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的自主学习

2020-09-10束道武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24期
关键词:面积三角形图形

束道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4-095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情分析,现在的小学教学上还是存在着问题。比如教师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讲解,进行所谓的“填鸭式”教学,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丝毫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难以有效提高自身核心素质,个性化发展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而这往往使教学效率不高,甚至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滑的情况。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1.教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进行自我预习

预习是强化自主学习能力的最佳方式之一。对此教师应采取有效手段合理设计课前预习导学案,提出关于下节课即将要学习的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们往要学习的技巧上引导,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使其在初步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时能激发其好奇心,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中来。数学知识是不断连续的、不间断的,新旧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特点决定了数学学习是要建立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上进行的,由此可见课前学习的重要性。

例如,在即将学习《三角形面积》数学知识上,“三角形的面积”是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学期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资料,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尤其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师就需要提前组织学生进行预习,在问题上可以采取层次性,渐进性方式,设计如下:

(1)三角形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2)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图片。说出前三种图形的面积的求法,观察猜测三角形的面积会怎样求?

(3)看看书上的案例,你能不能算出自己生活身边三角形物体的面积?

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对即将所学的知识有大概的了解,并在预习课本中学会自己思考问题。在问题上逐步指引学生从书本的知识上运用到自己所生活的现实生活中。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的学习兴趣。

2.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也要注意学生们自我动手能力,通过自我动手,对学习的内容会更加拥有印象,提升课堂效率的同时,也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的内容时,教师需要结合现实生活的案例来解释和分析,并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进行讨论。对此做出以下设计:

(1)语言引导:“让我们先复习一下已学过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直线图形的面积,那什么叫做面积?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同样,什么叫做圆的周长?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怎样计算圆的周长?”

让学生进行思考,思考过后再提出一个问题

“小明家新置了一张圆桌,妈妈让他去配一个与桌面相同大小的玻璃桌面。这可把小明难住了,这圆桌面有多大呢?要配的玻璃桌面又该多大呢?”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关于玻璃桌面面积的计算。

(2)在黑板上画出圆,让学生也在底下自己动手,再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同样大小的圆(每小组有两个,只剪一个)小组合作,边拼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拼前是什么图形,拼后是什么图形?2拼前的图形面积与拼后的图形面积相等吗?

(3)教师教授要学习的知识,边问问题边向学生解释知识。提供例题,再由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再引导学生如何计算。

以上几个问题以及动手方式设计,让学生主动去探讨关于圆面积的计算,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这样生活化的情境设计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能力。

3.开展游戏活动,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技能的最重要途径。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使用游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游戏之中学习数学技能,培养学生的不同思维,逐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数字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在教学生数数字这个概念时,学生对数字的读法、认识很容易理解并掌握,而对于数字的计算的理解不够透彻。因此,让学生排好队,让他们通过口算的形式来认识加减乘除。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易于接受所学知识,更好地掌握各种数字的加减乘除。在掌握了基本的数字远算之后,就可以学习难度大一点的内容,如多项式的远算,大数字的远算之类的,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表演,几名学生站成一排走到讲台的时候进行口算,胜出的学生奖励三朵大红花贴画,其他学生奖励一朵大红花贴画,这样计算的方法就能很好地让学生们掌握出来,学生也很好理解了该怎样快速的计算。简单的游戏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抽象的知識,并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愉快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4.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很多教师都还是沿袭传统教学方式,“填鸭式”教学方式,把要学习的知识只讲而不管学生自己有没有自我消化,也没有去了解学生自己有没有关于课堂上的问题,老师与学生完全没有互动性。这就要教师注意“授人以渔”,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乐于质疑,并在质疑的基础上能够积极探究,实现问题的解决。由此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问题意识淡薄,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当引起的。长期以来,教师多采用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回答的教学模式,这样就压抑了孩子好问的天性,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惰性状态。因此在实施高效课堂改革的今天,教师要与学生角色平等,变“一言堂”为师生互动;在课堂上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深刻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做,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释放学生的潜能。

三、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发生了相应转变,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创新性教学模式的有效利用,不断提高学生内在核心素养。基于此,教师需通过创新性教学手段不断对传统应试教育课堂进行创新,实现学生在课上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得,在课下还能由兴趣驱使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实现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具备良好的自主探究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内在核心素养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面积三角形图形
面积最少的国家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分图形
三种不规则面积的求法
一次函数和三角形面积
画一画
找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