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及影像研究进展

2020-09-10杨冬均张绍金徐其显陈红齐贵强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点

杨冬均 张绍金 徐其显 陈红 齐贵强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一种十分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且人群普遍易感,主要导致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病情严重者会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甚者引起死亡,对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产生极大威胁。因此在临床管理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过程中,实现对该病相关特点的正确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点;影像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于湖北省武汉市,在短时间内向全国各个地区蔓延。研究发现,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说,其存在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感染导致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症状等也有一定的特点存在。同时现阶段人们还没有充分的认识该病,所以为实现对病情发展的有效控制,必须进行积极的探讨和研究[1]。

1新冠肺炎的发病机制和病原学

在自然界中,冠状病毒广泛存在,它属于一种RNA病毒,会引起神经系统、肝脏、消化道及呼吸道等相关疾病发生。通过S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是冠状病毒感染细胞的主要途径,利用膜融合方式进入细胞以后,能够向细胞质中释放基因组。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来说,它能够通过刺激S蛋白,而对人细胞表面的ACE2产生作用,经结构重排,S蛋白使病毒膜融合宿主细胞膜,进而对人呼吸道上皮细胞产生感染,同时其存在非常强的感染性[2]。

2新冠肺炎的临床特点

2.1潜伏期

现阶段,临床认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在1至14天左右,大部分患者在感染3至7天后会有相关症状出现,少部分患者的潜伏期大于14天。

2.2临床症状

咳嗽、发热是患者的早期症状,可有肌肉酸痛、乏力等相关症状伴随发生,少数患者会出现腹泻、流涕、咽痛、头痛等相关症状。研究发现,部分患者的首发症状还可能为胸闷、心慌等心血管系统症状,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及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

3影像学检查

3.1检查方法

早期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将肺部感染,因此诊疗新冠肺炎的重要依据包括胸部影像学表现,在评价疗效、早期确诊及筛查病例过程中,影像学检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手段。现阶段,胸部CT和胸部X线是主要的检查手段。其中高分辨率CT可以早期病灶准确地检测出来,同时可以评估病变的范围和性质,且其表现具备特征性,在临床诊断中它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而通过胸部X线检查容易对早期磨玻璃影产生漏诊情况,所以在早期诊断和疾病筛查中不建议使用[3]。

3.2影像学表现

通过胸部X线检查不能将胸膜下的磨玻璃影显示出来,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在患者的双肺下野会有局限性斑片状的增高影表现出来,病情严重者其双肺会表现为弥漫性的实变影。

经胸部CT检查发现,病变的分布主要在胸膜下、肺外周,会出现在血管、支气管束周围,部分患者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情况。按照肺部病变类型和范围的不同,能够将CT表现划分为四个时期,即早期、进展期、重症期、吸收期。疾病早期阶段病灶主要在叶间隙下或胸膜下局限,具有不均匀的密度,斑片状呈现为多发或单发,会有空气支气管征表现出来。疾病進展期时会明显增多病灶的分布区域,病灶范围向双肺多叶分布,增高了病灶的密度,会融合为一大片,且其分布呈现为非对称性。疾病重症期时,肺部会出现弥漫性的肺泡损伤情况,形成肺透明膜,有双肺弥漫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呈现出来,具有较快的病情进展速度,主要为肺实变,少部分患者会存在少量的胸腔积液。疾病吸收期时多为发病1至2周以后,呈现为病情好转的趋势,会缩小肺部病变的范围,减低密度,逐渐消除实变灶,渗出物机化或吸收。通过CT检查发现,病情的进展和病灶变化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会有实变的病灶出现,同时,相比于年轻患者,老年患者会明显增多实变病灶[4]。

3.3CT影像的临床诊断价值

新冠肺炎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病原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研究发现,CT检查具备较高的灵敏性。在现阶段诊断和筛查新冠肺炎过程中,胸部CT检查可以作为一项辅助手段,然而无法将核酸检测代替。在诊断新冠肺炎过程中,还需要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及流行病学病史等有效结合,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一种β型冠状病毒,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现阶段已经对全球多个国家产生影响,早期诊断在临床治疗和阻断病毒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早期患者存在不明显的临床表现,典型患者会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症状,影像学表现存在一定的特征性,与临床病史有效结合便于早期诊断疾病和筛查疑似患者。除此之外,各种影像学技术已经逐渐发展起来,需要深化对新冠肺炎的临床诊断,从而更好地防控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汪琼,尹柯,秦丽莉,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其CT影像表现的研究概述[J].海南医学,2020,31(14):1883-1887.

[2]张德川,赖长素,易娟,等.技护一体化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影像检查中的作用研究[J].重庆医学,2020,49(15):2451-2454.

[3]吴政光,杜育杉,李国红,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多模态影像表现及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20,18(3):235-238.

[4]郑秋婷,卢亦波,谭理连,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及影像学研究进展[J].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2020,5(2):140-144.

[5]唐思源,杨敏,刘燕茹.AI技术辅助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20,56(18):16-24.

猜你喜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点
危机之下更显生物安全建设之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普外科限期手术患者处理方式的探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影像特点及应用价值
疑似及确诊新冠肺炎的临床及胸部CT影像特点
曲靖地区1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初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报道的特点分析
顽固性高血压临床诊疗分析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大量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