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现状及实施策略

2020-09-10陈玉玲张淑红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阅读推广高校图书馆实施策略

陈玉玲 张淑红

摘 要:本文界定“互联网+”“互联网+阅读推广”的含义,分析“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分离、形式化较为严重、机构设置不够完善、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薄弱等现状。笔者基于这些现状,提出升级阅读推广平台,优化阅读推广内容,组建专业化阅读推广团队,建立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模式,健全机构设置等“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2-0209-02

一、“互联网+”及“互联网+阅读推广”的含义

“互联网+”是依托互联网,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的融合,进而演变出的全新生产方式、产业模式和商业生态系统 。[1]它的主要特点在于它能与各行各业融合,使行业创新发展成为可能,同时还能实现跨行业融合发展。从互联网产生,互联网经历了“互联网+信息”“互联网+交易”“互联网+综合服务” 3个时代。无论哪个时代,都是“互联网+各行各业” 的模式。“图书馆+阅读推广”即为这种模式之一。

“互联网+阅读推广”即充分利用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传统的图书馆阅读推广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以图书馆资源为后盾, 以互联网模式为助力, 将积极优秀、健康向上的知识与文化输送给全社会。[2]高校图书馆利用互联网进行阅读推广,从而摆脱了传统阅读场馆、时间等的制约,实现随时随地的阅读,使高校图书馆丰富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图书馆又能及时掌握读者阅读情况,不断改进阅读推广内容,推进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

二、“互联网+阅读推广”的时代背景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提出 “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互联网+”提升到国家发展政策层面。截至2019年,短短4年时间,“互联网+”已然在各行各业扎根,发展速度惊人。与此同时,在十六大会议中,党和国家提出了“全民阅读”活动,希望借此契机唤醒国民对阅读的关注,将它视为我国文明建设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高校图书馆凭借其专业性、权威性,成为全民阅读活动的参与主体之一,是该活动得以顺利启动和全面开展的主要阵地,其重要性不容小覷。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悄然而至,互联网已然成为各行业活力再现的发动机。以此为背景,互联网的普及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更多的选择。

三、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现状及不足

在“互联网+”时代的当下,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已岌岌可危,人们在急切地寻找新的阅读方式来适应时代的脚步。在促进大学生阅读能力提升方面,高校图书馆有着不容小觑的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图书馆应从实践角度出发,对阅读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方能满足时代和学生的阅读要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新兴技术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促使阅读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在“互联网+”环境下,海量信息的存在给高校学生阅读行为的养成和保持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碎片化阅读、表层性阅读方式成为主流,这一改变影响了我们对文学经典作品的深入了解,削弱了经典作品所具有的文学魅力和吸引力。当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分离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和沉淀,在诸多参与主体的不懈努力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研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阶段性成果,与之有关的理论研究成果愈加丰富。不过在实践环节,基层工作人员并未基于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作业,依旧凭借实践经验投入工作中,在缺少理论知识和未加深入思考的情况下,基层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实施效果难以实现质的改变。

(二)形式化较为严重

如今,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引导下,国内诸多高校图书馆早已以阅读推广工作为主题创建了相对完善的推广体系。较为常用的推广形式有讲座、书展、图书导读、文娱活动、流动图书车、社区图书室等。[3]其中,书展和图书推荐凭借简单易行的特点成为诸多高校图书馆的首选。其他推广形式的占比有限,进而影响了整个活动的趣味性,难以吸引读者的关注。同时,部分图书馆将开展活动频率视为衡量活动是否有效的指标之一,此举引起了“重形式、轻内容”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三)机构设置不够完善

据相关统计数据可知,每年我国高校图书馆均会举办多次阅读推广活动,但是并不具有系统化、统一性特点。多数图书馆只是临时抽调工作人员进行活动小组的构建,在定位不准、职责不分的前提下,阅读推广活动成为一种不得不进行的突击式工作,影响其有序发展。此外,部分参与人员不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只是将其视为例行工作,这种错误的工作意识和消极的工作状态有着适得其反之效。

(四)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薄弱

基于当前技术环境,人们的交流方式和信息资源分配形式有着较大幅度的改变。尤其是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发展意识,还需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譬如,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为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专业工具和可行途径,如果工作人员不具备一定的图像处理能力、图文排版以及音频视频编辑能力,定会难以取得理想的阅读推广效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四、“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施策略

(一)不断升级阅读推广平台

在网络和智能化手机早已得到普及的今天,网络为阅读推广工作的启动和顺利推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高校图书馆应基于当前发展环境,树立“互联网+”思维,合理利用新媒体促进阅读推广平台的升级优化,为读者打造一个兼具立体化、交互式的全民阅读推广平台。譬如,针对智能化手机推出“移动图书馆”这一APP,为读者碎片化阅读提供方便;通过微信公众号为读者推荐值得一读的优秀作品名单;开通图书馆“创意读写”微信公众号;创建“读写指导”直播平台等等,从而深化阅读推广内容,激发读者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二)优化阅读推广内容

高校图书馆在促进平台升级优化的同时,还需要深入分析读者内在所需,注重阅读推广内容的丰富度和质量。“互联网+”为优化阅读推广内容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机会。一是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选取经典文学作品,在新媒体的助力下为其提供与读者见面的机会,实现其独特魅力的彰显,以便获得读者的关注和喜爱。二是本着不断推陈出新的原则实现活动内容的丰富。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市场调研或在线问答,对高校学生的爱好和内在所需进行必要了解,不断挖掘各种新型活动形式。传统图书馆阅读推广以文字推送为主,在“互联网+”背景下,阅读推广实现了多渠道阅读。除文字推送外,还可利用图片、视频等进行推送,读者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使阅读更高效、便捷,更具个性化。

(三)组建专业化阅读推广队伍

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应有意识地进行专业运营团队的组建,赋予其更多的使命感,通過其专业性的发挥,取得更加理想的推广效果。阮冈纳赞指出:“最终决定一个图书馆成败毁誉的是它的工作人员。”需要注意的是,阅读推广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综合性活动。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团队成员需要具备更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同时兼具专业的知识背景、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时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服务策略;利用互联网阅读技术,研发和改进服务模式等等。因此,团队成员应定期进行“互联网+”阅读推广的服务内容的培训,从而能安全、系统、及时把知识传递给读者。同时,高校图书馆还需要对读者进行“互联网+”阅读推广模式的培训,使读者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技巧,能够在图书馆中快速找到自己的阅读方向,从而增强读者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阅读可持续性,并使读者认可图书馆新的阅读服务方式,推动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四)建立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阅读推广可调动传统纸质媒介与现代网络媒体开展线上、线下并举,协同运行的阅读推广模式。线上平台的开通,使读者可以通过线上微视频、微信、QQ、图书馆APP等进入图书馆线上系统,随时随地、零距离、全方位、多角度获取信息。[4]线上服务高效方便,既满足读者需求,又节约了读者的时间,还能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让读者全面、系统地掌握所需知识。同时,线上平台上知识的共享,也提升了读者的专业能力。线下,利用图书馆传统阅读服务模式,如经典书单、张贴海报、专家讲座、名人大讲堂、书展,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下推广活动。线上、线下结合进行阅读推广,才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发展的新方向。

(五)健全机构设置

高校图书馆需要安排专人负责全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如有所需可进行专业部门构建,明确各岗位职责,通过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和长效工作机制的确定,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招募志愿者,成立读者协会,将其视为必要补充,集结读者的奇思妙想,促进阅读宣传推广效果的强化。

五、结语

随着“互联网+”在国内的不断升温,“互联网+阅读推广”模式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必然选择。一些走在行业前端的图书馆已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勇于实践,效果显著。高校图书馆应当将自身与“互联网+”紧密结合,认清并利用其优势,同时充分考虑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明确定位,制定合理可行的阅读推广策略,并将其付诸实践。这一举措将大大促进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效率,提升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服务水平,并在新媒体中开辟出一片阅读新天地,从而契合高校图书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职能。

参考文献:

[1] 刘静春,吴柳燕.“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动力与管理探析[J].图书馆界,2018(04):5-9.

[2] 刘艳红.图书馆“互联网+阅读推广”服务的模式构建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05):13-15.

[3] 杨敏,石光莲.“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探析[J].知识经济,2018(03):40-41.

[4] 李梅.高校图书馆“互联网+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实现路径探析——以吉林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05):112-116.

作者简介:陈玉玲(1968—),女,山东德州人,本科,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读者服务,阅读推广。

张淑红(1967—),女,山东德州人,本科,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读者服务。

猜你喜欢

阅读推广高校图书馆实施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