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基本素养的理念研究
2020-09-10谭溟鸿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教育行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和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的价值观与潜能开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小学教育改革主要围绕教师素质与教学方法展开,文章对小学美术教师素养的提升做了专门研究,以期提升教师的教学技巧,以期改善教师的教师理念,提升我国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關键词:基本素养;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1.浅析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理念变化依据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就一直担负着扫盲或者扶贫的辅助功能,教育不仅仅传承着悠久的的历史文化,还是时刻走在时代最前线的弄潮儿,教育是具有高度开放性的行业,对教育的重视不仅仅体现在各项教育政策的制定,更体现在所有教育一线工作者的言行举止当中。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完全普及。
我国对于高中美术教育提出了高中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指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是高中阶段应具备的美术素养、其中图像识读和美术表现是美术学科独有的发挥领域。由于信息的不断传播和深入,图像的数量和类型都在急速增长,因此,只有将相同特征的图片进行串联,才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美术表现主要强调技法的训练,注重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法的学习,因此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传统功底。对于小学教育,只有将美术核心素养渗透进每一堂课,才能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
2.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
教学能力是指任课教师对于教学效果的整体把控,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教师个人对于职业的使命感和教学风格的形成与转变,课堂是教师日常工作的试金石,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教师的教学经验十分场重要的财富,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设计教学、课堂教学、监督学生作业情况和由教学反思升华得出理论性的教学经验四个方面,小学教师由于面对的学生正处于感性思维为主的阶段,更应该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培养,而美术课是比较适合表达和解释的课程,怎样引导学生,在不过分干预学生的前提下有效发现学生潜能,成为教学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近几年的小学的美术课程主要籍由具体的手工活动指向对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教师可以用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来进行教学,一方面美术合作小组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作兴趣,另一方面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将会被发现,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
正确的教学理念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当代的人才是综合性的人才,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能力培养方面,小学美术教师应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特点与当地特点,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动手能力,小学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职业态度,具体做法主要包括制定详细周密的教学计划,并且按照具体操作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3.提升小学全科教师基本素养的路径
作为美术教师不仅要有相应的常识,还应时刻追踪美术学科最新动态,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即使没有学校和家庭的培养,学生也会通过各种移动终端和社会场合接触到各种信息,因此,教师只有保持对信息的变化,保持终身学习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时代的变化,也带来了知识的变化,这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对教师的要求。 不仅仅是知识量的获取,还包括知识获取途径的更新。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美术学科知识主要包括中外美术史和美术基础知识,在美术基础知识中就包括美术的创作思想与社会价值,美术的社会价值指客观社会是艺术的源泉,真实性是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要将社会真实与社会道德进行贯穿,学习优秀的民族传统与优秀事迹。也要多搜集有关具有思想教育功能的时事热点。
2021年是美术课程改革成果深化的一年,也是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形成新趋势的一年,小学美术教师应该不断优化教学流程,注重质性评价,帮助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参考文献:
[1]焦炜,李慧丽.近十年来我国小学全科教师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当代教育科学,2018.
[2]袁丹,周昆,苏敏.基于能力标准的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课 程体系架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04期.
作者简介:谭溟鸿 ,女,汉族,助教,艺术硕士,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中国画写意人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