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几点启示
2020-09-10熊辉
熊辉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株洲市儿童社会福利院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主动作为,精准施策,严防严控,着力构建“组织、宣传、服务、保障、专业”五位一体防控网络体系,将疫情隔离于院外。此次抗击疫情取得胜利,离不开儿童福利院在应对疫情等公共危机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具有以下启示意义。
防控制度化。重大传染病是事关儿童福利机构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风险挑战。要把对重大疫情的防控作为儿童福利机构总体安全重中之重来抓,做到制度化、常态化。坚持平时与战时结合,预防和应急结合,精准服务和救治防控相结合,加强人居环境改善和人才储备、能力提升体系建设。要有政治站位和前瞻布局,完善疫情防控预警机制,及时有效捕获信息,完善疫情应急响应,因时因地因事采取应对举措。要建立疫情蔓延紧急状态时指挥、行动、资金和物资保障体系。平時制定好应急行动指南,遇到紧急情况迅速启动处置程序,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完善工作台账等,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队伍专业化。儿童福利机构要按照优化人才结构,选优配强,专技专干的原则,通过扩编招聘,设置公益性岗位、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进和培养医护、康复、特教、心理咨询等专业人才,加强福利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力量。选配道德品质优、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挑大梁。各级民政部门要持续为福利机构各层面提供培训和制定激励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的干部职工队伍,在重大疫情等公共危机面前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关爱人本化。做好“三聚焦”:聚焦员工和儿童心理健康,在疫情期间,将心理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可通过心理专线、小组和个案辅导等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为员工和服务对象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积极预防、减缓和尽量控制疫情的社会心理影响;聚焦人文关怀,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确保人员轮休;适当组织文体活动,做到张弛有度。对于长时间封闭工作的员工,也要给予他们的家庭相应的关怀和照顾;聚焦人才系统支持,加大政府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健全待遇保障、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保证聘用人员薪酬福利待遇。
力量社会化。做好信息披露、社会宣传。与专业社会组织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爱心台账,汇聚社会力量投入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广发倡议,做好爱心动员,开发志愿服务岗位,招募和储备一批志愿服务人员,特殊时期作为福利机构一线岗位有力替补。发挥全社会优势助力孤残事业,为孤弃儿童织牢疫情防护网。
拓能公益化。根据推进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工作要求,福利机构服务职能由过去的孤儿和弃婴收养扩展到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安置,服务内容也拓展到对社区残疾儿童的康复及对残疾家庭、困境儿童家庭的支持指导。应对重大疫情风险等公共危机时,福利机构要尽显“大担当”,心系特殊群体,做好服务对象全覆盖和兜底保障,为特殊家庭的儿童提供照料服务和对困境儿童家庭提供帮扶指导。
(作者系株洲市儿童福利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