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林芝县区域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2020-09-10彭杰
摘要:近年来,随着西藏自治区林芝县1∶2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的开展,该区域矿产工作有较显著提高。本文通过地质活动与成矿关系的讨论研究,查明成矿规律,为该区域找矿方向提供了有力依据,同时对成矿远景区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成矿规律;找矿方向;成矿远景区
引言
研究区横跨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和喜马拉雅陆块三大构造单元。超基性—酸性岩浆活动频繁,变质作用强烈,断裂和韧性剪切带发育,对钨、钼、镍、铬、铁、钴、铂、金、铜、铅、锌金属及稀有金属矿产,以及宝(玉)石、石墨、白云母、石榴石、红柱石、刚玉、蓝晶石、大理岩(结晶灰岩)、水晶等非金属成矿较有利。此外,温泉、第四系中砂金、粘土矿、砂、砂砾,以及花岗岩、片麻岩建筑石料较丰富。
目前已发现各种矿(化)点63个,其中黑色金属矿5个,有色金属矿6个,贵金属矿3个,铜金矿1个,非金属矿46个,冷泉1处,温泉1处。其时空分布规律和找矿方向较清晰。
一、成矿规律
沉积组合、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明显控制各类矿产的形成与分布。内生、外生、变质矿(化)点分别受构造—岩浆带、沉积组合及原岩建造、变质程度的严格控制。
(一)受深大断裂控制的成矿带
区内雅鲁藏布江断裂带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两个一级构造单元的分界,它起到了导岩、控矿作用。沿断裂带分布有基性、超基性岩带,它是Cr、Ni、Au和岫玉的赋矿母岩。断裂带沿袭早期裂谷带或板块结合带,经历了多期次构造活动,因而导致多期次岩浆活动,形成多期次的复合岩浆岩带,有利于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化、并形成了雅鲁藏布江铬、金成矿亚带。
(二)岩浆侵入活动与成矿的关系
研究区从元古代—古近纪均有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岩浆岩主要沿深大断裂及构造单元边界分布,形成构造—岩浆岩带(雅鲁藏布江基性—超基性岩带、冈底斯中酸性岩带等)。构造—岩浆岩带控制了有关的内生矿(化)点的分布,为一有远景的成矿带。
(1)基性—超基性岩与成矿的关系
元古代、白垩纪的基性—超基性岩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流域,以斜辉辉橄岩、纯橄岩、单辉辉橄岩、辉石岩为主,分异好、M/F>8~10、Cr2O3丰度高且分布越不均匀的岩体,对Cr成矿最有利,并形成了隆村、鲁见沟熔离型铬矿。
(2)中酸性岩与成矿的关系
白垩—古近纪中酸性岩主要分布于冈底斯岩浆弧内,以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二长花岗岩为主,斑岩次之,形成规模巨大的EW向中酸性岩带。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具角岩化、硅化、黄铁矿化、青盘岩化,伴有Cu多金属矿化及Au矿化。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外接触带形成强昂多杰、生浦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
(三)火山活动与成矿的关系
测区火山活动普遍,其活动时期主要为元古代—侏罗纪,岩性从基性—中性—酸性演化,以多旋回的喷溢相为特征。元古代火山巖发育于拉日芝—林芝一带,以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及火山碎屑岩为主,具Fe、Cu、Au矿化;古生代分布于工布江达断隆内,以喷溢相玄武岩为主,形成Pb、Zn、Ag、Cu、Fe、Au矿化;侏罗纪火山岩分布于强昂多杰—生浦一线,岩性为中酸性火山岩熔岩,赋存铜多金属矿产。
(四)沉积组合与成矿的关系
不同的沉积相和沉积组合是不同沉积环境及其演化的产物。沉积矿产既受沉积环境控制,也与沉积环境的演化有关。由于研究区沉积岩均卷入了变质作用,仅存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及尼洋河两岸的第四系堆积物,于湖相堆积物中产有毛纺厂、党纽窝、砖瓦厂等粘土矿,河流冲积物中形成普曲沉积型砂金矿。
(五)变质作用与成矿的关系
研究区地层历经多期次变质作用的叠加改造,致使原岩达角闪岩相—绿片岩相变质,并赋存大量的变质成因的非金属矿,如嘎拉、比丁村、色苏、够屋变质型大理岩矿,下白若、茨巴村、堆村变成型岫玉矿、紫牙乌矿、透闪石矿等。
二、找矿方向
矿产是构造—岩浆活动等综合因素的产物,因而不同类型的矿产总是与各种地质作用和产出部位密切相关。
1.熔离型铬铁矿多赋存于分异好的斜辉辉橄岩—纯橄岩体内,找矿方向应放在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中镁质超基性岩分布区。
2.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常产于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体与围岩内外接触带中,含矿斑岩体的侵入活动与火山—沉积建造密切相关,找矿方向应偏重于冈底斯岩浆弧火山岩分布区。
3.热液型铅、锌、银矿主要矿赋存于古生界地层层间破碎带内,矿质来源与次级断裂和侵入体有关,找矿重点应着重于工布江达断隆区侵入体外围次级断裂发育地段。
4.花岗岩、大理岩、砂、粘土矿在研究区分布较广、由于受目前或者当地经济技术条件的制约,找矿方向主要侧重于交通方便的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流域。
三、找矿远景区
根据矿点和分布情况、与矿化有关的侵入体,构造层的分布情况、与矿化的侵入体,以及构造层的含矿性、控矿构造分析、地球化学异常、有利于矿化的地层(岩性)分布情况、围岩蚀变、矿点共生和矿化分布特征,初步圈定出找矿远景区4处,其中斑岩型铜(钼)多金属找矿远景区1处,斑岩型铜、金找矿远景区1处,热液型铜、金找矿远景区1处,伟晶岩型绿柱石找矿远景区1处。
(一)强昂多杰斑岩型铜(钼)多金属找矿远景区
位于工布江达县南强昂多杰—安布朗一带,面积约750km2。已发现铜(钼)多金属矿化点3个,炼渣1处,与区域化探Au、Ag异常吻合,是寻找铜(钼)多金属矿的极佳地段,可进一步开展矿产普查工作。
(二)生浦斑岩型铜、金找矿远景区
位于朗县北西生浦—席浪店嘎一线,面积约100km2 。已发现铜矿化点1个,废矿硐3个,与区域化探Cu、Au异常重合较好,成矿条件相当有利,值得进一步开展矿点普查工作。
(三)里龙热液型铜、金找矿远景区
位于米林县卧龙—里龙一带,面积约110km2。已发现铜、金矿点1个,Au化探异常1处,石英闪长岩中Cu、Zn、V含量比维氏值偏高1.9、1.3、1.8倍。成矿条件较好,交通方便,可作为进一步铜、金找矿基地。
(四)舒果丁伟晶岩型绿柱石找矿远景区
位于林芝县尼西北侧夺嘎错附近,面积约15km2。已发现绿柱石矿点2个,具有潜在经济价值,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1∶25万林芝县幅地质调查成果与进展[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5(Z1):111-114.
[2]宫贯乾.探究西藏工布江达强昂多杰钼(铜)多金属矿地质及找矿标志[J].低碳世界,2018(09):42-43.
[3]祝嵩.雅鲁藏布江河谷地貌与地质环境演化[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
作者简介:
彭杰,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