真谛,认为对于宇宙本体的客观认知,不能单靠语言、概念、推理逻辑等方法,而必须依靠直觉或者顿悟来加以体认和领会。
《易经》的根本是:宇宙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变化”,惟有“变化”才是事物永远不变的真理。学会用变化的目光与态度认识事物,用变化的方式去应对事物,并宏观把握宇宙整体的内外格局,利用“取象尽意”的思维模式,将事物内在的抽象含义运用到艺术创作中。陆机《文赋》中的“伫中区而玄览,颐情志以典坟”,正是创作者的心路历程,既在天地间细致观察,深刻思考,从典籍中涵养情志,方可创作。历代大家从《易经》方法论中总结出从具体客观存在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不仅对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哲学文化理论都起着指导的作用,同样也对当代艺术创作起着范式的作用。以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的观点去认识事物,其思辨的模式又是《易经》五大思维方式中最具系统性和科学性的:
一、变易从意
是以变化的观点去考察事物的思维方式。中国画中的“写实”往往以不同时空的物绘入一幅画内,如王维的画,四时之花入一景,如其山水诗里的意境,充满了禅意,集四季之“变”一体于“不变”的时空画面中,充分体现“变易”的思维,既从“意”的高度出发,在创作中以“象”绘“意”。取象尽意是源自艺术家内心的意而发,再通过对物象的描繪,得以展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意”(思想或情感)。
二、相济相成
《易·辞系》中写道“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事物的常态既对立统一,要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济相补的观点去看待对立矛盾的事物。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无不从《易经》中的“阴阳平衡原理”得到启示。历代艺术家创作推崇“传神”,气韵生动者“神”也,“阴阳不测之谓神”,“形而上之谓道”,将对立的事物统一,追求主观精神的完满。汉代以后倡导“诗教”,创作者常集文学家、诗人、官宦和画家于一身。艺术作品也集合了他们的技法、思想、情怀、寓意等,所以观者可在其中体味到不同的“意”。清﹒盛大士《溪山卧游录》提到:“米之癫,倪之迂,黄之痴,此画家之真性情也。”当时对艺术水平高下也以性情智慧来评判,反以癫狂迂痴为上境。
三、整体融合
整体思维即系统学思维,认为世界是由相互联系和制约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的有机系统。
传统艺术遵循了《易经》的方法论,高度概括整个世界的精神体系。即使是“写实”的山水也将远近景色并列,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将不同景观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同样《清明上河图》展示宋代繁荣市井,事无巨细地描绘每一处动态的景象。中国画中的“游观”,即体现了这一思想,每一片段独立成画,而集合起来又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意境,这既为传统绘画的典范模式。
经历了西学追求科学写实的探索,当代艺术走向了哲学思想的高度。西方近现代艺术大师亦深受东方哲思和文化的感染,无论象征、抽象、超现实主义等,都已经突破具象写实的局限,而从“象”到“意”地创作。当代艺术并不以逼真写实的廓形作为唯一评判标准,则更侧重于精神内涵,即所谓的“意”(思想和情感)。艺术家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并挖掘事物的深层意义,非只局限于形似,甚至摒弃事物原形,创造出其理解的事物形态,即赋予“象”真正的“意”。大卫·萨利《Eqaulettes for Walt Kuhn》中碎片化的物象组合,展现其对事物内在联系的理解和意念。而旅法艺术家赵无极更是深谙以意当先的理念。《易经》的易变、阴阳以及整体的哲学思想和宇宙观影响着他,使其作品由具象向抽象蜕变,化有型于无形,最后形成其独特的充满国画意境的风格。
《易经》揭示的“道”超越了那个时代的智慧,而今从新解读并将“取象尽意”的思维方法运用到艺术创作中,贯穿时代之精神,试之于当代科技的新成果,导之于思维的新模式,多维度多层次进行研究,不拘泥于古也不全弃古。用科学的态度发掘《易经》之深意,既体现“生生之谓易”的价值,又践行了“富有之谓大业”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姜澄清.《易经》与中国艺术精神[M].贵州:贵州大学出版社,2013.
[2] 傅佩荣.解读易经[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3] 张辉.解读易经密码[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1.
[4] 李娓.易经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5] 无.周易全书珍藏版[M].北京:中国书店,2012.
[6] 刘继潮.游观——中国古典绘画空间本体诠释[M].上海:三联书店,2011.
[7] 周山.《易经》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J].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0(01).
[8] 陈彦雄.论《易经》与文化艺术[J].北京:建筑与文化,2016(07).
[9] 孙维.论《易经》取向尽意的形象思维方式[J].黑龙江:北方文学,2018(06).
[10] 何祚庥.对《易经》文化的反思[J].北京: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4(12)
作者简介:
陈琳(1975—),女,汉族,上海市人,硕士,单位: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专业,研究方向:油画具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