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下广播电视新闻如何编排更能吸引受众

2020-09-10王阿润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编排新闻融媒体

摘 要:信息的传播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得丰富多样,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仅仅依赖报纸、广播、电视等少数几种方式;而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闻以视频、图片等新形式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进行传播逐渐成为主流,这些变化标志着社会已经不可逆转地进入了融媒体时代。因此,在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如何编排才能更吸引受众,成为广电从业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媒体工作经验,对电视新闻在融媒体背景下的发展进行论述。

关键词:融媒体;广播电视;新闻;编排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2-0101-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各类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新闻传播领域,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方式曾经一度占据了新闻传播的主力地位。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特别是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脑、手机等新的传播途径成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新方式,传统的传播形式受到了冲击。即便如此,广播电视新闻依然具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占据新闻传播的主要地位。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在新兴的融媒体时代如何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力,保持自身的发展活力,成为新时代的新命题。

一、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受到冲击的原因分析

(一)传播方式受限

融媒體时代,电脑、手机等传播途径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这些途径方便传播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内容,几乎涵盖了传统广播电视所能够传播的所有内容形式。近年来,随着AR(增强现实)等一系列新技术的突飞猛进,融媒体设备所能承载的信息形式更加丰富,远远超过了广播电视等传统形式。[1]

(二)对于人们生活的渗透无孔不入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各类移动设备迅速占领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作为其中的主要代表,几乎垄断了人们的碎片时间,无时无刻将各类信息传输给人们。相比而言,传统的广播电视手段由于设备体积所限,难以做到随时随地传播。虽然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类户外大屏,公共场所电视全面铺开,但是总体而言,其扩张速度相比于移动设备仍然不足。

二、广播电视新闻在融媒体时代的劣势与优势

(一)广播电视新闻在融媒体时代的劣势

所谓融媒体,指的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特点相结合,融入同一个媒体中去,目的是使人们能够通过单一的方式获取资讯,将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单一化、简单化。由此可见,融媒体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信息的获取更加简单和高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通过网络已经实现了高速传播。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一趋势更加明显。而随着手机、电脑等网络设备作为媒体设备担负起信息传播的责任后,融媒体简单高效的特点被放大。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广播电视手段与现代的电脑手机相比,在信息传播的速度上具有明显的劣势,通过广播电视进行信息获取的途径较为单一,获取信息量较少,与手机、电脑等网络媒体相比,无法做到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2]除此之外,由于广播电视媒体的盈利形式大多依赖广告,因此在进行节目播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插播大量的广告,打断受众对节目本身的观看,影响用户体验。而人们在使用融媒体手段观看节目时,几乎不会受到广告的打断,节目观看效果较好,这样一来,势必会造成部分广播电视的受众转而使用融媒体手段。

(二)广播电视新闻在融媒体时代的优势

目前,融媒体手段确实对传统的广播电视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广播电视已经变得一无是处。在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中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具有一部分稳定的受众群体。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体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这部分群体对电脑、手机等融媒体传播的接受程度不高,他们还是习惯于通过广播电视获取新闻资讯,并且将广播电视作为个人的主要娱乐手段。[3]因此,广播电视在这部分受众群体中将长时间占据优势。另外,融媒体方式通常需要依赖网络环境,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设备,其资费相对较高,在使用手机设备收看节目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消耗大量流量,产生较多费用。如果使用网线或无线局域网收看节目则又会与广播电视一样受到限制,因此在费用方面,广播电视相对于融媒体也具有优势。就使用的设备而言,广播电视设备有用功能单一,并且不需要进行便携性的考虑,可以更好地照顾影音效果,而电脑、手机等融媒体设备由于牵扯大量的功能和用途,无法做到对影音效果的最大优化。因此,广播电视在观看效果上也具有一定优势。

三、广播电视新闻在融媒体时代如何编排

根据新闻传播学原理,一条新闻必须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过程等要素,必须具有客观性、时效性等特点。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在进行新闻编排的过程中都必须遵守这些原理,但是具体的方式方法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有所侧重。在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的编排需要与时俱进,创新编排手段。

(一)针对新闻中的声音内容进行编排

无论是电视中采取音画结合的方式进行新闻播报,还是广播中仅仅依靠声音进行播报,新闻中的声音内容都是人们直接了解新闻内容的途径,因此对新闻中声音内容的编排非常重要。新闻中的声音内容往往是通过播音员口述出来的,因此,增强播音员的表述能力是提高新闻声音内容编排的主要手段。播音员在概述新闻内容的过程中应当力求简洁明了,并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要重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播报过程中避免出现错字、漏字等情况,保证观众的视听感受。[4]

增强新闻播报的连贯性。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除了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过程这六要素的全面报道,保证新闻的客观真实之外,对新闻事件的连续性也要加强重视。例如,在报道一则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主持人根据记者采编的新闻稿件,将新闻内容根据六要素进行划分,完整地播报出新闻内容。但是这并不代表新闻的结束,如有可能,则应当报道出新闻实践的后续影响,邀请专业评论员展开论述等,确保新闻播报的连贯性。

合理安排新闻播报的顺序。通过广播电视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插入背景音乐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结合新闻内容插入或快或慢的音乐能够很好地衬托新闻背景,增强观众的代入感。但是这个方法对新闻播报的顺序性编排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恰当的顺序有可能造成新闻播报的节奏混乱,使观众难以集中精神关注新闻内容,影响观众的视听体验。在这方面,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做得比较出色,经过多年的播出,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节奏套路,使得观众具有良好的体验感。[5]

(二)针对新闻图像信息的优化

音画结合是传统的广播电视进行新闻报道的常用手段,在融媒体时代,各类短视频、数据可视化等手段层出不穷,因此传统媒体更加應当重视新闻图像信息的编辑优化。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新闻播报中适当插入图像内容,对于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具有很大的帮助。融媒体虽然在图像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但是由于其信息来源复杂,很多图像信息又是非专业人员拍摄上传的,因此质量水平和真实性都经不起推敲。在这一方面,广播电视具有绝对优势。广播电视中播放的图像信息多是由专业的摄影记者拍摄,并经过后期修整最终呈现出来的,其拍摄质量和表现力都具有较高的水平,能够更加客观地还原新闻事件,促进内容的表述。增加图形图表等手段的使用,有利于对新闻中抽象信息的描述。数据可视化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核心内容就是将抽象的数据通过图形、图像等易于理解的形式进行展示。[6]广播电视在新闻播报的时候常常会遇到数字类的信息,例如国家统计局公布本年度消费增长情况,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情况。这些内容如果仅仅依靠文字描述,很难让观众理解,如果在播报过程中合理地采用图表等形式进行数据展示,将会大大提高观众的接受程度,同时增加新闻画面的丰富程度。

四、结语

在融媒体时代,新型的新闻传播方式确实对传统的广播电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是要说融媒体取代广播电视还为时尚早。广播电视面对时代的浪潮必须进行改革创新,积极拥抱技术变革,与各类新型媒体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的新闻媒体在新时代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悦.融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记者的转型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9,3(23):251.

[2] 韦大明.融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新特点探析[J].传播力研究,2019,3(22):114.

[3] 郭晋旭.融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新特点探析[J].传播力研究,2019,3(21):122.

[4] 雷垒.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5] 郑景梅.初中班主任工作效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

[6] 郭黎峰.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排策略[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11):118-119.

作者简介:王阿润(1989—),女,内蒙古乌兰浩特人,新闻学学士,中级编辑职称,研究方向:新闻学。

猜你喜欢

编排新闻融媒体
初中两种版本教材中电学实验的编排比较与分析
提高报纸编辑版面编排策略的探析
电视节目编排的技术性和艺术性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竞技性拉丁团体舞编排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