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免疫学及病理学特征分析
2020-09-10卢晓霞
卢晓霞
【摘要】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简称AIH)临床、免疫学及病理学特征。方法:本研究主体为2017年1月~2019年12月间来院治疗的142例AIH患者。对其进行临床表现、免疫学指标与病理学特征分析,总结其疾病情况。结果:患者多为慢性肝炎,症状多为乏力(95.77%)与纳差(85.21%),体征为肝掌(40.14%)与肝大(16.90%)。肝功能与免疫学指标均高于正常值,病理学改变为肝细胞变性、浆细胞浸润与肝细胞坏死。结论:为AIH患者行临床特征、免疫指标与病理学分析,可明确掌握其疾病特征,进而指导临床治疗。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表现;免疫学;病理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R5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2-000-02
AIH的病因是自身免疫反应,属于发病率较高的慢性肝病[1]。其发病机制较复杂,临床特点为血清中含有自身抗体、血清转氨酶显著升高与高γ球蛋白血症等。组织学特征为淋巴细胞浸润、界面性肝炎等,甚至会导致肝硬化等疾病。临床缺乏对AIH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需要全面评价其疾病特征,掌握其发病规律[2]。本研究主体为142例AIH患者,旨在分析该病的临床、免疫学及病理学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主体为2017年1月~2019年12月间来院治疗的142例AIH患者。其中,男80例,女62例;年龄范围是31~74岁,平均(44.25±0.34)岁;体重范围是45~88kg,平均(52.34±0.77)Kg。
1.2方法 (1)自身抗体检测。利用免疫印记法与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自身抗体,并选用相配套的试剂盒。检测指标为抗肝肾微粒体抗体(简称抗LAK)、抗核抗体(简称ANA)、抗肝特异性胞质抗原型1抗体(简称抗LC1)、抗平滑肌抗体(简称SMA)、抗胃壁抗体(简称PCA)、抗肝细胞膜抗体(简称抗LSP)与抗核糖体抗体(简称RNP)等。(2)肝功能检测。利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简称Ig)通过360系统检测,方法选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指标为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ALT)、碱性磷酸酶(简称ALP)、总胆红素(简称TBil)、γ-谷氨酰转肽酶(简称GGT)与直接胆红素(简称DBil)等。(3)组织活检。利用蜡块包埋活检肝组织,将其进行切片处理,厚度为4μm,行HE染色处理,由2位病理医生进行阅片。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选用SPSS16.0软件,计量数据表达是(_x±s),经t值对比与检验,计数数据表达是(%),经χ2值对比与检验,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值不足0.05。
2 结果
2.1临床表现 142例患者中,慢性肝炎89例(62.68%),急性肝炎53例(37.32%);重症肝炎34例(23.94%),其中,慢性重症肝炎10例,亚急性重症肝炎24例。伴有误诊史病例41(28.87%)例,误诊时间为1~9年,平均(4.26±0.71)年。
患者的临床症状为乏力136例(95.77%),恶心17例(11.97%),纳差121例(85.21%),呕吐10例(7.04%),腹胀21例(14.79%),呕血4例(2.82%),黑便4例(2.82%),腹泻4例(2.82%),皮肤瘙痒34例(23.94%),黄疸122例(85.92%),发热31例(21.83%)。体温介于37.8~40.1℃,平均(38.65±0.45)℃。
临床体征为,肝掌57例(40.14%),面色灰暗20例(14.08%),蜘蛛痣9例(6.34%),肝大24例(16.90%),皮疹5例(3.52%),腹水15例(10.56%),脾大14例(9.86%),双下肢浮肿4例(2.82%)。
2.2肝功能与免疫学指标 患者的肝功能与免疫学指标均高于正常值(P<0.05),如表1。
2.3病理学分析 AIH的病理学改变为肝细胞变性、浆细胞浸润与肝细胞坏死。变性为气球样变性9例(6.34%),嗜酸性变性14例(9.86%),脂肪性变性1例(0.70%),水样变性1例(0.70%)。肝细胞坏死为碎屑样坏死8例(5.63%),点状坏死13例(9.15%),桥接坏死5例(3.52%),小叶内融合坏死3例(2.11%)。肝细胞浸润主要为汇管区浆细胞浸润,其中,19例(13.38%)汇管区内伴有纤维组织增生,2例(1.41%)小叶结节增生,4例(2.82%)纤维间隔。
3 讨论
AIH患者的体征与症状并无特异性,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能伴有腹胀与食欲下降等症状,而后出现肝掌、蜘蛛痣与肝大等体征[3]。研究表明,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值,而碎屑样坏死是该病的常见病理学改变[4]。其组织病理学特征是门管区与周围炎癥,发病机制为:肝界板明显损伤,使门管小簇肝细胞严重坏死,即产生碎屑样坏死。临床多通过肝组织活检进行疾病诊断,可通过血清病毒标志物检测排除药物性肝炎或遗传性肝病,提高疾病确诊率。临床多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该病,但其具有不足之处:(1)可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重度AIH,对于轻中度患者,不建议采取该类药物,治疗方法不具有规范性特征。(2)患者的发病年龄多为50岁左右,常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等慢性病,难以长期耐受激素治疗。(3)我国乙肝与病毒性肝炎的患者数量较多,严格限制激素使用。现阶段,甘草酸类药物是该病的新型治疗药物,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结果中,AIH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免疫学指标与病理学特征较典型,可根据相关表现进行疾病综合诊断,并指导相关治疗,改善治疗预后性。
参考文献
[1] 王嘉鑫, 程娜, 葛善飞, 等. 自身免疫性肝炎与药物性肝病血生化及病理特征的比较[J]. 广东医学, 2018, 39(22): 3359-3362.
[2] 谭晓燕, 苗琪, 陈晓宇. 抗线粒体抗体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病理分析[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9, 27(5): 376-380.
[3] 王婷婷, 鲁昌立, 凡小丽, 等.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分析[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 33(11): 2179-2185.
[4] 梁德娇, 梁列新, 张法灿. 自身免疫性肝炎17例临床分析[J]. 广西医学, 2016, 38(9): 1291-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