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钱,名利双收
2020-09-10张寒月
张寒月
女性和钱
《小妇人》或许是很多女生从小就阅读的一本文学名著。近日,随着它最新改编的电影版本在中国上映,这个1868年的故事再次走入大众视野。然而,从1949年至今,众多影视改编版似乎总过于突出爱情或女性独立,原著里着墨不少的女性金钱观,在影视改编中却被弱化了。
作者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很小就开始自食其力、赚钱养家,她一生受金钱所限,不断地赚着钱,也考虑着钱。关于女性和金钱的关系,原著倾注了不少思考。影像画面唯美地展示了两小无猜、姐妹之情、父母之爱,但作为一个和时代思想逆行的女性,奥尔科特可贵的关于女性和金钱关系的思考,却篇幅较少。
作为非主角,梅格在很多影视改编中似乎只是为了凸显妹妹的独立、叛逆、反传统,但这个人物其实代表一种更普遍的女性心理纠结:爱情和面包。
梅格在原著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贫穷太可怕了”,边看着她的旧裙子。像很多年轻美丽的女孩一样,梅格喜欢很多美好的东西。在结婚前,她不止一次哀叹希望自己有丝绸。但最终,她还是选择嫁给了爱情,一个十分爱她但清贫的教师。婚后她成了一个真正的马大(《圣经》中的一位女性,善于理家,操心劳累),为家事拖累,有时“累得甚至笑不出来”。
美丽的小妇人和挣钱不多的丈夫,一开始,两人的生活像过家家,后来,关于现实的矛盾便凸显出来。梅格想,“约翰是有些残酷,可不能让别人知道”。第二次,在梅格购物超出他们预算很多时,她终于脱口而出,“我厌倦了贫困”。小说里也写,梅格因为得不到想要的很多东西,觉得自己可怜。
她一直一丝不苟地按照当时社会对“好女孩”的标准要求自己,所以,一旦产生超越自身经济条件的物质渴望时,她的第一反应是自我谴责,说自己虚荣。虽然原著对这一行为的态度,仍旧没有超越时代——“妇人最幸福的王国是家庭,而其最高荣誉并非作为女王的统治术,而是作为贤妻良母的才艺”,但是就展示的细节来说,这种矛盾性值得称道。那么,现代的改编如果能将这种矛盾性展示出来,再用现代的眼光予以解答,就更妙了。比如:女性拥有物质欲望这一点并不可耻,也不应被谴责,只要是用自己的能力、正当手段得到。
成长阶段金钱的缺失,还表现在《小妇人》中对父亲形象含蓄的埋怨。很多改编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原文朗读原著中父亲写给女儿们的信。乍一看,这封信展示了父亲对女儿的爱,很温暖,但我却觉得,这封信恰恰展现了父亲的自私,也蕴含了一部分作者对父亲形象的谴责。
现实中,奥尔科特的父亲是一个不得志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一生沉迷于对理想的追求,以至于无力担负家庭生活,生活的重担都落到母亲和她身上。由此,她感受到的父爱,恐怕也是轻飘的、没有金钱支撑、无法落到实处的。就像这封轻飘飘的信一样,父亲诉说了对她们的爱,那么真诚、诚挚,可是,钱呢?“我希望我归来时,你们已经是四个亭亭玉立的小女人了。”多么自私的心态:没有任何实质的付出,就希望不费力气收获已经成人、可以分担家庭责任的女儿。
阁楼上的“老处女”
主角乔身上关于女性和金钱的思考,更为丰满。奥尔科特终身未嫁,毕生追求自己的写作事业,所以在作品中,她对“写作的老处女”这一群体,有一种温和但并不自恋的关照,甚至调侃。“我就要成为老姑娘了。一个喜欢文学的老处女,以笔为夫婿,以小说当孩子,也许20年之后会小有名气。像可怜的约翰逊那样,我老了时,不能享受名气之乐了,便会感到孤独。没人可以分享快乐,就自食其力,也用不着名气了。哎呀,我不必去做乖戾的圣徒,或者只顾自己的罪人。我敢说,老姑娘们习惯了独身生活,会心安理得的,可是想到此,乔叹了口气,仿佛前景并不诱人。”
奥尔科特对于和自己相似的人物或自我化身角色的展示,通融、向后退,还有慧黠自嘲。这也是为什么乔能够在这么多世代中为人所钟爱,她太自谦、太真诚,这一点也像奥尔科特创作《小妇人》的态度。所以,从1949年开始的众多改编版中,乔的追求理想,才让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共鸣、受鼓励。“在搬进楼阁之前,我想先干一番大事——英勇的、杰出的大事,总之是等我死了都难被忘记的大事。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可我时刻准备着,说不定哪一天能石破天惊。我想我得写书,名利双收,才合我心意,这就是我最大的梦想。”
乔的野心没有棱角,像一个任何时代的女性,再正常不过的追求。而且,她的天真、理想主义是那么纯粹,刚出场时一个15岁的少女身上蕴含这些品质,再一路由读者看着发展、成长,最后终于在世间结出了自己的果实。作者真实人生经历和人物的叠加,让乔这个角色历久弥新,似乎任何时代的改编,都能从她身上升华出新的意味。
有一个超越时代的共同遗憾是,无论任何版本,观众都对乔没有选择劳里感到惋惜。作为一个和时代主流思想观点不同的女性,奥尔科特在乔对于爱情选择的刻画上,应该也想表达一些不同的东西。纸上的完满幸福很容易实现,但奥尔科特为什么不让它实现?她或许试图通过乔对劳里的拒绝,表达一个女性最好的结局,并不一定是婚姻。乔最后选择的伴侣——德国教授,很多人说他是中年搭讪家,不是真诚待她。但其实那个人只是她那个阶段为自己选择的一个合适的爱人,未必是“归宿”或“结局”。
《阁楼上的疯女人》说“女性被监禁在笔杆之中”,但是,正如哈普蒂·邓普蒂在《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中告诉爱丽丝的那样,词语、言说、词组、文学财产的主人“可以随心所欲地要它们怎样就怎样”。女作家在作品中,所创造的或许是她那个世代女性所能想象出的一种最大自由。由此,奧尔科特在《小妇人》中创造出的“自由”,使它可以漂浮到2020年,让梅格、乔、贝思、艾米这四个人物,依旧牵动人心,依旧让人们愿意看她们、共情她们、解读她们、爱她们。
责编:何建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