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0-09-10李娜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17期
关键词:汽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李娜

摘要:为贯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构建校企合作共同参与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联合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职业人才,切实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充分调动校企各自优势,我校汽车工程学院与校外企业共建企业学院,通过整合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以及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达到一致,实现企业岗位与学校培养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校企合作;汽车专业;企业学院;人才培养

0  引言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提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协同育人[1]。由此可见,产教融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需要全力发展校企合作改革,全面推进产教协同育人,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促进校企紧密联系,形成稳定互惠的合作机制,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职教育向产教深度融合方向发展,而校企共建企业学院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产物,是根据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订单的方式委托学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一种育人模式。高职院校企业学院的建设,可以充分调动校企双方各自的优势,高效整合学校和企业中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使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达到一致,实现企业岗位与学校培养的无缝对接。

1  校企共建企业学院的现状及实践意义

1.1 校企共建企业学院的现状

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企业学院在国际国内已经形成一种现象,有普及的趋势。因为建设企业学院,必然有相关著名企业介入学校的教育,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落实“学以致用”,做到“育人”和“用人”的紧密结合,因而得到了许多高职院校和著名企业的青睐。

高职教育比较先进的国家如德国、瑞士、中国台湾地区等,其高职院校非常注重建设企业学院。例如,德国凯泽斯劳滕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与德国西门子、博世等著名企业合作,共建企业学院;再如中国台湾地区的高职院校,几乎百分百地引进企业入校,共办企业学院,所以台湾的高职教育也非常有活力。

目前,企业学院已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典型模式。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等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共同开设冠名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先后与华为、平安、裕同、天健、ARM等一流企业成立一批特色产业学院,依托特色产业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共同建设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共同制定职业资格标准等;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海天集团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达成协议,共建“院中厂”;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创元集团、苏州固锝电子股份、亨通集团合作建立“创元学院”、“固锝电信学院”、“亨通学院”等企业学院,推进“订单式”培养和“厂中校”建设[1];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与著名企业如保时捷、北京现代、大众汽车、博世等合作共建企业学院,校企共同培养学生。

1.2 校企共建企业学院的实践意义

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企业学院,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的机制创新,既体现了校企紧密合作办学,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校企共建企业学院放眼于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体现全方位育人标准,既注重学生的培养,也注重教师的能力建设。

校企共建企业学院一般都会选择知名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毕业生大多会进入该企业就业。从学生层面来讲,在企业学院的学习中,由于能直接接受企业导师传授和指导,所学知识更扎实、更实用,也更受企业青睐,可以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提升就业质量,同时可以拓展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让毕业生实现就业“零适应期”;从企业层面来讲,由于双方是深度合作,培养的人才自然非常符合企业的需求,企业因此得到了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培养成本,满足了劳动力市场的用工需求。双方合作的成功,又可以大大地提升学校和企业的声誉,因此校企共建企业学院联合培养的模式,能够达成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共赢。

2  校企合作推動企业学院建设的实践探究

2.1 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

经过多年的摸索,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已形成多种模式,而其中又以顶岗实习、订单班、现代学徒制这三种形式的运用较广泛。

①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具备理论知识的一定积累后,到企业进行下厂锻炼,这就相当于是提前就业。顶岗实习通常是安排在毕业前半年进行,这半年的实践,可以让学生和企业均有所收获: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而企业也可以在此阶段做好人才的储备。

②订单班。订单班培养通常安排在学生毕业前的一年或者两年内,由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选拔学生,成立订单班,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培养学生,这种培养方式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订单班培养是一种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直通车的模式[2]。

③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的培养通常安排在学生入学一年之后,由学校名师和企业工匠强强联合,组建学徒制班,学校与企业共同开设相关培养课程,让企业工作人员与学校老师对学徒进行联合教导。做到学生和企业员工、实践和教学、老师和员工间的有机融合。[3]

2.2 校企共建企业学院构想的提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的权利。[2]因此,我校对“股份合作,以要素参与办学”的方案进行构想和尝试,并且提出了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均可以入股企业学院的构想。校企共建企业学院的培养模式以订单培养为主。

2.3 校企共建企业学院的实践

我校汽车工程学院与上海中威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共建校内汽车美容装潢示范店——“硅湖中威汽车学院”,其功能是使我院汽车专业与行业实现无缝对接,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到企业学院实习,并同时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学生能够更加广泛地接触企业、了解企业,而且企业学院还可以为部分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通过企业学院,可以实现行业协会与企业的联动,产学研相结合,提高我院专任教师的专业素质。其建设模式如图1所示。

2.3.1 运作方式

硅湖中威汽车学院的建设以上海中威集团为主导,即设备引进、管理流程由企业牵头,所需场地由我校提供,而双方共同拥有企业学院的使用权,既可用于学校学生的课程培训,同时也可用于企业员工的业务培训。我校派出一定数量的学生参与企业学院的日常工作,企业提供技术和培训师,专门培训汽车美容装潢的施工标准及管理服务流程。同时,店面对外经营项目有洗车打蜡、抛光封釉、镀膜镀晶、划痕处理、内饰清洗、杀菌消毒、空调清洗、太阳膜、车衣改色、家具贴膜、座椅改装、内饰改装、电子精品等服务项目。

2.3.2 教学实践

校企双方课程学分在企业学院中实行无缝对接,并且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经营之中。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课程包括清洗打蜡、漆面美容、内饰清洁、汽车贴膜、漆面改色等,在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最低学分要求,并且需要完成两个以上基层岗位的工作。在正式上岗前需由企业技术人员对学生做岗前培训,在学生自身达到与岗位匹配的职业能力要求后,方可从事相关的岗位工作。实习结束后,需结合现场实操考核和专任教师的现场评分来进行绩效评价。

3  企业学院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当前,校企合作的发展、完善和创新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的议题。校企共建企业学院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产物,建立长期、稳定、高效的企业学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①企业学院是正常对外运营的,其经营的真实性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当前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建立真实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企业的运作环境下学习成长,将学校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②要重视和加强校企的交流联系,在企业学院学习的学生,可以更系统的了解真实企业的企业文化、价值体系以及最前沿的知识与技能,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所无法企及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缺乏深入的理解,因此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就必须花费相当多的时间来融入到企业的工作环境。而企业学院建立的立足点就是面向学生的毕业就业,它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是易于被学生锁接受的。当前要考虑加强学校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才的沟通与交流,建立一种学习交流的有效机制,确保知识技术的更新同步。

③要加强校企双方的约束力,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的企业学院,是校企双方需要共同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双方必须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校企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在合作协议中明确规定了校企合作双方的行为,明确企业需要承担的责任以及实习期间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责任等内容,共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按照合作共赢的原则来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对于学校来说,要全力维护企业的形象和利益,要清楚地认识到企业是学校的利益共同体,是学校不可缺少的组织部分。

④要充分保证学生的权益,在校企共建企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共赢。如此,高职院校应该主动寻找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共同点,并付诸行动,以此激活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内在驱动力。

参考文献:

[1]吴振英,倪碧君,邵利群.企业学院校企协同育人研究——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为例[J].科技风,2019(32):62,67.

[2]黃志勇,易娇.高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订单班”学生管理研究——以北汽BSEP项目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7(02):153-154.

[3]迟华军.汽车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生考核研究[J].时代汽车,2019(19):29-30.

猜你喜欢

汽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加强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中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信息技术在中职汽车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