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创少儿科普图画书内容的创新及启示

2020-09-10古碧卡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内容创新图画书原创

摘要:聚力创新,激发我国原创图书出版的新活力是出版业应有的担当。目前原创少儿科普图画书仍存在内容同质化、手法单调等弊端。《我的妈妈是牙科医生》,在第二届中国健康科普创新大赛中获得“科普图书十佳”(排名首位)的荣誉、入选“全国农家书屋重点图书推荐目录”。本文以该书为例,从创新视角、语言特色、绘画特色、画风、字体特色等方面探讨少儿科普图画书内容创新的可行方法与路径,并由此引申出几点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图画书;原创;少儿科普;内容创新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9-0044-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支助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B070603009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与科普政策的持续实施以及大批80后、90后加入为人父母的行列,少儿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日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原创少儿科普图书越发受到追捧。然而,该类图书在内容上存在选题雷同、形式老套、手法单调等现象。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打造对少儿有足够吸引力、具有新意的高品质科普图书已成为当下业界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

一、对我国原创少儿科普图书内容的思考

(一)原创少儿科普图书在内容上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现象

主要表现为:无论是选题名称还是内容编排都有着很高的相似度;讲述问题以成人化、学术化的口吻,带有说教色彩,是“成人少儿图书”;画风雷同,人物形象跟风,较少有生动地用自己的画风说好科学知识的图书;图画文字形式固定,衔接欠佳,版式单调,缺乏想象力和独创性。

目前名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书就有百余种之多,而版本不同的《少儿百科全书》也有20多种,内容编排、插图风格也是大同小异[1]。

(二)祖国的未来急需优秀的本土科普图书

当前我国少儿科普图书市场,引进版科普图书品种数量和销售码洋都领先于本土原创版本,但国外图书的内容并非包罗万象,不能完全满足中国孩子对世界,尤其是对自身的认知和理解需求。

在引进的大量少儿科普图书中,创作背景都是西方的文化背景,少儿在阅读这些图书时,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其中进行一些科学知识的示范讲解时,也一定会和当地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以及价值观产生联系。而这些前提在中国少儿读者的心中都是不存在的,因此,少儿在阅读时难免会觉得难以理解,体验感也会会较差。

从学理上说,在中国环境下成长的少年儿童,理应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编写符合中国孩子阅读习惯和认知水平的本土科普图书。与此同时,还必须克服同质化的弊端,少儿科普图书的内容质量亟待提高和创新。

二、对少儿科普图画书内容创新的成功尝试——《我的妈妈是牙科医生》

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少儿原创科普图书《我的妈妈是牙科医生》问世以来,在第二届中国健康科普创新大赛中获得“科普图书十佳”(排在首位)的荣誉、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农家书屋重点图书推荐目录”,在社会上获得良好的声誉。可以说,这是一次少儿科普图书内容创新的成功尝试。

《我的妈妈是牙科医生》是彩色绘本,以牙科医生的女儿妞妞为主线,通过故事的形式,用儿童的语言和优美的图画系统介绍了日常的牙齿保健知识,讲述如何打造终生坚固的牙齿。它包括6册:

1.《乳牙是我的好朋友》:你知道乳牙有什么作用吗?没有了乳牙的妞妞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个故事介绍乳牙的重要性及如何保护乳牙。

2.《不要在我的牙齿上建房子》:细菌小不点与牙洞有什么关系呢?长牙洞了该怎么办呢?这个故事介绍了龋病(虫牙)发生的原因及如何预防。

3.《妞妞和小不点们的斗争》:细菌小不点们最擅长躲藏,妞妞能不能找到小不点们呢?让我们去看看妞妞如何保持牙齿清洁吧。

4.《想要鲨鱼的牙齿可以吗》:鲨鱼的牙齿和人类的牙齿有什么不一样呢?人老了一定会掉牙吗?这个故事介绍如何预防老了掉牙(预防牙周病)。

5.《参观假牙工厂》: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形形色色的假牙吧。假牙主要有固定假牙、活动假牙、种植牙3种,装假牙很麻烦,让我们从小爱护牙齿吧!

6.《欢迎新朋友》:六龄牙是最先长出来的恒牙,六龄牙很重要。那么要如何保护六龄牙呢?

该套书不仅选题在市场上少见,而且抓住了儿童心理发展特征,把知识轻松愉快地传播给读者[2]。本文将以该书为例,对其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希望能为出版机构和创作者带来一些启示。

三、《我的妈妈是牙科医生》的主要创新方法与路径

(一)创新内容的视角,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要创作出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科普图书内容,首先要求创作者亲临少儿的社会生活实践,深入孩子,了解孩子的疑问和需求,寻找孩子们的兴趣点,用儿童的视角去观察和感知世界。作者本身就是牙科医生,是一位牙科女博士,据作者介绍,她带5岁的女儿妞妞外出玩耍的时候,经常有小朋友问:“阿姨,为什么我会起烂牙?”“为什么我的牙那么疼?”后来作者注意到,小朋友的图书,多数只用文字讲述如何刷牙?为什么要刷牙?而很难找到一本系统介绍口腔保健知识的科普绘画书。因为职业的关系,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会或多或少向作者咨询关于口腔和牙齿健康的问题。小朋友们对口腔健康的提问和关注,点燃了作者创作的热情。作者有意将她与小朋友的对话记录下来,边记录边思考:如何用儿童的视角去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其进一步思考和探究相关问题?相对儿童文学作品,科普题材更难吸引小读者,这套书来源于儿童生活真实的对话,找准了内容的定位和创新点,就很容易引起读者的認同和共鸣。

(二)创新内容的语言特色,实现对读者的关照

根据传播理论,当面对不同的受众群体时,应选择具有针对性的传播方式才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以图书为载体传播信息,语言表达的使用应基于不同读者群体进行合理取舍,才能达到预期目的[3]。面对少年儿童这个独特群体,本书使用引导式、体验式的语言方式,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将知识娓娓道来。如在介绍乳牙的重要性及如何保护它时,《我的妈妈是牙科医生》如是表述:

“妞妞,你为什么不听妈妈的话?去修补好我身上的牙洞呢?”

“哎哟,你是乳牙吗?今后迟早要脱落的,就不要补了吧?”

这下乳牙小白和小贝着急了:“你胡说!虽然我们会脱落,可是我们也很重要的啊!你不爱护我们乳牙,我们不和你做朋友了!”

……

一些原創少儿科普图书内容倾向于权威式、说教式的介绍,往往以一种专业的、专家的口气来表述,虽然简洁明了,但缺乏趣味性和可读性;本书的语言引入了少儿对话的元素,并带有童话的色彩,体现了对需求主体的关照,更容易引起少儿读者的兴趣。

(三)创新内容的绘画特色,吸引读者的关注

在少儿科普图书中,图画具有对知识进行讲述和拓展的作用,在如今这个读图时代,图画不仅可以与文字共同参与叙述,并且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图画要顺着小读者的本心,使他们能以轻松自然的方式去感知和认识身边的世界。少儿读者喜欢看层次明显、色彩鲜明的图画,富有冲击力的图画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4]。如果绘画创作将少儿读者的审美习惯与科普图书的内容结合起来,既能直观地表达科学内容,又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就能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水乳交融。《我的妈妈是牙科医生》尝试以精美图画的形式讲述有关保护牙齿的知识,将图画与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比如,书中讲述打败牙齿细菌的妙计,文字这样简单地说:“第一条妙计,每天认真清洁牙齿,仔细刷牙可以刷走很多细菌。”至于如何刷牙?步骤怎样?完全用图画来表述。图上标有刷牙的具体方向和操作步骤,小读者能做到一目了然。图的中间是个扎着红色蝴蝶结、胖嘟嘟、肉乎乎的可爱小牙脸蛋,四周是红红绿绿、色彩渐变的小牙刷,孩子在欣赏玩乐的同时,也懂得了如何刷牙。

(四)创新内容的画风,留出发挥和想象的空间

一些本土少儿绘本,要么画质不高,要么追求绝对的精美,画面缺乏想象力, 充其量只能算是插图书,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图画书,读后让人接收到的仅是一连串点缀的图案或终止符号。真正的图画书,不但以图画为主,而且还能为小读者预留发挥、体验和想象的空间,使他们能以轻松自然的方式了解和认识身边的世界。

《我的妈妈是牙科医生》中80%以上的版面是图画,画风灵活,不追求匠气的精神,反而追求童趣的稚拙。这些活泼有趣的画面,不但共同参与叙述,而且还充分利用延展(跨页图)和留白等艺术手法,化繁为简,给了孩子极大的发挥和想象空间。

(五)创新内容的字体特色,突出动感和游戏性

少儿科普读物的文本内容相对简单,篇幅较短,字体的设计不仅是图画设计的补充,更是少儿阅读过程中的重要节点。选择有创意的字体,更能增强它的动感、灵活性和游戏性。

《我的妈妈是牙科医生》选择“象形”的字体。它不像一般文字那样相对均匀齐整,而是或高或低、或大或小,带有夸张的意味,就像小孩写的正楷字,错落有致而又充满动感和童趣。

四、结语

《我的妈妈是牙科医生》内容遵循儿童本位创作理念,重视儿童认知规律,挖掘崭新视角,且加入童言童话元素,绘画文字新颖生动,融艺术与生活于一体,实现视觉与知识的融合,从而避免同质化。能成为中国健康科普创新大赛“科普图书奖十佳”且排名第一,绝非偶然。至于如何增强我国原创少儿科普读物内容的创新性和可读性本文提出以下几点粗浅建议:第一,亲身体验儿童生活,做细致的市场调研,寻找现阶段我国少儿科普图书内容的市场需求,再据此挖掘其创意点;第二,注重少儿科普图书语言的趣味性和生活性的融合,使其充满童话的色彩,适当改变说教的文风;第三,提供定位精准、赏心悦目的绘画及字体,迎合少儿读者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参考文献:[1] 李青.原创少儿科普图书出版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06):166+168.

[2] 李霞.我的妈妈是牙科医生[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2-23.

[3] 宋琳,葛丽玲,刘文霞.科学传播视野下中美少儿科普图书对比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5):123-128.

[4] 宋振韶.教科书插图的认知心理学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80-85.

作者简介:古碧卡(1968—),女,广东五华人,研究生,编辑,研究方向:科普图书出版。

猜你喜欢

内容创新图画书原创
2021年本刊原创题(二)
2021年本刊原创题(一)
神奇的图画书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窥见图画书的门道
微信公众号的特征及内容创新
现代高职院校教研活动改革与创新探讨
完形填空原创专练
浅析电视真人秀节目同质化的表现及成因
原创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