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20-09-10毛方雁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9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毛方雁

摘要:实验对科学这门课程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7年颁布的《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科学探究”这一重要的学习方法,课标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而探究性是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完整体现的,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针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活动进行探索,提出相关教学策略,指导今后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是核心素养培养的最佳阶段,在新课程教育宗旨下,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是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核心素养下的科学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应将现阶段过于重视科学知识传授的现状做出修正,增加对培养小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找到增强小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方法途径,以科学实验活动的开展为基础,切实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一、提升科学实验趣味性

兴趣就是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们接触新鲜事物的驱动力量,也是能够激发小学生们科学学科的创作灵感以及创新的重要源泉。小学科学教师应当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去培养小学生们的科学核心素养,通过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小学科学教学模式和重要方法来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激发小学生们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并提升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学生们对于小学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形成。

例如在学习《我看到了什么》这一课程时,小学科学教师就能够先采取比较舒缓的语气来带领小学生们进行课程的导入说明,能够有效缓解小学生们在小学科学学科中的学习压力,并且能够调动小学生们对于生活中科学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来为小学生们播放有关生活中大树 的一些生命体,通过对树木的各方面观察来初步认识到树木是活的一种植物,是生活在能够使它存活下去的环境中的,它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这一小学科学概念。并且小学科学教师可以通过为小学生们播放有关大树的图片与测量视频来为学生们展示科学家们在研究过程中使用放大镜和皮尺等简单工具时所展现出来的有关大树的信息。通过展示给小学生们实际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让学生们获得有关大树生命体的实际概念,还能够通过给予小学生们最真实的观察体验来激发他们对于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效开展。

二、培养思维能力

对于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来说,在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创新的形式主要就是在小学科学教师的带领下开展有关科学内容的探究活动。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当为小学生们搭建良好的科学创新精神,能够以实现科学化的学习为核心素养。小学生们在学习小学科学科目的过程中,对科学提出自己的猜想也是有关小学科学科目的科学探索活动,并且能够充分体现学习小学科学过程中创新精神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课程内容时,小学科学教师就能够为小学生们播放有关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的声音,带领他们能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来寻找到声音的具体来源,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对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做出大胆的猜想。在这个科学猜想的过程中,小学科学教师应当能够对小学生们加以指导,通过他们的不断思考能够总结出有关产生声音的重要因素,最终由师生共同总结出有关于敲打、撞击、摩擦等这些科学性因素。此后小学科学教师应当指导小学生们利用钢尺和橡皮筋等工具来进行猜想的验证。这样小学科学教师不仅能够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中调动小学生们的积极性,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科学与创新精神。

三、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发展的当下,小学科学的课堂中逐渐提升了对小学生们自主学习意识的有效培养。小学科学教师能够通过对小学生们自主学习科学学科意识的培养,来有效寻找到小学生们潜在的科学学习能力,还能够让他们自己逐渐摸索到更加合理的学习科学学科的重要规划。首先小学科学教师应当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中引导小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其次能够顺应现代网络信息发展的时代来为小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引入互联网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利用网络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一天的食物》这一科学课程中,小学科学教师就能够先对小学生们进行提问:“我们的食物有哪些呢?”“同学们昨天都吃了哪些食物?”这些相关问题引发小学生们自主探究科学性问题的兴趣,小学生们经过一定时间的思考之后再以提问的展现形式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且能够对他们的回答进行相应的补充和点评。还能够为小学生们留一些类似“请在网络中寻找有关介绍食物的科学性视频”的互联网学习家庭作业,引导小学生们使用互联网技术增加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自我学习意识。

四、结合实践验证科学知识

科学教学必须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既符合科学教育的核心要求,也是提升學生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科学教学工作应当既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也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二者不可偏废。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实践求证,从而验证知识的正确性。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找出答案,验证所学是否准确无误。

例如,我在讲解教科版小学科学《月相变化》时,将月相规律知识总结出来告诉学生,月亮在上半月上半夜出现在天空的西面,亮面朝西,下半月下半夜出现在天空的东面,亮面朝东,学生都感到疑惑不解。于是我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验证,带领学生在一个月内持续每晚观察月相,通过实践求证,学生对月相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

结语

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运用实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提升科学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学习成绩的提升。在科学实验活动当中,教师要以趣味的实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带领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验证,从而实现学生科学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燕祥.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

[2].靳启明.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J].考试周刊.2019(05).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