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热处理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路径的探索研究
2020-09-10王博
王博
摘要:随着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发展思路,创新教育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通过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实训项目、搭建创新平台等优化人才培养,将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探索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课程;教学
0 引言
2016年,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将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其毕业生将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步走”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关键力量之一,也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主力军之一,未来中国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需要大批量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的大国工匠。在高职院校实施创新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本质需求。
因此,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陕西工院”)热处理专业进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毕业生质量,使毕业生特色和竞争优势更加突出,毕业时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创业机会,也为学生后续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
1 研究内容
1.1 公共基础课中开设创新基础课程
高职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应试教育,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忽视个性差异,思想有一部分被定死了,不能很好的展开,更加需要创新意识的培养。陕西工院热处理专业在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理论公共必修课开设《创新创意基础》、综合素质实践课开设选修课《创新设计与实践》等两门课程探索进行创新创意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一种创新思维意识,从而进一步挖掘、激活学生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2017级人才培养方案中继续巩固创新创意教育。在探索过程中从原来的创新创意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2018级热处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进行了改变,公共基础开设《创新创业基础》理论必修课程、综合素质实践开设《创新创业实践》必修课程,内容集中于生涯认知、创新创业意识培养,通用的创新创业思维和方法,经典的创新创业案例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1.2 专业课开设要与创新教育相融合
创新教育必须要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不能脱离专业教育而独立地进行。创新能力无法直接传授,必须通过科学知识、人文知识所内含的专业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教化才能内化地生成。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耦合联动需要依托系统化的课程设计,需要课程体系彰显创新创业内涵和专业文化。专业课程中渗透创新理念,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等精神品质。除了原有专业课程中渗透创新教育外,专业课程中配套开设产业或专业发展认知与趋势的相关课程或讲座,陕西工院热处理专业人才培养中从2018级开始增设了《创新设计》、《新技术讲座》等专业课程,让学生对专业领域有一个全面、整体的认知,对专业或产业中遇到的一些发展问题或瓶颈有一个初步认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1.3 构建创新类专业实训项目
充分利用国家示范建设院校课程改革成果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等优质软、硬件资源,以学生实训教学为突破口,针对学生创新教育不明显的问题,大胆设想,开发创新类专业课程内容和实训项目。
在分析了解目前高职学生知识结构、文化基础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等不同需求,开发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类实训项目,最大限度促进专业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教育的受众范围。
1.4 搭建学生创新发展多平台
从“课堂教学(知识)+实践训练(能力)+平台建设”三个方面,齐头并进,推进创新创业有效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
不断拓宽学生创新发展的渠道,搭建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创新创业大赛等平台,把创新教育融入学生第二课堂,渗透学生业余生活活动中,营造人人须创新,个个能创业的校园氛围。
让优秀的学生、爱钻研的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中,引导学生科学研究思维,注重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過实践参与完成专利申报、论文撰写等科技创新活动。
1.5 创建学生创新研究成果与专业成绩考核的有效衔接方案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创新意识低、文化氛围不浓厚、师资队伍匮乏、创新实践平台单一等问题,从专业课教学入手,把创新教育融入到专业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过程中,并把学生参与的科技创新、专利成果、课题研究等活动融入到学生专业课成绩考核系统,通过试点、实践验证,不断改进和提升。
2 研究实践
作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必须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能力的大学生,陕西工院热处理专业主要从这几方面进行探索。
①理论课教学中因材施教,在创新创业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中,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从创意、创新思维和创造技法等方法系统讲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和梦想,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使他们能勇敢地去开展创新实践。在专业课教学环节中,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专业教学整个过程,除开设的创新设计课继续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外,在其他的专业课中也渗入了创新培养。
热处理专业课《热处理原理与工艺》具有“理论性强、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热处理原理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机理理论性强、抽象,在教学中附加先进热处理的原理和工艺企业案例,如凸轮轴是内燃机机车的关键部件,随着内燃机性能和功率的迅速提高,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若沿用以往的热处理工艺会出现很多问题,如凸轮轴经热处理后力学性能不合格、经感应淬火后期淬硬层深度不够、表面硬度达不到要求等。为此增加学生可以自主设计的选修工艺试验,专门研究和优化凸轮轴的热处理工艺,以获得所需的性能,除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外,综合锻炼了学生获取、总结和创新的能力。
②实训课教学中改革教法,开发热处理专业创新实训项目,解决实践教学中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训练问题。依托校内实训设备,以专业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为突破口,开发热处理专业创新类实训项目,完善实践教学。
热处理的实训主要是围绕着三个阶段:加热、保温和冷却,设置和调整各个阶段的工艺参数和冷却介质,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实训室现有条件,自主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制定热处理方案时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包括根据需要炉型和炉膛尺寸选择热处理炉,或自主设计热处理设备,让学生额外学习到不同热处理炉的特点和性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打破原有畢业设计同专业组合的模式,毕业设计中热处理专业可以搭配汽车专业、机制专业等设计中涉及其他专业知识的学生作为一个课题组,从原来通用机械零部件热处理工艺设计,改为汽车发动机曲轴热处理工艺设计的改进。汽车学生通过在发动机拆装与故障检修实训中检测曲轴零件的磨损量、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等,搜集典型曲轴零件实物、图纸等资料,负责撰写汽车发动机曲轴零件的用途、工作条件、结构特点及给出曲轴零件使用时原有工艺中的使用缺陷和性能缺陷分析等;机制学生负责撰写发动机曲轴加工工艺流程,分析毛坯选择及加工工艺,曲轴形状复杂加工时刚性差,必须对汽车发动机曲轴工艺进行优化和改进;热处理学生负责撰写热处理工艺设计,在原有工艺基础上,根据选取曲轴零件的失效形式进行原加工工艺及组织性能分析,通过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检测,分析原工艺造成曲轴零件性能差和实际使用中有发生断裂的危险,通过改进工艺获得均匀组织使曲轴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整个毕业设计中不同专业学生撰写不同模块又互相协作完成,大大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寻求不一样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③搭建多平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创新发展,建设第二课堂,把创新教育融入学生的业余生活活动中。
一是大力建设各类学生社团,组建各类创新学生社团、学生科技类社团,吸引更多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大学生社团每年都会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创建宽松的、包容的学习和实践环境,无疑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打破了年级、系科以及学校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某方面的特长,社团成为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对于大学生的创新知识及素质有很大提高。汽车协会是热处理学生参加最多的社团,从机械加工工艺、热处理工艺、汽车发动机拆装、故障诊断分析等,使学生创新观念、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在社团活动之中锻炼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生,丰富了学生日常生活,帮助身在象牙塔中的莘莘学子提前认识社会接触社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是举办多层次的创新大赛和实践活动,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创新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兼职、项目调研、市场调查等。通过创新能力训练,鼓励学生开展创新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是构建校内外创新能力实践训练平台,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校内外创新实践平台,学校实验室、训练中心等面向全体学生开放,鼓励学生跨学科组建创新团队或工作室,以“人才互用、资源共享”为基础与校企合作企业共建创新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参与企业项目研发、技术改造。
④制定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课题研究、专利申报和论文发表等研究成果作为专业课考核成绩,形成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想、创新思维等作为专业课考核成绩或相关学分的文件方案,激发学生创新创造发明的激情和活力,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所需。
3 结语
在研究过程中,以目前高职学生为研究主体,选取了陕西工院2017、2018级热处理专业班作为研究对象,以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创新教育,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养成为研究目的,从“课堂教学、实践训练、平台建设”,即从高职学生“知识、能力和个人发展”三个方面探索、研究和实践,并通过实践不断改进、丰富、完善和提升研究成果。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参考文献:
[1]胡婷芳.论发动机曲轴加工工艺技术[J].湖北农机化,2020(9).
[2]陈宁.汽车发动机曲轴热处理工艺的改进[J].铸造技术,2012(8).
[3]杨兵兵.行企校协同创新高职材料成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铸造技术,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