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方法探析

2019-09-10李炳森曾兆霞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0期
关键词:秦师秦穆公郑国

李炳森 曾兆霞

摘要:《烛之武退秦师》是古代文言文中记言散文的代表之作,也是古人论辩艺术的高度体现。学习《烛之武退秦师》,学生能够了解春秋时期列国纷争的紧张局势和国家危亡之时烛之武从容不迫、化解国难的勇敢机智。可以说《烛之武退秦师》不仅仅是一篇历史散文,还是一篇包含了爱国主义、论辩技巧、人生哲理的综合性的有深度的散文作品。在实际的学习中,由于认知能力的限制,学生对本文的许多方面不能够有深入的认识。因此,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全面讲解课文,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博大精深,对于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方法

春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而又重要的朝代。对于春秋历史的全面学习和了解,是学生理解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则是对诸侯争霸的春秋历史的详细体现。《烛之武退秦师》是非常原始的记载春秋历史的散文,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将其与二手和三手史料的平铺直叙的解读方法相混合,而不能从文章的细节中推敲出丰富的历史知识。所以,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从文章中汲取丰富的历史知识,以加深对课文的全面理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提取信息、总结归纳的能力。

一、查阅丰富史料,深入了解故事

《烛之武退秦师》讲述的是春秋时期的故事,对于一个故事要做到透彻了解,一定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人物之间的关系。而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容易视野狭窄,仅仅将目光局限于课文之中,而对于与课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则不做探究,因此只能从浅显的层面了解故事的大体,而不能有深入的理解。因此,在教學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查阅相关史料,理清故事的全部来龙去脉,尽可能多地通过史料的支撑对故事和人物产生丰富的理解。

例如,在阅读第一段时,很多学生对于晋侯和秦伯之间的关系不够了解,造成对于结尾晋文公不愿意追击秦穆公的原因即“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不能理解。再者由于历史知识的缺乏而对于晋文公围攻郑国的原因也无法理解。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左传》《史记》等历史资料让学生知道晋文公流亡期间受到秦穆公的帮助才回国当上君主,因此说没有秦穆公的帮助就不会有现在的地位;而晋文公在流亡时没有受到到郑国的礼遇,因此心有怨恨要讨伐郑国。所以,教师通过这些史实的讲解才能够让学生对整个故事的起因与背景有充分的了解,进而才能更好地理解全篇的内容。

二、掌握关键字词,进行顺畅理解

《烛之武退秦师》是春秋时期的历史散文,很多用语与当时的生活生产方式有着密切的关联。而春秋时期的散文用语又十分地简略,很多字词都是基于当时特定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而产生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差别很大。在阅读时,学生容易由于时代的差异而对文中的一些词语不能进行准确的理解,影响了对整个故事的深入理解。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注意文中的重点词语,对这些重点词语进行多方面的引申与拓展,帮助学生从词语中更全面地认识当时的时代和故事情节。

例如,在阅读到第二段“夜缒而出”四个字时,学生对于“缒”这个字不能仅仅停留在注释中所说的吊在绳子上下城,更重要的是还要了解当时郑国城墙的高度,通过城墙的高度才能想象到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下城的艰辛。另外对于“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版”,学生不能只停留在防御工事这个层面,而是要联系原文,根据晋国用“版”来防御强大的秦国,可以推测出“版”是一种具有很强防御能力的防御工事。所以,在对于重点字词的理解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相关内容进行逻辑推断与引申,感受《春秋》一字寓褒贬的博大精深。

三、通过对白,感受高超的辩论艺术

辩论是《烛之武退秦师》的精华部分。前半部分的“夜缒而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勇敢的烛之武的形象,而后半部分的辩论让我们看到烛之武的智勇双全。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容易流于对文章的翻译,而忽略了烛之武辩论的技巧。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秦晋的关系,深入分析烛之武的辩论角度和辩论方法,感受烛之武辩论的高超技巧。

例如,在学习文章第二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注意到,烛之武一开始做说客时,就直接站在秦国的立场上,从秦国与晋国之前的交往中分析晋国行事特点,定义晋国只顾私利,不顾情义的真实面目,让秦穆公产生愤慨;然后再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分析占领郑国对秦晋的不同得失。学生就能感悟到整个辩论过程都是烛之武以秦国利益为核心,一步步巧妙地瓦解了秦晋的联盟。

综上所述,《烛之武退秦师》是古代辩论散文的代表之作。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历史背景的全面展示让学生对整个事件有全面的了解,进而体会烛之武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勇敢;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品味烛之武靠三寸不烂之舌就瓦解了秦晋之盟的高超艺术,体会烛之武作为一名辩士的高超才能。

参考文献

[1]新课标视阈下教学设计之巧与实——以《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为例,李昕洋,语文天地,2019-05-05.

[2]篇性审美:寻找深度的关联——高思远老师《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及名师观察,汲安庆,语文教学通讯,2018-11-01.

猜你喜欢

秦师秦穆公郑国
爱马说
《烛之武退秦师》的烛之武的形象
我要超越所有人!
“东道主”一词的由来
烛之武以何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新编
浅谈浮雕透雕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