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的虚假新闻研究
2020-09-10邓雅楠
摘要:“后真相”时代的受众,只关心信任半径之内的真实,带来了网络新闻虚假化的隐忧。本文基于《新闻记者》2010—2019年112条年度虚假新闻样本,分析其信源、首发媒体类型、选题类型、造假方法、纠正情况等要素特点,归纳“后真相”情境下虚假新闻的传播特征。
关键词:“后真相”;虚假新闻;社交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2-0086-02
一、“后真相”与假新闻
“后真相(post-truth)”是牛津词典2016年度词汇,当年美国大选以及英国脱欧期间媒体生态中强化感情、煽动情绪的信息大量出现,学者广泛使用“后真相”来描述公共舆论塑造时个人情绪与个体信仰比客观事实更有效的乱象。在学术研究中,多将“后真相”作为问题背景,指出其消极影响,并从理论角度给出相关解决方案。
“后真相”是现代性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是无限制的主观性[1]。新闻可分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前者是反映公共事务、国家大事与经济发展的“硬新闻”;后现代新闻则是市场化、女性化、生活化的“软新闻”,煽情与夸张溢出了新闻专业主义的边界[2]。“后真相”情境下,每个人都可找到信任半径范围之内的“真相”[3]。虚幻的真相和有限信任半径停滞了大众对事实真相的追寻,而事实正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后真相”的影响突破了政治领域到达媒体领域。当受众将真相的重要程度后置,仅接受自身情感与认知范围内的“真相”,新闻的真实性便会被煽情、虚拟等手段扭曲,导致失实新闻蔓延。
在失实新闻频出的今天,分析“后真相”时代与新媒体情境下假新闻的传播特征,探寻其发生的根源,对肃清新闻传播环境、维护新闻专业主义具有现实意义。
二、虚假新闻样本分析
《新闻记者》自2001年始,每年由专家组评选10条左右的年度假新闻,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故选择其作为分析样本。
2010年是中国社交媒体代表——微博快速崛起的一年,是我国的“社交媒体元年”;而《经济学人》杂志几乎将“后真相时代”等同于“社交媒体时代”[1]。不少学者均指出社交媒体对“后真相”现象的出现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故划定2010年后作为研究区间,将历年年度虚假新闻研究报告中提及的112条假新闻纳入样本。
(一)类目建构分析
根据研究目的,设置了6个一级类目,分别是信源、首发媒体类型、选题类型、造假方法、纠错时间和纠错类型。在一级类目下设有二级类目,对样本进行编码分析。
采用霍尔斯提公式检验两位编码员的编码信度。除有固定取值的首发媒体、纠错时间和纠错类型之外,其余3个变量的信度分别为信息来源(0.82)、选题类型(0.81)、造假方法(0.82),均大于0.8的标准。编码存在差异的部分经讨论后确定。
1.信息来源
样本中无明确信息来源的假新闻共77条,采信模糊信源而非实地采访是假新闻出现的主因之一。其中,“网帖新闻化”趋势明显,无法辨别真伪的图片、视频被“加工”成为“新闻”,用以收割网络受众的注意力和情感。如2016年假新闻“上海女孩逃离江西男友老家”发源于论坛帖子,后被证实为虚假内容。
在有明确信息来源的假新闻中,援引外媒内容而导致乌龙的情况并不鲜见,如2011年假新闻“中国打造全球最大超级城市”即为此原因出错。
2.首发媒体
首发于互联网的假新闻最多,其次是纸媒,广播电视首发的虚假新闻最少,仅有5条。一是因为相比报刊、互联网自媒体,专业的电视媒体数量少;二是相比纸媒与互联网的文字、图片,影像作假和取证的难度更高。
从年份上看,假新闻首发媒体出现了互联网化的趋势,互联网首发的比例自2014年以来一直居于首位,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首发的假新闻越来越多,人人拥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正成为滋生虚假新闻的温床。
3.选题类型
在选题类型中,社会选题最多,共有56篇。社会新闻是假新聞较容易泛滥的领域,多以“奇闻”为主,一般具有较高趣味性和反常性。社会新闻易于为受众所理解、接受,且相对其他需要专业数据、权威信源的选题类型,造假成本低、新闻管制较宽松,这就为新闻制假创造了空间。
出现频率较高的选题类型还有文化教育(15篇)、经济(11篇)、时政(10篇)、法制(6篇),娱乐、科技、环境和体育领域的虚假新闻篇数则不超过4篇。
4.造假方法
造假方法可分为无中生有、添枝加叶、移花接木和黑白颠倒四种,对于运用了多种造假方法的假新闻,只编码为主要造假手法[4]。
四种造假方法的定义如下。无中生有指凭空捏造新闻核心事实,添枝加叶指通过数据、事件细节的增减扭曲事实,移花接木指新闻“5W”要素错乱,黑白颠倒指将新闻核心事实要件弄反。
无中生有(64篇)和添枝加叶(25篇)是社交媒体时代新闻造假的主要方法。在“眼球经济”的驱使下,内容生产者制造噱头、增添细节,取悦读者。假新闻以负面报道为主,往往通过无中生有、虚构情节或夸大事项来塑造新闻人物的负面形象,正面新闻较少。
5.纠错情况
除去7条纠错时间不确定的新闻,56.2%的假新闻在1天之内被纠正,82.86%的假新闻在7天内被纠正,仅有4例假新闻首发30天以后才被纠正。在前人的研究中,2001—2010的年度虚假新闻纠错时间差不多在7天以内,但2~7天被纠正的情况最多[4]。社交媒体时代,假新闻的生命周期呈现出缩短趋势,滞后的真相被揭示的速度正在加快。
在纠错方式上,假新闻纠错以其他媒体报道纠错为主,占比68.75%;由新闻当事人、有关机构或网民提供证据,推翻原有报道的有31例。但由首发主体抢先主动澄清、自身纠错的仅有4例,且首发主体针对发布假新闻进行道歉的也较少,仅有15个假新闻事件首发者针对误报进行道歉。
(二)假新闻标题分析
在“后真相”时代内容碎片化及感性化的趋势下,标题成为信息消费的“抓手”,耸人听闻、吸引眼球的标题能够助推一则信息广泛传播[5]。
因部分内容无法追溯或被删除,标题文本材料以年度虚假新闻报告中提及或搜索引擎搜索到的新闻标题为准,部分虚假新闻标题未纳入标题分析。标题文本的词频统计显示,假新闻标题中多出现草根人物,如“女子”(词频5)、“老人”(词频3)和“老外”(词频2)、“女孩”(词频2)等,与硬新闻中常以名人为题形成区别。该结论与假新闻中社会新闻居多的发现相呼应,不少假新闻往往通过虚构或夸大平凡人身上的奇闻,以故事性来吸引新媒体时代的注意力。
三、“后真相”时代的假新闻传播特征
(一)生产者与传播者:新闻价值追求的错位
社会新闻是虚假新闻的重灾区,在112条虚假新闻中,35条采用了奇闻故事的叙事框架,11条采用了名人轶事的故事框架。社交媒体时代,故事可充当社交货币,即谈资,成为个体获取他人认同感和联系感之前的知识储备。耸人听闻的奇闻轶事,以社交货币形式嵌入受众的关系网络中并经人际传播扩散,激发受众的情感反应,形成传播热点[5]。
泛娱乐化的“新闻故事”传播者从标题到正文均片面追求新闻的反常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以适应社交媒体时代的受众需求,牺牲了新闻的真实性,违背了新闻专业主义和职业操守。
(二)新闻内容:感性元素、负面内容多见
“后真相”时代受众“信其所信”,虚假新闻往往辅以感性元素建构议题,如使用图片、视频等。基于“有图有真相”的思维定式,假新闻的可信度和感染力提高,以临场感充分唤起受众的情感,后置真相重要性。
同时,负面新闻往往更易于传播扩散,带来更广泛的情感唤醒[6]。样本中正面、中性报道远少于负面内容,诸如见义勇为者遭冷遇、女员工每日排队吻老板等社会内容更容易唤起大众的同情、愤怒和戏谑等情绪,预设的情感、情绪立场助推假新闻被广泛采信和讨论。
(三)传播机制:虚假新闻的“加冕”与“祛魅”
“加冕”指“网传”、网帖信息,经专业化媒体的公信力加持,披上了“权威”的外衣。样本中有近四成假新闻首发于公信力较高的传统纸媒,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权威媒体的转发“共振”。“网帖新闻化”后,匿名信源发布内容经权威媒体公信力、影响力的“加冕”,迷惑性进一步提升。
“祛魅”则指假新闻内容的日常生活化。假新闻中,“新闻”不再是重大人物与事件的记录,而是反映普通人的经历。这类社会新闻通过歪曲、夸大、剪裁、拼接甚至无中生有,向受众提供社交活动的谈资,满足了大众娱乐与情绪表达的需求。
四、结语
“后真相”时代,情感立场先行,事实让位于立场。一方面,应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奖惩制度,督促媒体机构做好内容“把关人”,从源头上避免假新闻引发受众的负面情绪风暴;另一方面,则应注重受众媒介素养提高的事实,增强其分辨新闻真假的能力,避免被情感“牵着鼻子走”。
目前假新闻的生命周期较之前有所缩短,互联网是假新闻首发的主要場所和泛滥的温床,但也是纠正假新闻的重要“战场”,网民和自媒体正在成为纠正假新闻的重要推手。因此,应建立通畅的受众反馈渠道,发挥网民的纠错作用,把握好互联网这把“双刃剑”,肃清假新闻,营造清朗的新闻传播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华.“后真相”时代的中国新闻业[J].新闻大学,2017(03):28-33+61+147-148.
[2] 刘自雄,任科.现代性、后现代性与虚假新闻——关于虚假新闻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08):38-41.
[3] 全燕.“后真相时代”社交网络的信任异化现象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7(07):112-119.
[4] 张涛甫.十年百条虚假新闻的样本分析——《新闻记者》“年度十大假新闻”评选十年分析报告之一[J].新闻记者,2011(05):4-9.
[5] 李彪,喻国明.“后真相”时代网络谣言的话语空间与传播场域研究——基于微信朋友圈4160条谣言的分析[J].新闻大学,2018(02):103-112+ 121+153.
[6] 惠婷.网络时代虚假新闻传播的社会动因及其防范[J].河南社会学,2014,22(11):102-105.
作者简介:邓雅楠(1996—),女,广西钦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