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介视野下高校教师“微影音”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

2020-09-10孙晨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高校教师

摘 要:“微影音”作品已悄然成为人们接收信息、表达内容的必要手段,高等教育作为教育探索和改革的前沿阵地应将其纳入研究视野。本文从教师的“微影音”素养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作用入手,探讨不同年龄段教师“微影音”素养提升的策略,以期为形成顺应媒介技术发展的教学发展思路贡献力量。

关键词:“微影音”;高校教师;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2-0032-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融媒介视野下高校教师‘微影音’素养及其培养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H19353

融媒介环境助推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短小精悍的“微影音”在人们信息接收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和探索最为活跃的领域,必须紧随社会发展的步伐,充分汲取技术进步和媒介跃迁的养分。[1]现代高校教师在融媒介环境下想要充分利用媒介发展成果为教学服务,必须具有驾驭“微影音”技术和手段的意识、观念和能力,这些可以统称为教师的“微影音”素养。

一、教师“微影音”素养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作用

高校是教育模式和教学组织最为丰富的教育平台,也是教学改革和教学探索最为复杂的领域,因此“微影音”技术或作品在不同教学环节中的呈现或运用方法是值得思考和研讨的。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微影音”素养强调教学演示手段的“动”。这里的“动”即动态,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增加教学演示中的动态元素,使教学的整体过程活跃起来。对大部分教师而言,需要着手的核心工作是为以往以静为主的演示方式增添动态元素,例如降低板书、挂图等的信息量,而多采用多媒体课件。需要注意的是,课件不能单纯作为板书的复制,教学演示内容在从纸媒转移到课件上之后需要按照多媒体信息的传播方式和语言规范改编重构。课件中宜多加入动画、视频、音频,将演示的动态过程呈现出来,使课件有比较丰富的视觉效果,倾向于影音;另外,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并不十分利于“微影音”的演示和传播,一些学习环境迫切需要改造升级,教师可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教学环境改造的合理化建议,促进高校专业课堂教学环境的改善。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微影音”素养可助推教师的实践指导由传统的“一对多”向“一对一”转变,这样,实践演示和指导的师承制教学方式便可在高校内普及。将“微影音”作为实践指导,拉近了师傅与徒弟的距离,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贴近教师的演示,从而更加清晰明了地观察教师实操的特写,学生的模仿会更准确、更细致,也更容易激发其思考,这是传统围观式演示难以实现的。[2]

在课堂考核环节中,“微影音”素养强化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考核。伴随着国家对高校应用型专业的重视,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培养和锻炼愈发关键,而目前应用相当普遍的试卷、文案等考核方式的弊端则鲜明地显露出来。“微影音”可兼容视觉、听觉等多媒介信息,能够真实客观地展现学生的状态,其创作和制作课考查学生运用媒介技术的综合能力,是一种比较全面的考核内容或考核形式。高校教师在充分理解“微影音”内容表达和信息承载的特质后,应认真思考“微影音”与课程考核的合理结合点,探求更为中肯的考核方式。例如,可用讲述、解读等作品取代以往的论文、文案考核,可用访谈、调查、评论等作品形式取代以往的辨析、论述式命题,可用“微作品”乃至网络直播取代传统的面试审核,可用教学案例视频取代以往的实操考核,等等。

此外,随着课程的“微影音”化,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都逐渐模糊化,教师可充分利用即时通信工具组织人员进行研讨、商榷,可充分利用微课、慕课、论坛、公众号等手段组织课余教学、线下教学等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

二、各年龄段教师“微影音”素养提升的差异化研究

“微影音”是依托新兴技术而产生的媒介手段,教师对媒介技术的熟悉程度、对融媒介环境的适应程度往往与其所处年龄段直接相关,因此提升教师的“微影音”素养的路径应当因教师的年龄而有所差异。[3]

(一)高年龄段教师

高年齡段教师主要是指60后教师,他们作为教师队伍中的长者具有丰富的科研成果和教学经验。新媒介技术和网络媒体广泛普及时,他们已经工作多年。因此,这个年龄阶层的教师通常对“微影音”了解较少,对影音技术的掌握不足,对智能手机的依赖程度较低。同时,这个年龄阶层的教师已经习惯了依靠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形式,虽然他们当中的一部分已经开始使用幻灯片授课,但幻灯片设计和制作多为板书、挂图的复制。因此,相比对现代影音技术掌握的欠缺,他们更大的问题在于对“微影音”特质和表达的理解较浅,较难形成现代媒介教学运用的观念和习惯。

高年龄段教师“微影音”素养提升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增加高年龄段教师对“微影音”的理解和认知,这一方面至关重要。高年龄段教师疏于对新媒介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这是因为他们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习惯。因此,学校和院系有必要专门组织讲座、演示等活动,让这些老师了解“微影音”,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微影音”应用于教学所具有的优势。高年龄段教师的人生阅历、教学经验极为丰富,很多人都担任领导岗位,他们对教育领域发展的认识比较深刻,稍加解读和强调就能让他们理解教育媒介、教育技术变革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是强化高年龄段教师对“微影音”技术的学习。“微影音”用于教学,与媒介技术紧密相关,如果技术不过硬,教学表达和教学效果就无从实现。这个年龄段的教师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意识到现代媒介技术的重要性,他们对“微影音”的热情丝毫不弱于年轻人,然而他们的学习成效较差,适合他们的零基础教程少,能满足他们接连提问的耐心教师少,他们又碍于情面排斥与青年人共同学习。因此,学校、院系要加大对这个群体的培训力度,可为他们单独开课、开班,从他们的视角设计教学的内容和进度,技术的讲解要柔和、循序渐进,选择的平台、技术要功能亲和、界面友好,避免枯燥和生硬的流程让他们打退堂鼓。

(二)中年龄段教师

中年龄段教师主要是指70后教师,他们兼具冲劲和经验,是高校教师的中坚力量,很多人负责学院、系部的管理工作,很多人作为学科带头人、教学帶头人,他们对现代教育技术和媒介的掌握程度直接关乎高校教师整体“微影音”素养面貌。中年龄段教师在网络媒体和影音技术普及时已经从事了一定时间的教学,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育观念,他们普遍能够认识到影音技术对现代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此时依旧年富力强、保持着旺盛的学习能力和工作劲头,大多数人对学习和掌握新鲜事物并不会感觉到过于吃力。中年龄段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转型,即从他们已经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方式转向适应新时代融媒介环境的教学方式。因此,如何选择合理的转型切入点便成为了他们教育工作的关键。在很多情况下,转型的难度甚至会超过建立。

中年龄段的教师首先要重新审视自己已经反复多次教授的教学内容和运用娴熟的教学手段,细致地归纳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哪些内容是适合的、哪些已经老旧、哪些传统方法在新环境下依旧非常富有实效、哪些是以往因为教学条件限制难以实现的,理出哪些需要立、哪些需要破,找出课程在传统教学环节中存在问题最鲜明的部分作为转型的突破口。需要指出的是,高等院校的课程专业性加强,课程之间的差异很大,教师对“微影音”运用的态度应遵循“拿来主义”,但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全盘依靠“微影音”。

(三)青年教师

青年教师即“80后”“90后”教师,他们年轻气盛、追求新颖,互联网和媒介技术普及时,他们基本都在校学习,因此对“微影音”理解深入、掌握纯熟。尤其是90后甚至95后,可谓是“互联网原住民”,自小便在网络环境中成长。因此对青年教师而言,媒介技术、影音创制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运用媒介技术和影音制作技术是自发的、习惯性的。

青年教师“微影音”素养的提升主要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合理适当地运用“微影音”技术和手段。青年教师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地植入了新媒介和互联网的观念,他们在教育中运用媒介技术是常态。然而,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传统教育中有很多经典的观念和方法是应当保持的。因此,青年教师在深入理解媒介的基础上,更要深入地理解教育,知道哪些影音媒介内容和方法的运用是富有实效、生动鲜活的,哪些运用到教学中是喧宾夺主、哗众取宠的。另一方面,青年教师要避免疏于对“微影音”的学习和理解。影音媒介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几个月便可完成更新换代,几年便可产生革命性变化,80后、90后虽然生活在新媒介时代,同样需要对媒介保持清醒和敏锐,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和技术的提升。[4]

三、结语

在高等教育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人”始终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探索融媒介环境下教师“微影音”素养提升的策略充分强调了教师在融媒介教育环境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从观念层面助推教师能力的进步和习惯的养成,推动教师更加深入地研究、运用最新媒介技术和手段与教育的结合点,这无疑对促进媒介跃迁的成果服务于教学大有裨益。以年龄段为标准进行差异化分析,仅仅是教师“微影音”素养提升策略研究的一个方面或一种思路,如何进一步细致化探讨以形成更加具体的路径依旧是学界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孙晨.以微知著:融媒介视野下的“微影视”解析[J].文艺争鸣,2019(10):205.

[2] 孙晨.高校影视创作类课程作品创新评价机制的探索与应用[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38(12):177-180.

[3] 孙晨.融媒体视野下高校教师“微影音”素养的解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21):20-21.

[4] 邓红,丁长青.新媒体时代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8(10):92-95+110.

作者简介:孙晨(1982—),男,吉林长春人,硕士,副教授,教师,研究方向:影视语言表达。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高校教师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合格的高校教师
花钱评高校教师让学者斯文扫地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之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