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探讨

2020-09-10李露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28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趣味性高中语文

李露

摘要:在高中阶段,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文言文比较枯燥、难懂,在学习过程中十分困难,学生很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再加上教师不合理的教学方式,导致很多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构建高中语文文言文高效课堂是现下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相关教学经验,探究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160

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高中教材内容中文言文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多,并且高考对于文言文的考察的力度也逐渐增大。但是,在传统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甚至放弃学习文言文。因此,为更好地促使学生学习文言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趣味化教学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应用趣味的课堂教学方式传授学生知识。

一、灵活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教学课堂也是如此,良好的课堂导入是构建高效课堂的起始点。但是,在传统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实现课堂导入,学生在课堂的起点就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学效率和质量可想而知。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采用灵活的方式导入课堂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激情。对于文言文的课堂导入,有多种方式和方法,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前为学生讲述历史故事,或者结合热点话题,增加课堂内容的趣味性,增强教学课堂导入效果,以此吸引与转移学生注意力。

例如:以“离骚”这一课教学为例,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离骚》是《诗经》之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并通过相关内容教学,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引入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的一句词“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风”指的是《诗经》中得到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并导入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历史故事,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知欲望。

二、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情感

在国内上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文言文是一种较为丰富、优美的文体,并且文言文遵循相应的表述规则,具备一定的韵味。通过诵读,能够感受文言文蕴含的形式美、人物美、思想美、情感美。只有让学生深刻體会到文言文中蕴含的情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以往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为了避免影响教学进度,没有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朗诵篇幅较长的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学习,需要不断的诵读培养语感,并且在古时候的文言文教学中,都是通过诵读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开展。为改善这一教学状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言文,促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言文蕴含的美感,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知识。

例如:对于《赤壁赋》的学习,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知识,促使学生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及语言运用的妙处。通过反复诵读,能够促使学生感受到苏轼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联系实际生活,丰富教学内容

和现代文相比,文言文比较晦涩难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对文言文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并且文言文片篇幅较长,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并没有深度为学生讲解相应知识与内容。导致很多学生虽然能够背诵相关内容,但是对于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文言文没有任何意义。事实上,文言文是古人用文字抒发感情、表达观点与看法的重要手段,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想。为更好地讲解文言文内容,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学生日常接触的实际生活,促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文言文蕴含的哲理与道理。

例如:以“过秦论”这一课教学为例,为更好地促使学生了解这篇文章表达的情感,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教师可以引入现下国际形势,在引导学生分析国际形势之后,导入相关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瞬间引发学生高涨的兴趣,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通过文章内容与实际的比较,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作者对历史的认知程度,深刻理解“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通过实际生活的引入,能够促使学生认识到文言文蕴含的哲理与现实的关系,促使学生认识到古人的智慧。

总结

总而言之,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内容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文言文内容相对枯燥与深奥,很多学生都缺乏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与动力,为更好地开展文言文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促使学生深刻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结合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促使学生深刻体会文言文中蕴含的哲学道理。

参考文献

[1]姚一娴. 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探讨[J]. 课外语文, 2018, 000(008):64.

[2]屈红梅. 如何增加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 成功:中下, 2018(6):148-148.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趣味性高中语文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以画之名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趣味几何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