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文化馆传承和保护“非遗”的优势与改进途径

2020-09-10刘峰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2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馆保护

刘峰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部门更加重视。国务院设立了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馆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做好群众宣传,营造“非遗”传承和保护的氛围,发挥好民间力量,将群众文化活动与“非遗”传承保护有机结合,以期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馆;优势;“非遗”;传承;保护

一、文化馆传承和保护“非遗”的优势

(一)具有广泛深入基层群众的基础

只有深入基层人民群众,才能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文化馆是面向群众的公共文化机构,具有扎根基层人民群众的优势,能更好的了解群众文化创造、文化需求和文化传播。比如,传统文化取证的时候,一般都深入农村,如果没有基层人民的帮助,将很难开展非文化物质遗产的寻找。反之,如果深入基层群众,将有利于推进非文化物质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二)对地方民俗文化具有长期的系统的了解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地方民俗文化都是相互贯通的。文化馆长期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更好的保护了地方特色文化,还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文化馆对地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发展,因此通过文化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力。

二、文化馆传承和保护“非遗”的改进途径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氛围

地方文化馆要充分运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手机、网络等媒体平台,加大宣传,通过宣传,增强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努力营造全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文化馆的传播和展示作用,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二)鼓励传承,充分发挥民间自身力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依靠政府出资保护是不现实的,除了文化馆以外,还要积极开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其它途径。政府也要加强宣传,采取相应措施鼓励民间通过自身力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充分调动传承人的積极性。同时文化部门应及时对民间组织的工作提供具体指导和支持。如果民间能够主动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就能减缓政府压力,更好的使文化传承下去。

(三)加强队伍建设,落实责任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大力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科技的研究、运用和推广工作,努力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平。

三、发挥文化馆的优势,积极探索地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一)西河戏保护和传承的实践

“星子西河戏”于2011年5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后,庐山市文化馆作为保护和传承该非遗名录项目单位,加大了对该项目传承保护工作的力度。2017年庐山市“田园文化风”西河戏节目电视展演和颁奖晚会;选送西河戏《包公赔情》参加九江戏曲大展演;承办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演活动;2018年庐山市举办首届“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采风活动;“多彩非遗、美好生活”庐山市、玉山县两地砚雕联展开展;2018年全省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九江地区专场;协助庐山市蛟塘镇成功申报“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参加汤显祖戏剧奖·优秀小戏小品曲艺展大赛;庐山市举办国家级非遗项目“西河戏”代表性传承人授牌仪式及展演;2019年不忘初心·重阳敬老”庐山市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重阳节西河戏展演;庐山市非遗项目西河戏参加九江市非遗校园非遗项目展示活动;庐山市举办“非遗保护·中国实践”庆祝2019年“文化和遗产日”暨“浓情端午·传承文化”宣传展演展示活动;庐山市西河戏《包公赔情》应邀参加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演出;2019年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宣传月活动走进秀峰景区;2020年以“非遗传承·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第15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2020年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演展示展销活动在庐山三石生态园举办。

(二)地方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实践的启示

在全国大力倡导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今日,金星砚的发展正好可以抓住这个契机,打造“传承优秀文化载体”这一品牌形象,吸引年轻消费者及大中小学生的关注和购买。比如采取研学模式和电商模式,提高年轻消费者整体的兴趣关注、鉴赏水平和文化修养。

四、总结

中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确保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和世代相传具有重要意义,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一个短暂的时间就能完成的,这需要我们从当地文化出发,慢慢发掘,要立足现实,不断完善保护机制,积极采取保护措施,努力营造保护环境,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孙贵余.浅析如何做好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J].参花(上),2020(06):72.

[2]周莹.文旅融合背景下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特色与传承体系研究[J].艺术品鉴,2020(14):66-67.

[3]郭西燕.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潍坊地区为例[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0(05):49-50.

[4]陈晶.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路径探析——以宁夏“杨氏家庭泥塑”为例[J].中国市场,2020(15):22-23.

[5]石兢.探究中国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现状与路径[J].大众文艺,2020(10):14-15.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馆保护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