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教于乐,合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2020-09-10李淑荣

教学博览 2020年27期
关键词:寓教于乐有效性小学数学

李淑荣

摘要:以新课程改革作为导向,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理念,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小学数学课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应用较为普遍。针对于小学生以为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如果教师一味采用知识传输的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寓教于乐,合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展开了一系列的浅析。

关键词:寓教于乐;小学数学;有效性

前言:数学属于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有效的数学教育能够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难以直接接受与理解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以“寓教于乐”作为一项教育理念,在其指导下,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向课堂中融入趣味化的元素,开展丰富化的教学活动,以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效果。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寓教于乐”的必要性

从新课改的发展方向来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体现出一定的落后性,难以满足现代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基于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更加契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营造趣味化和生动化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学习的乐趣。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基于“寓教于乐”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借助游戏为载体向课堂导入新知

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的角度来看,其对于游戏普遍具有较强的参与兴趣,加之游戏本身是一项具有趣味性的活动形式,其不失为一种向课堂导入知识的优质载体。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备课环节根据所要讲解的知识点,选择或者设计合适的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感受快乐。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小学数学教师认识到游戏的教学作用,并将其融入于课堂教学当中。例如,教师讲解到“表内乘法”这个部分时,可以利用“数青蛙”这个游戏,比如,每组游戏教师选择5名学生走到讲台上,从第一个学生开始以“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的口令开始,第二个学生就应该数两只青蛙,依次进行下去,比一比哪个学生能够赢得游戏的胜利。

(二)结合数学知识创设生活化情境

小学数学课程知识在生活中得以普遍应用,主要是由于其相对较为基础。以“寓教于乐”理念为导向,为了更好的調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立足数学知识,创设生活化的情境,用以将学生带入到数学知识世界当中。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营造轻松有趣的氛围[1]。例如,教师讲解到“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部分时,可以在课堂中创设“分蛋糕”的情境。教师告诉学生现在要举办一个聚会,教师准备了两个一模一样的蛋糕,分别将其划分为16份和20份,每份则为和,让学生在学习分数知识之前,根据这两个分数选择想要的一块蛋糕,很多学生都选择了这块,可是当教师将蛋糕呈现出来,学生才发现选择了较小的一块。当学生对这个现象产生疑问时,教师可以为其讲解分数的概念。

(三)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趣味性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教育辅助工具,在课堂教学环节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以落实“寓教于乐”理念为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中提升趣味性,通过调动学生多重感官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上。一旦学生感受到课堂中的快乐,就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当中,使得课堂教学质量有所提升[2]。例如,教师讲解到“四则运算”这个部分时,可以运用信息化设备中的软件设计一个“计算闯关”的小程序,教师呈现10道题作为10个关卡,学生每正确计算一道题,算作闯过一关,比一比哪个学生能够利用更短的时间闯过每个关卡。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具有趣味性,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参与到活动当中,从而更好的理解与接受数学知识。

(四)合理开展趣味化数学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能够被应用于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当中。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自身的角度深入理解“寓教于乐”的内涵,并将其融入于实践活动当中[3]。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带给学生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更好的感受学习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乐趣,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例如,教师讲解到“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个部分时,涉及到“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包装礼物盒”的实践活动,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纸箱,以及一张包装纸,让学生动手裁剪与粘贴,将纸箱包装成一个礼物盒,然后,尝试计算需要用到多少包装纸?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收获乐趣,获得丰富化的学习体验。

结论:综上所述,以“快乐教育”、“寓教于乐”理念为导向,为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带来了新思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借助游戏为载体向课堂导入新知;结合数学知识创设生活化情境;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趣味性;合理开展趣味化数学实践活动。通过本文对寓教于乐,合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展开的一系列浅析,希望能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徐孝勉.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寓教于乐”——关于小学数学激发学生兴趣的几点思考[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4):52-53.

[2]杜志锋.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谈数学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才智,2020(11):70.

[3]潘小琴.寓教于乐,因材施教——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初探[J].教育观察,2019,8(18):111+113.

猜你喜欢

寓教于乐有效性小学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语文课堂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