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实验生活化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0-09-10靳大洋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25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初中物理生活化

靳大洋

摘要: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关注实验教学的生活化,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进一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希望可以对广大同仁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有些学生对物理缺乏学习热情。初中物理教材涉及多个方面的实验,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很多学生都不能充分了解物理实验知识,也不能突破物理重难点,这样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学生对物理实验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出现抵触的情绪,导致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低下。第二,脱离实际生活开展教学活动。根据大量的研究表明,很多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采用的教学理念是过于浅显,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将物理知识强制性灌输给学生,要求学生采用题海战术,并没有将实际生活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造成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中不能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时间长了,很有可能在无形中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三,教师对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视程度不足。社会在日益发展,对创新型人才提出更高的需求,要想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必须要具备创造性思维。教材仅仅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前提,但是学习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观念,形成一种系统完善的思维模式,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一)精心设计实验导入,引起学生注意力

新课标的实施,要求教师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也就是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实验作为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用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采用合理的方式,精心设计实验导入,使学生能够快速地集中注意力,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如在教学“杠杆”一课时,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教学的导入进行了创新。教师采用了阿基米德的名言: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翘起地球。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这句名言是谁说的吗?”有学生提出:“好像是一位外国的物理学家说的吧。”可一时又想不起是谁说的。这时教师就提示学生说:“在前面学习浮力时,有一个很著名的定律,并且还用这位发现者的名字命名了该定律。”学生恍然大悟:阿基米德。教师接着开始介绍阿基米德:“他是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在数学和物理领域有很大的贡献。其中最大贡献之一就是他证明了杠杆定律,并深入研究了杠杆原理和物体的重心位置的精确确定方法。其‘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翘起地球’不仅说明了杠杆原理,而且还有更深的内涵。”教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对实验进行导入,激发了学生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欲望,使学生在后续的实验中表现得很积极、主动。

(二)结合生活实际教学策略运用小组教学法

运用小组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反思与思考能力,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互相提问中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因为有些学生在与物理教师进行交流时,可能会产生不好意思、害羞的心理,在与同龄学生进行知识交流时,可以更加有利于这些学生自由地表达自身的观点。在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是学习任务制订实施的主体,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在这种教学的模式下,学生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自己的主观作用。根据实际情况来说,学生应在教师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任务的时候,与教师及时进行充分地沟通交流,让教师完成的学习计划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也就能在课堂上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进而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教师也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成果,有助于显著提升课堂利用效率,让学生的思维技能变得更加灵活。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可以从多角度与同学进行沟通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物理逻辑思维能力,还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

(三)合理改进实验方案,培养探究精神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实验可以增加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进行合理改进,以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加入到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探究热情,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在教学“光的色散”一课时,教师就对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进行了合理的改进。教师把玻璃三棱镜放到太阳光下时,调节三棱镜对着太阳的角度,学生就观察到了五颜六色的光从棱镜里发出,这样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这个实验安全且简单,教师就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探究如何才能得到五颜六色的光。学生回想教师的实验过程,开始调整玻璃三棱镜的角度,经过实验探究,最终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这时教师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科学家对于光的色散的科学探究经历,其中包括:牛顿先对自然现象(彩虹)产生了疑问,接着猜想彩虹的色彩是来自于白光吗?白光在通过棱镜后能出现好看的彩色是不是由于棱镜的存在?那么棱镜对于不同的色光折射的情况是否相同呢?接着就开始验证这些猜想,学生在探究、验证的过程中,充分认识了光的色散的基本知识。

结语

总之,在实施新课改后,国家教育部更加注重生活化教学模式,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振清.密切联系生活,优化物理实验教学[J].华夏教师,2016(02):77.

[2]蔣玉英.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研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44(02):57.

作者单位:深圳市坪山区弘金地学校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初中物理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