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数学教材中“1”的七十二变

2020-09-10叶其基

天府数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二项式定点证明

叶其基

摘 要:高中数学教材中,许多题目的解答离不开“1”的身影,“1”就像孙悟空会七十二变,灵活掌握这些“1”的变化,给我们解题带来极大的方便,本文就从指对函数,三角函数,不等式,二项式定理四个方面来寻找“1”的七十二变。

关键词:高中数学;“1”;指对函数;三角函数;不等式;二项式定理

一、指对函数中“1”的妙用

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中,“1”在解决比较大小,过定点等题目中起到一个十分巧妙的作用。用上了“1”这个桥梁,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例1(必修一p57)比较的大小

解:因為   所以

方法小结:因为1.7和0.9不相等,所以这两个函数的大小不能直接利用单调性来判断大小,故要找到一个桥梁,把这两个值连接起来,通过这个桥梁“1”分别和这两个数分别比较大小,然后确定这两个函数值的大小。这里利用了“”这个变化。

例2(必修一p82)比较 的大小

解:因为   所以>

方法小结:这两个对数不是同底,故也是不能用单调性来解决,这个时候用上了“”这个变化,顺利地把这两个函数值的大小比较出来。

例3函数的图像恒过定点p,点p的坐标为

解:令 x-3=0,这时x=3,则,故函数的图像过定点(3,3),即点 P的坐标为(3,3)

方法小结:指数函数的图像过定点(0,1),据此可解决形如的函数图像过定点问题,即令,函数图像过定点,这里就要抓住这个变化。

例4.函数的图像恒过定点

解:令x+3=1,这时x=-2,则,故函数的图像恒过定点(-2,-1)

方法小结:对数函数的图像恒过点(1,0),据此可解决形如的函数过定点问题,即令x+c=1,即x=1-c,得y=b,函数图像过定点(1-c,b),这里就要抓住这个变化。

二、三角函数中“1”的变化

在三角函数中,“1”也是一个多面手,常见的变化是同角三角函数在的平方关系和tan45°=1,这些变化对我们解决相关的问题是很关键的。

例5.(必修四 p69)已知tanα=3,计算sinαcosα

解:原式====

方法小结:在三角函数当中经常要用上,但是题目往往不会直接给出,要像例5那样要无中生有,利用“”的性质,变出个“1”来。所以在解题的时候一定要找准方法,留意这个“1”的妙用。

例6.(必修四p130)计算

解: =

方法小结:在正切函数当中往往隐藏着tan45°=1这个条件,许多时候用上了“1”这个变化在求解中马上就可以把非特殊值的角度算成特殊值的角度,从而达到解题的目的。

三、“1”在基本不等式中的灵活变化

例7.(选修4-5p35)设,,求证:

证明:因为 所以=(a+b)() = ≥ =4

当且仅当时,即时,等号成立。

方法小结:在不等式证明或者求最值的时候,需要我们来创造这个条件“”。这里“1”的这个变化就能给我们创造“定值”,但是有些题目中并没有直接给出“1”,我们就要把“1”变出来或者挖掘题目当中隐含的“1”出来,所以在解题中我们一定要多留意题目中数据的特点,多积累一些常用的变化,这给我们解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不等式证明中“1”的代换。

例8(选修4-5p22)已知是正数,求证:,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证明:将两边不等式相除,得

根据要证的不等式的特点(交换的位置,不等式不变),不妨设>0,于是 所以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

方法小结:在不等式证明中一般用“作差比较法”和“作商比较法”,其中一个“作商比较法”往往就是要借助“1”的代换来证明证明一些比较复杂的不等式证明题.即:当时,

五、“1”在二项式定理中的妙用

例9(选修2-3p40)用二项式定理证明5555+9能被8整除

证明:因为5555+9=(56-1)55+9=

由于各项都含有因数8,故能被8整除,即5555+9能被8整除

方法小结:面对一些高次方的多项式整除问题,我们就可以考虑把这个高次方的数变成一个数与“1”的运算,即:,从而变成二项式定理的应用,通过二项式定理的展开运算来达到我们解题的目的。

高中数学教材中“1”的七十二变在解题中起着许多神奇的作用,借助“1”的变化来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重视“1”的灵活运用,会找到解题的“1”想不到的方法,会起到“1”点通的妙效。当然,“1”在教材中还有许多变化,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当中不断总结和归纳。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 4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二项式定点证明
直线过定点的5种特优解法
不等式的证明与函数构型
例谈二项式定理的应用技巧
圆锥曲线专题(一)
二项式定理的“另类”应用
证明我们的存在
Nesbitt不等式的十七种证明
盘点二项式定理的基本应用
自主招生与数学竞赛中的计数与二项式定理(二)
对一道定点问题求解的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