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2020-09-10陈蜜张华
陈蜜 张华
摘 要:近年来,四川省经济处于转型成长的重要阶段,民营经济是四川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四川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民营经济自身能够长期地健康发展才能使得四川经济从根本上实现转型和发展,本文从四川省民营企业自身角度出发用比较分析法从经济总量、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社会贡献等方面来剖析2012~2018年四川省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并从技术、融资、人才等提出四川省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困境,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民营经济;发展困境;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2-0064-02
一、四川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一)四川省民营经济总量及增长速度
自十八大以来,四川省民营经济发展迅速。自2012年以来,四川民营经济的附加值每年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在2013年跃过14000亿元的门槛,在2014年跨过15000亿元,在2015年冲破16000亿元,在2016年达到18252.4亿元,在2017年,更是有了跨越性的突破,达到20738.9亿元,在2018年四川省的民营经济实现了累计增加值2286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占据四川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6.2%,在对四川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方面达到57.1%,民企在经济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2012年、2013年、2014年四川省民营经济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4.4%、12.2%、9.5%,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分別增长8.7%、8.0%、8.2%和8.1%,2012~2018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0.16%,比同期GDP高1.01个百分点。四川省民营经济在GDP中的占比从2012年的53.8%上升到2018年的57.1%,七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
(二)四川省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四川省自上而下的各个级别的各个部门都进行战略性调整[1],进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适应,政府在推动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步伐明显加快,四川省民营经济在产业结构方面的总体表现为“二三一”的结构特点,向“三二一”变化的趋势明显。第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第一产业在私营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大幅下降,2018年私营经济在第一产业中的增加值在四川省民营经济的总量中所占比例仅为6.9%,相比2012年的10.1%回落了3.1个百分点。第二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以各类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明显提高,2018年四川省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在四川省民营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为45.2%,比2012年的占比33.6%提高了1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正抓紧追赶第二产业。第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第二产业面临由正在转型中的传统产业及成长中的先进制造业共同占领市场的交替局面[2],2018年私营经济在第二产业中的增加值在民营经济的总量中所占比例是52.8%,比2012年的所占比例47.9%回落8.4个百分点,具有新旧交替时期的明显特点。
(三)四川省民营经济的社会贡献
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共有5609400个市场实体,其中5452500个为民营经济,与2017年底私营经济市场相比,主体比例增长13.5%,占市场主体总数的97.2%,民营经济贡献最大。根据数据,在过去的六年中,四川省的民营企业占四川省城镇就业人口的92.8%,私营企业已经成为吸纳和稳定就业的关键渠道,从而使得四川省的就业格局得到改变,成为稳定就业的主要贡献者[3];2018年,民营经济对税收的贡献为96465.52亿元,占四川省税收总额的56.80%,占四川省税收增加额的101.3%,是四川省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使得税收来源发生改变,成为四川省财力增加的主要贡献者[4];有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四川省民营企业获得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占四川省自主知识产权总数的95.8%,四川省民营企业的研发费用占总数的81.5%,成为四川省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从而改变了四川省科技创新发展的格局,是创新发展四川省的主要推动力[5]。
二、四川省民营经济面临的困境
(一)技术基础薄弱
四川省现有的民营企业大多属于非高新技术企业,缺乏自身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在自主创新方面缺乏自主性。有一部分企业缺乏突破技术瓶颈的人才和资金,还有一部分企业依赖为其他大型企业贴牌加工来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并未有效联合,发明专利所占比例小,所用技术门槛较低[6]。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并不了解国家、省市等相关的技术改造投资政策。
(二)高层次人才引进难
对于四川省民营企业来说,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招聘难,留住更难。四川民营企业整体规模偏小,产业转型升级滞后,难以留住人才。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最近公布的“中国2018民营企业20强”名单中,进入门槛达到1568415元的新高。与2017年的120.52亿元相比再度提升,净增加了36.33亿元,和2011年的65.69亿元相比已经翻倍。名单上有8家四川民营企业,比上年减少2家,与名单上企业数最多的浙江省相比有84家的差距。且上榜的8家川企排名出现“7降1升”的情况。四川省民营企业的排名普遍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四川省民营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的脚步比较缓慢,在进行布局时缺乏在新兴行业上的突破,上榜企业所在行业主要集中于重化工和重资产行业,未能完全适应新常态时期市场变化,无法给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因而难以留住人才[7]。
(三)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
融资难问题是全国中小企业的通病。这些民营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无相关信用记录,外部投资者获得这些企业的信息量极少且内容模糊,以致不敢轻易投资。银行融资的综合成本高[8]。据有关研究报告,有四川省民营企业在报告中称,目前四川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利率基本达到20%以上,甚至达到80%。即使企业有担保有抵押,银行也不愿担风险[9]。部分银行为保证其资金的安全,以另外的形式变相收取民营小微企业的保证金,加上进行贷款的相关担保费、资产评估费、贷款中介费等,企业融资成本高达13%~18%[10]。从相关的四川省城市商业银行的调研报告结果,城市商业银行面向民营企业的贷款利率基本在9%~10%,加之其他费用和隐形成本的综合成本为12%~15%[11]。部分商业银行从控制成本和风险角度,对小企业“短、少、急、频”融资缺乏积极性[12]。很多银行要求企业贷款后立即存款回报,一笔业务赚两道钱。不少中小企业被迫转向民间借贷,有的成本甚至高出4.5倍[13]。
三、促进四川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搭乘“互联网2.0”的快车
四川省民营企业应当借助互联网加速对“两个市场”的正向作用,精准产业定位,找准市场,报团取暖,形成产业集群,以此来弥补小散弱的劣势,各民营企业在确认自己的产业方向后,适当拓宽经营范围,力图在该领域做到小而美,小而专,利用“互联网效应”进一步强实力、名品牌、拓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二)积极探索“人才共享”模式
对于人才困境,四川民营企业在尽可能留住人才的同时,应积极探索与国有企业共享人才、与高校共享人才、与科研院所共享人才、多家企业共享人才的模式,先用兼职高薪的形式吸引人才,或共同培养人才,成长型民营企业尝试设立首席技师的职位晋升机制,亦或“师徒”模式诞生人才的方式来培育和留住自己需要的人才。
(三)积极开拓融资途径
融资方面,四川省民营企业应当积极解读地方资助政策,主动融入相关环境中,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眼睛向外。四川省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不要只着眼于省内资本或国内资本,还应着眼于省外资金甚至境外资金,积极争取其支持,从而更多元地去解决融资难问题。
参考文献:
[1]四川民营经济竞争力如何提升?[J].四川省情,2017(12):13-14.
[2]刘龙生,史本山.促进四川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考[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3-27.
[3]陈泓瑾.“隐形门槛”仍在阻碍民间投资发展——四川民间投资调查报告[J].四川省情,2017(2):40-42.
[4]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以四川省467户民营企业融资情况为例[J].西南金融,2003(11):11-15.
[5]刘金石,刘政伟.激活四川民间投资:经验、问题和对策[J].决策咨询,2013(1):2-4.
[6]夏良田.四川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4(4):55-57.
[7]四川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报告[J].四川省情,2005(5):19.
[8]张永盛.四川民营经济发展五年成就辉煌[J].四川省情,2008(5):38-39.
[9]陈家豪.四川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模式[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5(4):38-39.
[10]张永盛.四川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J].四川省情,2008(10):25-26.
[11]滕采模,等.四川民营经济综合评价[J].四川省情,2005(7):29.
[12]四川民營经济现状研究课题组.四川民营经济总量结构及布局特征[J].四川省情,2003(6):4-6.
[13]高鲁炎.四川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6-2007)[C].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研究室,2007.
(责任编辑:林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