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的多样化策略思考

2020-09-10杨保仙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28期
关键词:小学低段多样化

杨保仙

摘要: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学生掌握字的字音、字形、字义,使学生读准、认清生字,能初步了解字义并能恰当运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我们的识字教学要采用多样化策略,注重识字方法的传授,做到易学、易记、实用。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识字;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169

引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小学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会写800-1000个。”由此可见,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作为一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究竟该如何做好识字教学呢?下面,笔者就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游戏活动中进行识字教育

小学低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所以难以安静下来学习、认识汉字。那么,教师不妨在识字教育中增加一些比较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小学低段的学生能够产生趣味感。游戏活动有很多种,在小学生汉字的识字教学中,教师一般会采用“找朋友”“画图画”等方式来开展识字游戏。在小学低段的语文汉字识字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已经认识的汉字来让学生们学习新的汉字,让他们找一找这些汉字的相似之处,比如“明”与“朋”,“天”与“元”,“时”与“村”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找不同的游戏活动,让小学生认识这些汉字的不同。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学生就会接触“明”这个汉字,通过“日月明”的儿歌来认识汉字“明”,然后又通过“明”的拆解发现“明”与“朋”的区别。在拆解游戏中,小学生就会记住这两个汉字的区别。“天”与“元”在外形上相似,但是也存在很大不同,教师要引导孩子去找不同,从而让学生发现“天”有“人”,“元”有“儿”这部分的差异。“时”与“村”主要是在偏旁上存在不同,实际上汉字学习中还有很多部分相似的字,需要教师进行归纳和整理,从而能够让孩子们较好地区分这些汉字。比如通过图画将汉字归纳出关系图,这样的活动融入了美术绘画,由于小学低段的学生大部分喜欢画画,所以就会产生极大的实践兴趣,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也就能够增强小学生的汉字记忆能力。

二、创编生动的故事,趣味识字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低年龄段的学生对各种故事格外感兴趣,他们会购买故事类图书,会要求家长或教师给自己讲故事。无论看故事时还是听故事时,他们总能集中注意力,很容易被故事的情节吸引,同时也能快速记住故事所描述的内容。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这一特点出发,带领学生创编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创编故事或聆听他人创编的汉字故事时,轻松地学习汉字。例如,在教学汉字“贫”时,笔者为学生创编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没有现在使用的钱,在购买物品时便用贝壳来交易。一个有钱的人家有好几个儿子,儿子们越长越大,渐渐地都要离开父母出去闯荡。父母只能一次次把贝壳分给不同的儿子。贝壳越来越少,父母便越来越贫穷。”根据这一故事,学生很快便抓住了两条重要信息:贝壳是最原始的钱币,所以“贝”代表金钱;“贫”字是由“分”和“贝”两部分组成的。如此,学生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以一种有趣的方式轻松记住了“贫”字,且记忆深刻。

三、运用儿歌进行识字教学

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或自我编写的方式,将汉字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由于小学生具有爱玩耍的天性,所以通过儿歌教学的方式能够强化学生对汉字的认知以及熟悉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而儿歌在课后也能随时歌唱,这样能够随时强化小学生对汉字的记忆。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文献,并收集大量儿歌信息,通过阅读以及收集的方式来为学生获得足够的教学素材。在完成课前准备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自行编寫儿歌,提升学生的识字兴趣。

四、运用猜谜语进行识字教学

一、二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想象力丰富,猜谜是他们一直都很喜欢的游戏,我会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猜谜游戏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我会在教学中将生字变成字谜,如:一牛走在桥上头(生),口中有口(回),门里面有个人(闪),一匹马跑到门里面来了(闯)。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高识字的效率。又如:月亮不止步(肯),一口咬掉牛尾巴(告),有火有山(灿),太阳下去半个多(夕),一个人站在木旁边(休)。“四个人搬木头”是什么字?“二人同路行”又是什么字?……学生也可以像这样学着编谜语。学生识字的兴趣一下就被提起来了,有的侧着脑袋思考,有的边做动作边猜,有的一边用笔描绘一边想象……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学生在学习生字时,我会根据生字做各种动作,然后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字。这样的方法对小学生很适用,既记住了字形,又知道了字义,真是一举两得。

五、活学活用,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其实生活就一本活教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到的知识有时候远比课堂中学到的要多得多,并且在生活中学到的东西还不容易忘。因此,教师不妨把日常生活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在实际当中认字识字。笔者在教学《姓氏歌》一课时,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了实践活动任务,统计并记录自己的家人,都姓什么,叫什么,然后上课后,让学生把自己在课前记录的材料拿出来,这样全班十多人就有几十个姓氏了,如周、张、郝、罗等,学生在知道自己家人姓氏的同时,积累了好多汉字,一举两得。

结束语

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总是会出现各种教学问题,而将趣味识字教学融入其中,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新时代教师不仅应当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还需要结合其他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根据实际教学状况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梦竹,万四光.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研究评述[J].文学教育(下),2019(12):146-147.

[2]马生兰.试论小学语文低段扎实有效的识字教学[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17-320.

[3]陈辰.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小学低段多样化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策略探析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敢“问”路在何方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