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
2020-09-10孙洁
孙洁
摘要:素质教育的前提下,道德与法治教学凸显出了其优势,成为教师目前探究的新内容以提升课堂的高效性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小学阶段,学生的意识、行为都处在萌芽中,需要教师通过道德与法治内容,引导其身心健康成长。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設计多样化的授课方式,使之更好地参与进来,紧跟讲述节奏,吃透所学内容,提升道德素养。学生在全新的环境下,放松心情,打开思维空间,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的深意,规范自身行为,成长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升策略;
一、前言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能让学生接触到与法律有关的内容,形成正确的认识去规范行为,同时在自身权利侵犯后能勇敢地维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通过对法律地了解形成正确的意识[1]。教师授课时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个性差异来设计讲述方案,将书本上的内容与生活结合构建出愉快的气氛,让其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的真实存在重燃起热情,愿意去探究更多的内容,形成正确观念,身心健康成长,做到了高效课堂。
二、互动方式中,重燃热情
小学教学中,部分教师是将知识硬生生地塞进学生脑中,没有顾及其真实意愿,形成了抵触的情绪,付诸行为,授课效率不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及时反思,认识到不仅需要向学生讲述知识还应掌握相应的技巧,才能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2]。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授课方式,巧设问题与之进行互动,打开思维的空间,跟着讲述节奏去探究更多的内容让综合能力得到锻炼。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与生活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下思考所学内容,减轻了理解的难度,更好地明白法律的约束性,逐渐形成正确的观念去规范自身行为,真正做到高效课堂。小学生面对文字容易失去兴趣,教师以此为依据,将书本内容真实化,通过互动让其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的内涵从而提升了意识,愿意去探究生活现象,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3]。
互动中,学生不需要低着头去阅读文字内容,而是跟着教师的引导去体会当中深意,然后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终身的意识,朝着健康的方向成长。例如,在讲述交通安全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多一些违反交通规则的图片,配以相应的音乐,让学生去观察,寻找其中的问题。这时,教师提问“这种过马路的方式安全吗?”学生思维快速运转,明白图片中的小朋友并没有看交通信号灯,这样的做法是很危险的。教师接着问“我们怎么样做才是正确的呢?”然后用视频的方式先展示出标准的做法,让学生明白安全出行中最基本的原则,并在生活中做到遵守。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安全出行的内容,教师以“酒驾”与之进行深入互动,探讨可能出现的危险,让其明白这种行为是触犯法律的,鼓励学生对身边的家人做到监督,将安全牢记在心中,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三、尊重个体差异,激发学习动力
为了打造出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教师转变理念去审视以往的授课方式,找到其中的不足,放低姿态融入学生当中,以其真实的需求为方向改进讲述手段并取得一定成效。小学生的家庭环境、体质、性格等都有所不同,在课堂上表现出个体差异,为此教师开始设计多样化的授课方式,以满足其真实的需求。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丰富道德与法治的讲述方式,做到尊重个体差异,才能顺势激发出学习的动力,提升整体的参与度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信息技术进步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将文字以音视频的方式播放给学生,改变以往枯燥的课堂气氛,使之更好地参与进来,展现出个性特点并释放自身的潜能。教师根据学生变化调整着授课方式,加深道德与法治意识,产生动力愿意去规范行为,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小学生[4]。
例如,在讲述与自然有关的内容时,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出美丽的雪景、北极熊等图片或视频,使之能在课堂也感受到自然,更好地参与其中并才能打开思维空间。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观察事物的角度也不一样,教师鼓励其表达出心中所想,耐心聆听,使之感受到被尊重,更好地参与进来,不再畏惧。教师告知学生自然界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类的一些违法行为破坏了这些美妙的景色,引导其去思考解决办法,而不再是直接去讲述正确做法[5]。学生的思维空间打开,创新出多种新颖的解决办法,教师及时进行表扬,使之产生成就感愿意跟着讲述节奏去探究更多的内容,展露出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以此为依据,鼓励学生畅想“如果自然界会话说,那么她会说什么呢?”让其自由发挥去表达出心中所想,做到尊重个性发展。学生在新颖的课堂中,掌握道德与法治内容,形成正确的观念去规范自身行为,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学生不再感到压抑,逐渐展现出个性特点,教师调整讲述方式让其释放出潜能,在愉悦的环境下做到课堂高效性。
四、创设情境,活跃气氛,强化理解能力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地创设出相应的情境,使之融入其中增加体验感,轻松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实现了授课效率地提升。教师转变理念后深入学生中,转换思考的角度并找到授课的不足,根据其喜好进行调整,将道德与法治内容以新的方式展现出来[6]。学生在新颖的课堂上,跟着教师的引导理解所学内容,形成正确的观念从而提升自身道德素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丰富着情境内容,给学生带来多样化的体验,减轻理解的难度以满足其真实的需求,有利于提升授课效率。情境下,学生打开了思维空间,强化理解能力才能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的真实存在,更好地规范行为并健康地成长。例如,教师在讲述与安全有关的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出陌生人、邻居阿姨,还有快递员等来敲门的情况,搭配相应的音乐让学生去观看,回忆可能经历过的事件去集中注意力去思考。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有类似的经历吗?”小学生基于爱表现的特点,会很踊跃地参与进来,接着再邀请其分享生活经验,说说一个人在家里时应该怎么办,使之明白如何正确处理问题。熟悉的环境下学生紧绷的大脑得到放松,思维逐渐变得敏捷使法治深入心中,时刻提醒其规范行为去遵守法律。新时期下,教师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使周身散发出感染力给学生传递生活中的正能量做到共同进步,朝着健康的方向成长。
五、延伸课堂范围,体现作业生活化
为了能让学生记忆道德与法治内容,部分教师布置的是读、写的作业,方式略显单一,也达不到预期效果。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设计科学化的作业,对重难点做到理解,提升授课效率。教师将传统读、写方式进行创新,运用实践性作业给学生布置有趣的任务,使学生开心地参与进来并顺利完成[7]。作业从静态变成一种生活体验,学生饱含热情地在实践中体会到道德与法治的真谛,形成正确的认识,有能力去抵触违法行为,知道如何保证自身的安全从而做到高效教学。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去吃透所学内容,教师将作业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给出主题让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去完成以做到灵活性。学生在课余时间从生活中去寻找和道德与法治有关的现象,运用所学内容去解决问题,强化观察能力也有计划地完成作业,促进学生全方位地成长。
六、社会热点结合,提升探究能力
新时期下,教师开始回顾从前的授课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其中的问题去探究解决办法,将社会实例与书本结合后延伸课堂范围。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容,才能在生活中去发现不良行为以做到改进,提升自身的素养。小学生的成长特点中模仿能力较强但心智不成熟,容易受到社会现象的影响,形成错误的想法却不自知。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授课手段,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在动手、动口的新方式下,去探究更多的内容使综合能力得到锻炼,教学高效性提升。课堂形式变得丰富,学生自主性提升,开始参与到各种生活实践中,形成正确的观念,使道德与法治深入其心做到健康成長。道德与法治内容较单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理解方式转化为身边发生的事件,强化其思维以提升授课效率。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内容的引导下,看清社会现象并明白如何去做,完成记忆的同时通过正确的行为体现出了教师创新课堂下的高效性。
七、结束语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从转变自身理念开始,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设计出多样化的授课方式,使之愉快地参与进来形成相应的法律观念,规范自身行为以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优化着讲述手段,将书本内容渗透到生活中,使学生较为容易地理解,正视自身的优缺点并有方向地去改进,提升道德素养,做到高效课堂。教师通过互动、情境创设等方式,鼓励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思考,层层深入,逐渐探究到道德与法治的内涵,锻炼了理解能力也提升了教学效率。新时期下,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突破传统改进了授课方式,以满足其真实的需求,形成终身的法制意识并做到全方位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徐静.在准公共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公民能力——以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五上第二单元为例浅谈公民教育视角的课堂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 2019(52):85-86.
[2]李红梅.边疆民族地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云南省D州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9(06):213-216.
[3]盛宏宝.数字教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的应用[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19(12):17-20.
[4]颜阿珠.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坚持品质的策略——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坚持才会有收获》为例[J].当代教研论丛, 2019(12):94-95.
[5]魏军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转型的思考——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19(11):24-26.
[6]沈丽萍.主题探究活动中的主题设计优化——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为例[J].中国德育, 2019(22):68-70.
[7]李璐.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中国教育学刊, 2018(S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