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运输经济现状及应对措施研究

2020-09-10路燕飞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年15期
关键词:道路运输应对措施

路燕飞

摘 要: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行业。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应基于运输体系而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道路运输经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就分析运输经济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道路运输;经济现状;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交通运输业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视。但是从中国道路运输经济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1 道路运输与经济管理关系分析

道路运输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必须借助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道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道路交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通过各地区的水平数据可看出,经济落后的地区大多交通不便。相反,对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或中心城市,公路运输的便利性则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 道路运输经济发展的实际现状和问题

2.1 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当前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存在职责不明确,交通运输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不能保证完全的透明化和公开化。部分交通运输工作人员素质较低,不遵守交通法规,违规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部分货车追求利益至上的原则,运输的货物严重超载,安全隐患极大,给交通运输和道路维护都带来了不便。甚至于一些地方存在运输能力相对过剩的现象,产生激烈的竞争,而这种竞争并不是公平竞争,而是无原则、无秩序的竞争。

除此之外,在我国的部分乡镇,由于部分公民道德素质偏低,法制观念淡薄,相关执法部门和宣传部门配合不到位等原因,乡镇成为交通运输发展的一大难题,公路设施遭到破坏,有些交通路段被房屋侵占,严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更影响交通运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资金管理的压力

道路建设是一项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大的工程,正是因为需要大资金的注入,所以对管理机构造成了资金的压力。而部分地区存在着专项资金下拨安排不合理、资金使用计划管理不到位等情况,导致项目建设预算没有达到实际需求;而另外有些地方则是因为没能及时掌握清楚政策的变动而导致已开工的工程缺少后续资金的支持;还有少部分地区存在后期资金难以回收的现象。上述这些问题都会对道路运输经济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2.3 欠缺较强的科技化因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今社会无论任何行业,都应大力重视科技的发展,我们国家和地方同样在道路运输经济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是目前为止,仍然存在着较低的科技化、信息化普及没能到位等问题,市场上仍然存在有货车空载、客运站设施配套不齐全、场站布局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管理人员理念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利于运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亟需我们去解决。

2.4 运输安全问题

运输经济的安全问题一直都是运输管理的根本。近年来发生的运输安全事故都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一方面是由于司机没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存在超载超限的问题;另一方面部分运输管理人员未按照严格的法律进行执行;此外社会监督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不够,很多人遇到交通事故都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这就给交通运输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3 促进道路运输经济发展的对策

3.1 做好制度管理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需要有强有力的管理制度作为约束和保障,交通运输同样如此。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经济的管理观念,根本上提高对道路运输经济管理的重视,并不断拓展新思路,做到上下统一。其次贯彻运输集体化运营,建设统一的行业规范,形成对运输企业的综合性管理。各个部门企业之间也需要加强合作和运营以便在资源和技术优势上做到互补,最终实现共同发展。最后做好管理人才的培養,人才质量关乎到道路运输经济管理的质量,所以要不断提高管理人才的质量,使得他们能够掌握先进的管理模式,并根据实际情况创新管理经验,在发挥人才价值的同时,进一步挖掘人才潜能。

3.2 完善经营性公路政策平衡社会利益和企业利益

收费公路是计划时期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政职能的发挥越来越严重。收费公路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和改善人民的出行状况,所以必须要以人为本,不能为发展公路而造成社会的严重负担。因此笔者建议发展收费公路首选就是政府还贷公路,经营性公路应当被限制和规范。针对经营性公路的现存问题,主要解决办法就是完善。完善各种制度、区别对待各类问题。对于已经建成的经营性公路,政府应积极履行职责,主动协调,以价格调节机制来约束盈利性。对于新建项目,可以以约束收费期限或回报率等方式,做到社会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平衡。

3.3 保障资金投入,适当吸收社会资金

道路运输基础设施的改善与维护意义重大,虽然道路运输经济的稳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科学决策,但是也需要按照市场规律来运行。例如项目资金投入较大,一方面需要国家财政方面的支持,从预算规划到核算下拨和使用都要进行详细的计划安排;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吸收社会资金,可以积极采取以工代赈、民工建勤等多种形式来保证资金的充足。

3.4 改进智能化管理等技术

公路运输中智能信息化的引进与利用能够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机制,完善相关法则规定的建设。其次建立完善的客户综合服务相应体系,提高全民服务意识。最后,我们应充分借助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来提高道路交通的管理和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并将各种指标的评价考核及时高效快速的反馈到有关部门,以便其迅速做出调整。

3.5 加大区域间交通运输的联系

纵观人类历史,交通运输作为区位影响因素始终与区域经济结构紧密相联,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交通运输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有利于区域内外共存与和谐发展,通过紧密联系,形成优势互补,带动整体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交通运输的发展是满足区域经济活动引发的交通运输需求。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良好的交通设施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凸显区域优势。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区域经济的提高会加大对交通运输的需求。由此可见,交通运输的建设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只有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才能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

4 结语

近年来,我国道路运输经济水平快速提升,但其发展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未来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力度要不断加强,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各项工作务必统筹安排,确保道路运输工作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杨雪山.公路运输现状及应对措施研究[J].中国商论,2020(02):17-18.

[2]于一山.公路工程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J].价值工程,2020(09):95-96.

[3]付鹏.公路运输经济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01):45-46.

猜你喜欢

道路运输应对措施
乡村道路运输改革
对垦区道路运输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初探
基于大数据分析决策技术在道路运输行业的应用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浅析“营改增”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变化及应对措施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