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情境化教学策略探究

2020-09-10胡西玲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8期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策略探究初中化学

胡西玲

摘要:建立以情境为中心的教学环境,对于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知识交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阶段下的化学教师必须紧密整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自身在课程中的实际表现创建教学情境,并建立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学。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怎样开展初中阶段下的情境化教学进行全面的论述与探究。

关键词:初中化学;情境化教学;策略探究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情境化教学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生活所创建教学情境是针对化学课程的一种表达,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并根据教学改革的需要,初中化学教师积极营造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环境,这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建立面向情境的教学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在进行学习时最有效的推动力。但是在实际的课程准备中,教师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在初中阶段,学生虽然能够对于化学课程内容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学习,但抽象知识和繁琐的知识点常常使学生难以理解。在此基础上,如果教师继续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以及教材内容的设计,教师可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情景化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化学课程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于一些复杂和抽象的化学知识点,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来集成真实的示例和现象,或者使用有趣的视频来创建情景,这些情景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可以帮助学生轻松理解这些知识点,消除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恐懼,并达到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实现自身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以情境为导向的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知识迁移技能。学生交流知识的能力涉及很多方面,大多为知识的应用,即应用已学到的知识,基于旧知识传达新知识,根据相似性进行推理的能力。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知识交流能力是促进教学改革进步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需要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来对其开展全面的教学规划与设计。为学生构建起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这样不仅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在课程开展中实现整体的发展与进步。

二、坚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教学是没有固定套路的。在现阶段下的教学中,这一现象更是如此。最好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能力来教他们,让学生能够接受符合自身认识能力以及认知水平的教学。学生在初中阶段下由于认知水平的差异,对于知识接受能力上的差异,需要教师能够认真的进行对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积极创造一种适宜的情境教学环境。基于学生自身的能力来为其创造情境教学环境是组织化学课堂的有效途径,情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了化学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同时实现了适合学生特点的化学课程建设,这也是现阶段下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因此在对学生开展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坚定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实现学生群体的整体发展与进步。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教师能够对于班级学生的学习有一个准确的认知与判断,寻找学生差异中的共性,在此基础上来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层次,以此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针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更多的是激发学生能够发散自身的思维,充分实现自身能力水平的有效拓展。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程中对于整体课程知识进行全面学习。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就需要能够从基础方面的内容入手,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与提升,以此实现学生整体能力水平的发展与进步。

三、创建具体情境,完善学生课程认知

在现代化的课程教育之中,教育应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为了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教师不仅必须加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还必须增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以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在初中化学课程中,更是需要教师能够针对课程内容来对学生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思考与知识的探究。并具有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日常实践,拓宽知识视野并提高学生水平的能力。帮助学生实现认知和理解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话题开始,将这些社会热点话题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能够对于教师所创建的情境产生一定的熟悉感,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情感渲染效果,在引入教学法的同时让学生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了学生探索理论知识的兴趣,为更有效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例如,在《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教学中,这一节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并结合理论知识来提高他们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节课程内容相关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课程中根据近年来的火灾案例为学生进行引导教学。2019年7月,在澳大利亚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森林火灾。高温天气和干旱导致了各地林火肆虐数月的主要原因。这一场山火导致了33人的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计其数。同时在社会中也有许多纵火犯,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造成许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教师为学生展示相关的教学案例,创建教学情境,然后向学生进行提问,在遇到火情的时候应该怎样去保护自己?引导学生学习该课程内容的知识,并充分了解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实现学生对于知识的有效理解与吸收。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下的化学教师必须紧密整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自身在课程中的实际表现创建教学情境,并建立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对于化学课程内容的全面学习,提高化学课程实际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在课程中对于教师所讲述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能够实现学生自身对于知识的熟练掌握与应用,从而实现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徐善峰. 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探析[J]. 读写算:教师版,2016.

[2]薛树青. 探析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J]. 中学教学参考,2016(29):88-88.

[3]徐伟. 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J]. 上海教育科研,2007(3):89-89.

猜你喜欢

情境化教学策略探究初中化学
幼儿教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十分钟“演播厅”在中职文秘情境化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