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的综合实践活动更有魅力

2020-09-10金龙雪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24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魅力生活化

金龙雪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中发挥独特魅力与作用。综合实践活动以生活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实际生活和社会资源为依托,通过实践活动,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让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生活化;综合实践活动;魅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4-100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需要而教育。”由此可见,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和生活,在实践操作中自主完成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科学实践,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它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在实践中发展个性品质。

一、活动内容生活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社会参与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应遵守一下原则。

1.活动内容从生活中选题探究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综合实践活动更是如此。如今年疫情期间,学生通过引导针对疫情情况提出了“我们发现什么?能做些什么?”通过和其他同学的在线商议,学生确定活动主题为“疫情,你知多少?”、“滚远吧,疫情”“宅家抗疫 自制美食早餐”等。活动的兴趣源于生活现象,而学生又从生活中发现了问题,有了兴趣和关注作牵引,有了问题作目标,所以同学们做综合实践活动自然就“水到渠成”。

2.建立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模式

自主探究性学习模式给学生创建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空间,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各种知识,并将各种知识、各种能力进行再重组,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由于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模式提倡的是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在问题的牵引下应用已有经验和外界的帮助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大胆地将各种知识和经验进行综合和运用,活动的实施每一步都是学生感受生活的最直接的体验,所以即使是失败的过程,也会让学生品尝到愉快的成长经历。

3.以生活实践为主题,使学生全方位感受生活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知识包罗万象,使每一位在其中成长的学生都享有积极的受教育的机会。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源于生活,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如结合家乡的传统集市,我们在学校开展了《商品交易会》这一主题实践活动。我们让学生自由组建行动小组,成立商品买卖公司,进行资料收集并整理,制定交易方案(包括要交易的物品、交易单价、赢利可能及纳税办法等)并让学生开展商品交易活动,让学生在现实的交易环境中体验生活的本质,领略真实的生活景象,从而更加热爱生活。这样不但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提高了能力,还有效地升华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树立起积极向上的生活观。

4.改革生活观念,革新生活意识

综合实践课程有较强的开放性,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开发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我们学校依山傍水,处于城乡结合处,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人文文化,在环境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这些,我们上个学期开展了“城镇老街的过去和将来”“我是家庭的理财师”“我镇农贸卫生情况的调查与思考”等有意义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近社会、体验社会生活艰辛,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了生活的乐趣。“我镇农贸市场环境污染的调查与思考”使学生理解我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繁华时,更加重视对我们周围环境的保护,树立正确生活态度,革命生活意识。

二、活动形式方法的生活化

我们学校所处的乡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人物众多。这些有利的社会资源,为我们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1.关注社会和生活焦点和热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现代社会是社会形态、社会价值迅速变化时代,各种新的事物和价值观冲击和改变着社会引发人们(包括学生)的思考。以实际生活的现象为切入口,确立了“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这一主题,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近周围的社会和生活的观察,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初步形成自觉保护环境和关心社会。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培养具有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通过体验生活,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增长他们的社会沟通能力;通过实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其科学地探究问题的态度,具有初步的發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希望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以达到美化生活的目的。学生通过活动对社会加深了解和体验外,还能尝试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美好的生活,了解人与环境、环境与资源、人与健康的密切关系。

2.利用校园和社区资源,凸显地方特色

学生的知识不仅来源于学校里,而且更多的来源于家庭和社区中,将学校、社会、家庭、社区,把学校的正规教育和社会的非正规教育相结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合理利用周围的资源培如:历史文化资源、工业生产资源、社会资源等。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环境、认识历史,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生活、走进社会,关爱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更好使自己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这也是我们教学追求的目标。如:本镇老街的保护和开发的调查,通过学生对具有历史价值的老街的拆除和保护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家乡老街往日的繁华和家乡的历史变迁,也了解社会发展中的种种变化;海外华侨名人史,让学生了解华侨的产生,国外艰辛的奋斗历程,拳拳的爱国之心等等。只有努力挖掘当地的文化和人文资源,有机的与校园学科知识结合起来,才使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利用生活的经验和社区的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生活和知识的关系,在社会交流中绽放智慧,在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活动魅力,促进个性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元祥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与问题《基础教育杂志》

2.吴奕宽,方善森陶行知研究集粹(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张华 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J)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习资料选编,2002,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魅力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魅力展示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