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揣摩人物语言,把握形象特点

2020-09-10董婷婷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秦师秦穆公晋文公

董婷婷

《烛之武退秦师》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讲述了秦晋准备联合攻打郑国,烛之武以一己之力使郑国免于灭亡的故事。作者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通過描写不同人物的语言展现他们的脾气、禀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仔细揣摩,抓住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

人物之一:烛之武

在叙事类作品中,人物的语言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是作品一部分,更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烛之武是《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主要人物,无论是胆魄还是智谋,均超出常人。当郑国面临巨大危机时,俟之狐立即向郑文公推荐了烛之武,并十分肯定地告诉郑文公,只要烛之武肯出面游说秦穆公,秦穆公必定会退兵。事态紧急,郑文公并无良策,只得放下君主的架子,亲自去见烛之武。照理说,国君亲临,烛之武理应倍感荣幸才是,孰料他的态度却十分耐人寻味。当郑文公说明来意之后,烛之武既未拒绝,也未答应,只是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他的意思很明显:自己年轻时尚且得不到君王的重用,如今老了就更没有办法建功立业、为君分忧了。烛之武真的是因为年纪大了,没有能力做事了吗?当然不是。他这么说只是在为自己鸣不平,自己年少之时怀有一腔抱负,却不被君王重用;如今国家有难,君王才想起他来。这段话与“说秦师”没有直接关系,作者之所以将其放在第一段,是为了展现烛之武的不卑不亢。纵然是面对君王的求助,他也不献媚讨好,而是先为自己鸣不平,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懑之情。

人物之二:郑文公

郑文公同样也是《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重要人物,是郑国的君王,他的一举一动都牵着无数人的命运。因此,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我们揣摩。郑文公是郑国的国君,是烛之武的“顶头上司”,原本可以直接命令烛之武,或者强迫烛之武前往秦营。但是,面对满腹牢骚的烛之武,他并没有端出君王的姿态欺压人。秦晋两国重兵临城,稍有差池,郑国就会灭亡,百姓就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自己也有可能死亡。在生死存亡之际,面对内心愤懑的烛之武,郑文公是这样说的:“吾不能早用子,今急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也有不利焉。”一国之君竟然给臣子道歉,还用“求”字来请他,可见事态之紧急,也可见郑文公的能屈能伸。此外,郑文公在恳求烛之武时丝毫没有提及自身的安危,而是将重点放在国家的存亡上,这其实就是在告诫烛之武:你也是郑国人,是郑国的臣子,如果郑国真的灭亡了,你也不能讨到半点好处。郑文公的一番话有理有据,软中带硬,既道了歉,也点明了烛之武不帮忙的危害。寥寥数语,既展现了郑文公的气度,也展现了他机警的一面。

人物之三:晋文公

在《烛之武退秦师》中,晋文公是战争的发起者,他之所以联合秦穆公攻打郑国,一是为报私仇,二是为了侵吞郑国的国土与城池。秦晋两国本结成了联盟,合兵围郑,但两国盟约并不是一块铁板。烛之武一眼便看穿其中的纠葛,两国皆是为谋利而来,如果发现无利可图甚至还会吃亏,那么两国的联盟就不攻自破了。他正是紧紧抓住这一点才说服秦穆公放弃原计划的。眼看胜利在即,秦穆公却突然变卦,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晋文公又是怎么说的呢?当秦军撤退的消息传到晋国军营时,子犯当即大怒,扬言要立即整饬三军,攻打秦军,但是晋文公却极其淡定,不仅制止了子犯的冲动之举,还仔细地分析了目前的情况:“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在,不智;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听到秦军撤退的消息,晋文公深知大势已去,晋国孤掌难鸣,如果此时进攻,即使能够获得胜利,自己也会付出惨痛的代价,甚至可能遭到秦郑两国军队的埋伏。晋文公深谙局势的变化,能屈能伸,审时度势,作出了正确的决策。

郑文公、烛之武、晋文公都是历史上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他们的一生当中,定然有过许多精彩的故事,但是作者择其重点,删繁就简,从细节人手,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我们要仔细揣摩,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秦师秦穆公晋文公
“足下”的由来
爱马说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方法探析
《烛之武退秦师》的烛之武的形象
我要超越所有人!
“足下”一词的由来
厨师辩冤
烛之武以何退秦师
五鹿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