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改革

2020-09-10乔丽丽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16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课程改革高职

乔丽丽

摘要:随着新时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我国传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国民越来越高的重视。这是因为在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下,良好的职业教育不仅要推动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的发展,还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完善的职业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职业综合素养。对电厂热能专业来说,《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但是在当前的《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设计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深入探究高职《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中现存问题,以及课程改革策略,以期提升专业课程建设质量,为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实践探索

0  引言

《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教育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工程热力学知识、工程流体力学知识和传热学知识都是教师的重难点教学内容。在素质教育观念的指导下,高职教师在开展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培养学生对机电设备知识的学习能力,还要使学生学会应用专业知识对汽轮机设备进行操作。在这样的要求下,高职《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就显得很有必要。

1  高職《汽轮机设备及运行》教学现状

1.1 过分重视《汽轮机设备及运行》理论知识讲解

在现阶段的的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有很多院校的《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的教学大纲都是在本科类院校同类课程的教学大纲中进行删减的版本,因此有很多高职教师在进行《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教学活动时往往采用的是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很明显是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的,有些高职教师照本宣科的进行《汽轮机设备及运行》的理论基础讲解,严重挫伤了高职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积极性。根据实际教学结果的对比证明,如果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进行公示推导、概念讲述和重点过程计算活动上,只会导致原本学习基础较差的高职生心生厌倦,难以提升《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教学质量。

1.2 高职生进行《汽轮机设备及运行》的学习基础不足

在当前阶段,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正在由传统的粗放型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进行转变,但是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有很多学生选择高等职业教育是因为在中学时期的学习基础没有打好导致高考成绩不理想,但是为了自身的发展选择学习一项职业技能。通过这样的心理思想可以看出,现阶段仍然有很多学生以为职业教育比不上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对所选择的职业也谈不上有多喜爱。而基础学习能力的不足导致很多高职生在学习《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的过程中缺少科学的学习方式,也缺乏良好的学习心态,在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的制约因素下,《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2  高职《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改革的相关策略

高职《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不仅要指导学生牢固掌握的课程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在学习过程中熟练对电厂热能装置的应用操作,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专业岗位竞争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笔者对学生毕业后工作企业的实际调查结果来看,结合毕业生的反馈情况可以得出,当前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境就是就业能力方面的不足,实践能力难以胜任岗位要求。因此,在设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时,教师要以行业的动态发展需求为标准,制定出符合高职人才教育培养理念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实现《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发展。

2.1 树立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

根据笔者的实际调查结果来看,我国电厂企业目前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对应高职院校学生开放的职业岗位有“汽轮机检修”、“汽轮机值班维护”、“汽轮机巡检”等等。因此,高职院校在设置《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的教学目标时,应该坚持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统一的原则,使学生在操作汽轮机组的基础上掌握汽轮机的结构组成、汽轮机工作原理以及相关辅助机械设备的操作流程,并且能够灵活应用相关知识对汽轮机常见故障进行检修,具备电厂汽轮机的启动、运行、调整、潜在事故风险判断、停止操作等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奠定高职学生未来在电厂汽轮机械操作岗位的实践基础。同时结合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个人美德,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发展。

2.2 规划明确的教学改革内容

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在为学生明确工作岗位要求、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基础上,要实现《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内容的优化,通过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的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实践能力,推动学生的发展。

《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性质上来讲可以分为五个模块:首先是设备简介模块,在这一教学模块中,相关专业教师要将汽轮机的结构模型知识、汽轮机的操作流程和汽轮机的热力系统工作原理知识为教学内容的重点。其次是汽轮机本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模块,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绘制汽轮机本体结构图的能力,并明确对应参数下的焓降过程曲线。接着是汽轮机的启动与运行操作教学,主要包含电厂不同型号汽轮机的启动、运行操作流程等重点教学内容。最后是汽轮机的调节、停机以及维护模块,这一模块的主要内容包括汽轮机正常运行监控参数、汽轮机辅助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案、汽轮机的停机操作等等。

2.3 采用灵活的课程教学手段

为了推动高职学生的综合发展,在“虚实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要求下,相关教师要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手法,使学生在仿真操作的过程中巩固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从而打好岗前学习的基础。

在实际课程教学中,我校专业教师主要采用了引导探究法、四步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三种方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融合信息技术、小组合作等先进教学模式,推动学生扎实掌握所学课程知识。

2.3.1 引导探究法

为了使我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掌握电厂汽轮机的主要结构和热动力系统工作原理,我为学生设计了相关的探究教学问题,比如“请解释电厂汽轮机设备的主要工作原理”等,使学生日通过查阅相关方案、进行小组探讨、自主学习实践以及问题总结的方式,将所学知识点与相关问题结合。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行为,以培养高职生对电厂汽轮机设备的知识探究能力为主,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觉对汽轮机的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以确保探究教学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

2.3.2 三步教学法

鉴于我校的电厂热能专业的火电机组仿真操作系统与实际的火电厂岗位操作系统功能一致,因此,在进行相关知识的实践教学活动时,应用四部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机组实践操作能力。

首先是在准备阶段,开展情景化的课前引导教学,通过情境激发学生对机组模拟平台的操作兴趣。

其次,在准备阶段的导入工作完成以后,皆可以按照《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与《集控运行》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为学生进行机组模拟操作的演示活动了,在此演示教师要坚持慢、平、稳的原则,操作演示过程要慢,教学语气要平,学生的设备实践操作能力要稳步发展。

最后是学生动手实操阶段,这一阶段是整个《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实践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在这个阶段教师要使学生一边操作,一边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在对机组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的教学目标。

2.4 转变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

当前有很多《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教师在设置考核内容时,仅仅参照学生的出勤率和期末考试成绩,在考核模式的设计上比较单一。因此,在实际的课程改革过程中相关专业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目标设置方式,兼顾学生在仿真操作过程中实践能力的提升,扩展考核评价涵盖范围。

以笔者的考核评价模式设置为例,兼顾学生的发展与学生成绩的提升,在考核内容的设计上为:专题资料搜集10%、小组合作成果学分10%、随堂操作实践成绩20%、绘图制作成绩10%、最后期末卷面成绩50%。通过这样有层次有针对性的考核内容设计,使得学生能够有重点的学习《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学习质量也会进一步提升。

2.5 完善學生的课程学习资料

在高职院校的《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教学活动中,教材是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学习参考,是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重要工具,因此,在《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教材版本的选取过程中,教师要考虑高职生学习基础薄弱的特点,阶段性的培养学生对机组平台的操作能力。

此外,在教材选取的过程中,要融合汽轮机设备的核心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方法,同步设置引导手册、任务手册、运行手册以及资料题库等学习资料;并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结合大数据技术建立云班课学习平台,建立健全相关学习资料,比如电子课本教材、教师教学课件、专业资料库等,实现专业学习资料的完善覆盖。

3  结语

综上,在进行《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相关专业教师要坚持中国新时代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打破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以推动学生电厂岗位适应能力为目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根据电厂汽轮机操作的相关需求,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设置,使高职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坐下来,学进去”,并熟练掌握《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实践操作要点,从而为今后的就业、择业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静静.《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建设与改革[J].山东工业技术,2016(02).

[2]吴铁军.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12(03).

[3]胡丹梅,何平.“汽轮机原理”重点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1(17).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课程改革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