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院校汽修专业的教学改革

2020-09-10张芽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19期
关键词:职业学院汽修专业改革

张芽

摘要:高职院校的发展势头在近几年逐渐变的猛烈,国家对于高职院校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对于这个趋势,发展职业学院汽修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要从细节下手,让学校课程的设置更加的科学合理,让教学评价体系更加的符合教师的教学实际,让每位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参加专业的学习和培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赶上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这趟列车,让学校的教学发展的更加成熟。鉴于此,本文将就高职院校汽修专业的改革发展进行探索,助推高职院校汽修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学院;汽修专业;教学;改革

1  高职院校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符合國家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国家的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重视,主张发展高职院校的技能培训,通过技能的培训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的技术人才。高职院校的汽修专业是我们开展技能培训的主阵地,国家的发展带动了汽车行业的进步,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通行的车辆,每家每户也实现了有一辆“汽车”的梦想,这就需要我们输送大量的专业汽修人员进入到社会岗位中去。不仅如此,国家最近几年出台的政策文件,都在向我们发出一个信号,那就是“合理化配置高考生源的输送,让大部分生源流入职业技术高效,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为此,借着国家发展改革的“东风”,我们对高职院校汽修专业进行教学改革非常的有必要,通过对汽修专业的教学理念、模式的革新,可以让我们的国家在发展高技术汽修人才的进程中少走一些弯路,更好的推动汽修专业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更有利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互相适应,为国家发展提供更有“底气”的汽修人才队伍。

1.2 符合新形势下汽修专业发展的需要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大众对汽修专业的看法限制于简单的“修理汽车”,殊不知其中的各项专业设置和要求纷繁复杂。对于我们目下汽修专业的现状,呈现出的是“修的少,看的浅”,需要我们去对汽修专业的教学进行革新,多增加理论学习的深度,让学生吃透挖透,多增加实训课程,让学生在丰富的理论的引导下达到“七分诊断,三分维修”的高水准。一个行业的发展绝不是简简单单的做好做精,更要不断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补充新鲜的技术,革除顽疾。汽车维修的现有教学正需要我们加大重视力度去改革,通过新时代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发展特色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提出适合我们汽修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1.3 符合新形势下教师队伍的需求

现如今,高职院校的汽修专业发展越来越精细化,高校的老师越来越专业,学历也开始呈现出硕士研究生起步的标准。那么,在高精尖师资队伍开始引领汽修专业发展的情况下,以往的旧经验和旧模式显然和新兴教师群体的新经验、新模式不匹配,教师想通过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到汽车维修的精华要义就显得捉襟见肘。高校引进的高技术专业教师非常需要一场从上到下的汽修专业改革,从而为他们配备更加易于操作的设备,更加自由丰富的教学环境,更加灵活高效的教学课程设置。当然,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更是我们想要完善的重点,让每一位为国家职业教育尤其是汽修教育奉献青春和汗水的教师都能得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评价,从而才能在新形势下为汽修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献出更大的力量。

2  高职院校汽修专业发展的现状

2.1 师资力量的紧缺

从我们国家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分布来看,老教师的比例逐渐缩减,大部分教师来源于招考进校门的研究生和社会招聘的外聘教师。这三类教师各有特点:老教师实操能力强,技术过硬,但是知识更新不及时,对新技术和新理论有所欠缺;招考进校门的年轻教师,学历高,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从“这个校门进那个校门”,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社会招聘的教师,理论和技术都属于中等层次。不仅如此,高职院校的在编教师占比不到一半,对于专业化、高新化的高职院校队伍的建设很不利。我们的高职院校由于待遇等各方面问题,在吸引高精尖学者专家加入我们的教师团队的能力有所不足,这是我们高职院校发展的尴尬现状,需要我们去解决这个问题。

2.2 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院校汽修专业的课程设置,总的来看理论课的比重过大,实操课程较少。许多专家教师职能在理论上为学生“纸上谈兵”,不能通过丰富的实操课程让学生切身实地的感受到汽车维修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这就使得理论基础非常扎实和深入的教师无法实现自己理想中的教学效果。没有实际操作的情况下为学生讲“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显示有些苍白无力。与此同时,学生的实习阶段,配备的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实习阶段基本都在对汽车维修进行实际操作,没有合理的课程安排为学生每天实习过后答疑解惑。

2.3 教师的专业培训不足

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非常的紧张,教师每天都奔波于课堂和实训基地,没有时间为自己充电,学校对教师培训的安排也很少。我们可想而知,在汽修这种依靠技术的专业领域,汽车生产厂家在不断更新自己车辆的技术和设备,如果我们的教师队伍不能与时俱进,那么教导出来的学生对于社会来说用处有多大?只有我们的教师队伍不断的与时俱进,不断的专业,我们的学生才能随着技能的发展不断的更新自己已有的知识,更加有自信有底气的进入到社会之中。

2.4 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教师是一个学校的根本,受到科学合理的评价和考核是高职院校留住专业教师和吸引专家学者从事教学活动的重点。我们现在的高职院校,在编人员中大部分被行政人员所充斥,专业教学的教师话语权比较低,这就很容易出现在教学考核评价的过程中出现“一边倒”的倾向,教师的考核评价相对于组织操作评价工作队行政人员来说略显不公平。长此以往,我们的专家学者对于高职院校的凝聚力会越来越浅,尤其是汽修这一类比较辛苦的专业,很容易造成教师队伍中专家学者的流失。因此,我们高职院校的发展应当重视这一问题。

3  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发展的建议

3.1 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

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是我们高职院校汽修专业发展的重点所在。我们对于目前汽修专业师资力量的现状,应当:

①要懂得将教师“送出去,引进来”。我们的专业教师需要不定期的对于新的汽车知识和汽车科技进行学习,我们要乐于与一些汽车工厂和企业进行合作,让我们的教师与他们的的专家进行学术上的交流,更新教师的知识储备。同时,我们也要乐于将一些汽车维修厂的熟练老技工引入到我們的课堂中来,让他们给教师和学生同时上课,改正我们对某些汽车部件维修的误区,练出“火眼精金”,准确快速的判断出汽车的问题所在。

②我们要增加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和各项理论研讨会的机会,学校要积极与政府和企业合作,为教师争取争取课题,让我们的教师在学术研讨过程中提升理论高度,在技能大赛中练就实际操作的技能,从而为更好的教育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在课程设置上下功夫

学校是教师教学生活的引导者,作为高校来说,为教师提供合理的课程内容和灵活的课程安排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我们要:

①根据汽修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参考我们业界的最新教学内容,更新汽修专业的教材,让学生在书本上也能学到最新的知识。

②多样化课程设置形式。我们所教育出来的学生,是要输送到社会中直接参与实际操作的,因此我们不能光从理论上下手让学生学习死知识,要通过理论和实操的结合,反复的进行互相辅助的学习。要通过网络媒介、视频、讲座等各种形式丰富学生的知识底蕴,让学生更好更快的学到“真本事”。

③灵活安排教学课程。目前高校汽修的课程设置安排不合理,我们要学习其他优秀单位的先进经验,将我们的理论和实训课程合理安排,同时也要给予学生和教师充分的自由时间,让学生能够在劳逸结合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和吸收知识,让老师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去备课,提升备课质量和教学质量。

3.3 时刻围绕学生这一工作重心

学生工作无小事,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导学生如何进行汽车维修,如何将汽车维修学好学精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对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就业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从而让他们能够更快更好的投入到社会中去。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尤其是汽修等热门专业的教育,往往将过多的精力用在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理论课成绩之中,忽略了一个学生的成长不仅仅只有文化课,还要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以及道德素养。倘若我们仅仅重视理论成绩,不重视对学生的道德观念教育和社会能力培养,那么我们所培养出来的汽修专业人才将只会纸上谈兵,空有理论知识。在社会之中,我们的学生也将无法适应复杂和艰苦的工作环境。为此,在汽修专业的教学改革过程当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敬业精神和吃苦精神的锻炼,让他们拥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与此同时,我们要提升他们的应急应变能力,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就业意识,让他们时刻谨记自己是“即将迈入社会的人才”,无论在何时,都具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去面对各种突发的维修状况,微笑着服务于每一位未来的顾客,为将来更快的适应就业岗位提供坚实的基础。

3.4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高职院校得教学评价体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价体系各自呈现出自己的特色,对于汽修专业一类的实操性较强的专业,我们要因地制宜的匹配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标准。

①要规范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价,将行政人员和教职人员配置合理的比例引入到评价组中,平衡发言权和决策权,让考核评价更加的公平合理,也更加的具有说服力,从而调动教师队伍的科研积极性。

②学习其他高校的先进经验,通过调研学习,将运行良好的高校教职工考核评价体系标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变更和运用,弥补本校教学评价体系的短板。

③接受第三方的评估监督。在本单位教学评价监督的前提下,引入第三方机构的监督,让教学评价体系阳光运行。

参考文献:

[1]范先超.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商业故事,2016(17).

[2]熊海良,何周亮.浅谈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体会[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4).

[3]周平.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20(15):213.

猜你喜欢

职业学院汽修专业改革
“三有”模式:服务汽修专业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
浅析新时期汽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浅谈高等职业学院教学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方法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汽修专业中的运用策略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中职汽修专业微资源建设的探究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