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传统媒体视频化转型初探

2020-09-10林文李鳗亿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融媒体转型

林文 李鳗亿

摘要: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媒体进入视频化表达时代,以视频为主的新媒体表现手段倒逼传统媒体内容表现形式提档升级。传统媒体有深耕本土市场的优势和专业度,如何将精心打造的内容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视频化表现形式传递出来,讲好故事,发出好声音,凝聚正能量,是我们需要创新和突破的问题。本文通过简述新女报开设、营运“女游Vlog”视频号的过程,将传统媒体视频化转型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经验做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融媒体;转型;视频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4-0042-0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我们进入技术、渠道、用户等诸多方面与传统媒体时代明显不同的互联网传播时代,视频化已经成为当下主流的表达方式。这既给之前不擅长视频的传统媒体提出了挑战,也为传统媒体互联网转型提供了新机遇。作为立足重庆本土时尚消费情感类的女性媒体,新女报在视频化转型的道路上做出了基于自身定位和特色的尝试。

一、用户需求倒逼传统媒体表现方式升级

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媒体进入视频化表达时代,以视频为主的新媒体表现手段倒逼传统媒体内容表现形式提档升级。传统媒体深陷困境的根源是用户连接失效,尤其是年轻人不愿意再通过传统媒体去获取各类信息。对此,传统媒体需要内容视频化来重建用户连接,尤其是与年轻用户重建连接。

内容视频化是大势所趋,需要从战略的层面上来实施。视频化能够激活用户的潜在需求和赋能用户,是视频化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新女报作为立足重庆本土的女性传统媒体,媒体融合已经到了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如何从“她时代”的光环中走出,迈进融媒体的“她世界”,从生活服务类周报转型为关注城市女性生活的融媒体平台,如何将精心策划的内容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视频化表现形式传递出来,讲好故事,发出好声音,是我们需要创新和突破的首要问题。

二、视频化的融媒体记者必备技能

融媒体时代,要做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做到“三新”——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四力”——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近年来,我国媒体融合研究主要聚焦于媒体融合内涵、媒介融合路径与对策、融合新闻业务、新闻教育改革及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其发展趋势等[1]。这进一步要求我们充分利用高新技术赋能新闻采写、作品编辑、信息发播、受众互动、大数据收集等,对媒体形态、作品形态进行重造。

基于此,新女报积极参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的专家专题培训,同时有步骤的在部门内部进行专题培训,开设短视频拍摄、视频剪辑培训分享、优秀选题视频策划头脑风暴等多种内部学习交流活动。在视频栏目推出前,先做好练兵的准备工作,让记者在具备传统的新闻采写能力、专业素养、职业操守等素质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能适应竞争与发展需要、更具时代特色的全媒体素质。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向外学习,向成功的商业视频号学习,在开放的网络课堂上不断吸收当下最流行的表达方式。如在“一条课堂”的公开课中,参考商业运作成功的视频号,在拍摄、后期、文案等各个视频创作环节如何凝练思路,形成自己的风格。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 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走向融合之路,各类媒体之间的界限渐渐消融[2]。内容视频化对记者素养提出了全新要求,要求全媒体记者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即能做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全面报道,掌握一定的用镜头讲故事的能力,在记者视频化技能通过培养逐步成长起来的基础之上,新女报展开了视频栏目尝试。

三、“女游Vlog”——女性传统媒体的视频化尝试

较短的視频可以快速生产,快速传递,快速消费,同时也需要在短时间内展示出高价值才能留住受众。这要求我们从定位、选题策划到视频呈现,都要具有视频化的思维,才能生产出有市场价值的内容产品。

(一)栏目定位

不同新闻媒体所处地区、用户、定位不同,其运用新闻“四力”的着力点也不同。尽管网络传播更强调多元化诉求,但其中不变的规律是真实性、客观性背后的新闻专业化。一个视频栏目在最初策划时,就应更多倾向于本媒体多年积累的固有专业领域,在内容上充分体现短视频需求。新女报将女性受众与城市生活相结合,于2020年8月初推出视频栏目“女游Vlog”,以女性的视角去探索这座城市的惊喜,去挖掘吃喝玩乐的花花世界。人间四季,无一不美,山水之城,入目成趣。既根植重庆本土,又凸显新女报的特色定位。

(二)策划与拍摄

作为一种视觉元素,视频直接展示直觉、情绪和印象。因此,视频需要注意代入感、共鸣感,这样才能实现用户体验的最优化。换句话说,受众更期望能够以直觉的方式去理解和感知。传递直觉是战略,是对整体效果的要求;展示全景是方案,是素材的组织方式;快速吸引是判断标准,是作为观众的感受。

“女游Vlog”以女性乐享城市生活为主线,节奏设置紧凑,固定在1分钟左右,表达方式尽可能轻松幽默,主要表现时下“90后”“00后”欣赏和认可的“有态度”。以“花博会”Vlog为例,通过前期策划,我们确定了主持风格、内容结构以及最佳推出时间。以女主播出镜提前带大家去打卡重庆新近盛事为起点,突出女性受众关心的“最省腿”“适合拍照”“可以买买买”等小话题,视频在不到一分半钟的时间内讲清楚花博会精华线路及“省腿攻略”,干货满满。

在拍摄和剪辑中,尽量在几秒的时间窗口内,清楚展示信息。与此同时,要求每一帧画面单独拿出来都是精美的图片,让受众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感知和意识到所接触的信息是有价值的,是美的。那么,这样的视频作品就是成功的。区别于图文时代,视频的视听语言能进一步丰满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应运用好音乐、视频素材之间的结合,把握好视频节奏,把控内容节奏感,有的放矢。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4个月的“女游Vlog”运营,“女游Vlog”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并已产生商业接入。通过受众反馈与后台数据的变现,我们更明确地意识到,不管是语言风格、视频内容调性,还是人设IP,在视频内容门槛低、爆款随机、关注度来得快也去得快的前提下,做出各自的特色,精准定位才是内容维稳的重要一步。此外,面对信息泛滥,优质内容稀缺的传播现状,能否吸引受众、留住用户,最终还是要看内容做得好不好。任何时候,好的内容永远是根本。因此,媒体要始终保持内容定力,在提高内容质量上下功夫,不断强化自身内容生产优势。用心用情地创作有品质、有格调的内容,打造用户喜爱、刷屏热传的作品,进而形成新的增长点和竞争力。

四、视频化转型展望

自媒体时代的下半场,传统媒体视频化创作已是大势所趋。未来,将是短视频、Vlog占优的时代。不仅是平台、媒体,每个有条件的媒体从业者,都应该重视原创视频的创作。在传统媒体的转型过程中不断分析和思考。据公开数据显示,一个视频内容在发出后1~2个月,甚至1~2年都会有阅读量,但图文内容一般2~3天后就几乎断流。从新榜主办的“2019内容商业大会”上發布的相关信息可知,自2019年起,爆款内容中的视频内容远远多于图文内容。可见,想要做爆文,做大IP,视频创作更有机会。

(一)all in 视频

在传统媒体向视频化转型的进程中,应培育视频化思维。首先,培育all in 视频的理念,在人员的培养和要求上,逐步实现全员视频化;其次,按照移动终端的要求来生产视频,如腾讯视频适配正方形视频,抖音视频适配竖屏视频,在各种商业平台适配,有利于基于需求给予更优的推荐,这也是新女报刚刚开始尝试且需要长期稳健地持续努力的工作;再次,从传统文字媒体的话语体系,转变为更适合短视频的话语体系。

内容视频化尤其是短视频的迅猛发展,内容和特色仍然是核心,缺少核心竞争力的视频产品如阿喀琉斯之踵,不堪一击。传统媒体视频化转型要先弄清楚自己擅长什么,要把媒体的专业专长和网民用户的兴趣点结合起来,吸引广大网民用户参与内容生产传播,把受众“需要什么”与媒体“生产什么”结合起来,增强内容供给的精准性、契合度,创作出更多个性化、特色化的新闻信息产品。只要摸清用户的喜好,无论是图文还是视频,用心创作就会取得相应的成就。

(二)市场趋势与价值

可以想见,未来几年,视频化是整个行业巨大的红利。任何时候,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用户喜欢的内容平台,就能涨粉快,就能出爆款。同时,从未来商业化的角度来说,视频类账号更容易使用户、粉丝、品牌方三方距离拉近,使广告有效触达用户,达到品牌广告软植入的最佳效果,让IP直接与粉丝经济挂钩。“女游Vlog”运营4个月已产生商业接入,就是一个极为利好的信号。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的驱动下,我们已经进入智能媒体时代,AI+视频成为视频发展的新趋势,云视频直播、VR应用、媒体云应用、高清微纪录片也将在传播的领域展现出科技与新闻专业能力相结合的力量。拥抱科技,积极转型,传统媒体也能立足自己的细分市场,在深耕多年的领域开出视频化的优秀新媒体产品蓓蕾。

五、结语

在媒体融合的大时代、大背景、大趋势下,在因科技革新带来的视频化阅读浪潮下,传统媒体仍然可以在立足自身深耕领域的基础上,转危为机,守正创新,以新闻的专业性为起点,以新的视频化技术手段,以有诚意的内容为抓手,积极探索、突破,与更新一代的用户产生链接,重塑媒体形象,从“互联网+”到“互联网X”,构建年轻态主流融媒,探索出一条传统媒体的视频化转型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扬. 2016年中国媒体融合研究综述[J].新媒体研究,2017,3(7):1-3.

[2] 周怡.媒介融合下新闻写作的实践教学改革[J].青年记者,2015(11):87-88.

作者简介:林文(1968—),女,四川隆昌人,本科,主任编辑,研究方向:女性传媒与美丽经济发展。

李鳗亿(1983—),女,重庆铜梁人,本科,助理编辑,研究方向:女性传媒与美丽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融媒体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安凯转型生意经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试论全媒体时代儿童灾难新闻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