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0-09-10庞彬

教学博览 2020年28期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庞彬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倡导的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成为课堂教学参与者,通过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素养让学生成为主人,学生愉快和谐发展成祖国栋梁.

关键词:美术、教学改革、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新课改理念下的美术教学打破传统美术教学的框架要求教师革新理念 ,转变角色更新教育教学行为,努力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倾向,唤醒学生的自主意思,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表现,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把学生主体权交给学生,实现学生被动学习“自主、合作、探究”转变。我们教师必须用新的教学观、教学方式去面对课堂、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學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就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贯穿于新课程改革的始终。

对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课程倡导建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自主性学习,也就是学生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动去学习。自主探究就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一)、进行深入细致的学情分析为实行自主探究学习提供课堂设计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体现主导的有效性;如何就符合学生实际特点来明确教学目标与学习策略。我认为其关键在于重视人的设计,强调“为学习设计教学”,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深入分析、真正了解我们的学生,“以学定教”,才能增强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预见性,使教学设计及其实施建立在客观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扎实基础上。这样才会做到重点、难点的设计合理、合情,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教学和学习才会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如:美术课从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出发,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给学生审美的愉悦。这种创造性自主学习的尝试,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一个专题教学前,我们可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自学提纲,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如在讲《感受春光 了解春天》一课时,我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具体问题作为自学提纲:①作品中共用了几种手法来表现春天的?(照片、中国画、墨彩画、油画、雕塑)(2)你有哪些词语来描绘春天?(春暖花开、欣欣向荣、生机勃勃)。

教授一节课的课前准备中,通过对学生预备能力的分析,我发现学生已经掌握了生活实际及已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于是明晰了在教学中应注意设计情境,让学生自主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从而达到有意义而非机械的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要求美术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创造一种适合所有学生的数学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美术教育的学生。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心理认知特点,确定其学习活动中的最近发展区,才能设计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教学情景,从而以教学引导、促进学习者积极主动学习。

(二)、创设恰当的情景,让学生经历美术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是课堂教学中实行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重要手段。

新课程强调在初中美术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在数学教育走向多元化的时期,“活动”才是支撑教学目标的最佳支点,我们要设计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发现与提出问题,致力于让学生在自主探究问题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猜想、探究等主体活动,自主体验数学知识产生发展过程。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并从中获得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 如:如在讲完前述一节课后,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创作思想、造型要求、透视与构图、画体等组成对春天的色彩和表现内容的认知,最后,在启发的基础上,引导全体学生对重、难点内容形成科学的结论。

(三)、多元化的课堂评价体系、多方式多渠道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是构建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保证。

学生成功的体验是构建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保证。对初中美术课堂评价,更多的应重视学生美术学习过程的评价。我们应主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

对学生合作探究的研究与实践

(1)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目标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主动探究、强化创新意识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目标是在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中,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如:美术学科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多设置一些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习,然后在合作中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相互启发。通过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走向知识和能力双重素质的全面发展。

(2)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基本操作程序:创设问题情境→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拓展延伸创新提高。

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陈旧观念和思维定势的束缚,创造性的提出新的观点,并用新的观念将已有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构建出解决问题的新知识。通过“学、思、疑、问、探”等多种方式,去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即获得新知,有增长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个体,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又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反馈结构,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师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钻研,与同学的合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自主、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新课程理念下对“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几点认识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高中诗词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