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达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生存现状
2020-09-10王为维
摘要:在视频化浪潮的引领下,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传统保护与传播方式外,亦借助影视媒介进行影像保护与传播。本文主要分析目前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存在形式及其特点。
关键词: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化;存在形式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3-0041-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四川文理学院2017年度校级科研项目“达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KR004Z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视频化浪潮的袭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借助视频媒体迎来新的发展生机。有学者指出,“我们大致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生存归结为一种‘复制品’的生存”[1]。其实无论是“复制”还是“创新”,影视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一、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保护与传播方式
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自2004年达州市启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以来,已逐步建立并普查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7个大类,包括传统手工艺、民俗、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体育等。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有渠县三汇彩亭会、渠县刘氏竹编、宣汉县土家族薅草锣鼓;省级及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量众多,如民间体育土家族余门拳、传统音乐《马渡山歌》等。
2016年达州市人大常委会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决定》。决定指出为了加强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做到“增强责任意识;健全名录体系;加强传承保护;推进合理利用;完善保障措施”五方面内容[2]。
具体的传承保护与传播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过程中,各级政府培养并发展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职工作队伍,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政策保障。
第二,采用传承人保护与传播的方式。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它的传承人,如三汇彩亭会传承人王安大、渠县刘氏竹编传承人刘嘉峰、土家余门拳传承人丁耀庭、安仁板凳龙传承人谭显均等。这些传承人精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艺,也能结合新时代的文化特征对传统技艺进行改革创新。达州市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予以足够重视,并给予扶持和奖励,积极支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
第三,馆藏形式的传播。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散于民间百姓中,并受到空间场所的制约,只能在局部地区被部分居民熟识。目前达州市政府积极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馆藏形式传播。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拓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和空间。如达州市博物馆专门设置了巴渠民俗文化板块;土家余门拳传承人丁耀庭建立了土家民俗文物陈列馆等。
第四,展演、技艺活动的传播。如第一批四川省非遗项目体验基地中,达州有10处体验基地入选。达州市主办的历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活动中,非遗表演、非遗产品是其中一大看点。
第五,传承与传播的创新式发展。为了加强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教育,达州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通过知识讲座或现场教学,使学生们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切身体验。
第六,在媒体传播方面,达州市政府充分发挥了媒体的特性,对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推广。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都留下了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印记。此外,普通市民也进行了自发宣传,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成为普通百姓传播本地文化的阵地。
二、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存在形式
工业革命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革,由此大众传播媒介取代传统媒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电视、电影、网络迅速崛起,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在现代媒介的浸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影像视频这一载体,走入更多人的视野。影像化存在与传播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走的必要道路。
目前,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存在形式多样,主要存在于电视新闻节目、电视专题节目、电视综艺节目、电视广告、网络视频、微纪录片、电影、动画片中等。
第一,电视新闻节目式的存在形式。电视新闻节目对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报道居多。这些报道多以短消息的方式出现。《联播四川》《晚报十点半》《达州新闻》等节目中,均有对达州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播报。如每年宣汉土家族举办薅草锣鼓赛歌会时,达州市《达州新闻》、四川电视台《联播四川》等新闻节目均对“原汁原味薅草锣鼓赛歌会”进行了报道。
第二,电视专题节目式的存在形式。电视新闻的体量较小,展示不够全面。相比之下,电视专题节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更为具体细致。如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特别节目《江河万里行》中纪录了渠县刘氏竹编,片中展示了刘氏竹编传承人刘嘉峰选竹、破竹、编织的技艺,展示了刘嘉峰代表性作品以及刘氏竹编的传承;音乐电视文艺专题节目《风情达州》展示了达州地区薅草锣鼓、巴山石工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详细演唱情景。
第三,电视综艺节目式的存在形式。电视综艺节目的核心目的是“娱人”,所以一些具有表演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上电视舞台。如宣汉薅草锣鼓登上了2013年央视《春晚直通车》和2014年春晚节目现场。大竹竹唢呐表演在2012年央视《春到新农村》开场节目中出现。
第四,电视广告的存在形式。电视广告是传扬达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2016年四川卫视中国梦公益广告传承系列《匠人》其中一集主要介绍了大竹竹唢呐,围绕大竹竹唢呐的制作、表演及当地竹唢呐文化进行拍摄,展现了竹唢呐的独特魅力。2017年《渠县形象》广告片重点宣传渠县的非物质文化,三汇彩亭、川剧社、白塔、龙舟等都包含其中,并在中央电视台转播。
第五,微紀录片形式。获奖微纪录片《巴山古月·薅草锣鼓》以宣汉土家族薅草锣鼓为拍摄对象;《舌尖上的传承:开江豆笋》以开江豆笋制作技艺为核心。
第六,动漫、微电影的形式。2017年达州第一部动漫《火龙神君成长记》是根据开江甘棠火龙的非遗项目原型创作出来的;2017年的微电影《巴人故里·童谣情》以故事的形式,详尽地展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渠童谣。
第七,网络视频的形式。“无论是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还是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网络与社会现实的关系都越来越密切,而且进行着深度的互动。”[3]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入新时代的过程中,网络成为一种重要的宣传力量。其中网络视频的作用功不可没。“《2019抖音数据报告》显示,2019年93%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在抖音有相关视频,共获赞超33亿次。”[4]视频网站中,优酷、腾讯视频等均有达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影。比如腾讯视频中,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摄制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纪录工程:三汇彩亭会,王安大综述篇》以三汇彩亭会传承人王安大为主,讲述了三汇彩亭会的历史,表演时曾经出现过的事故,王安大不被家人理解的经历,徒弟接收发展三汇彩亭会的故事等等。抖音、快手等视频均有对三汇彩亭会、薅草锣鼓、甘棠烧火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
三、达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化存在形式的特点
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化的具体呈现形式不一,其存在特点可以概括为碎片化、置换式、复制式三个方面。
第一,碎片化特点。这类样式主要存在于新闻节目、广告、网络短视频等节目类型中。这些节目短小精悍,重在突出精彩瞬间,力求用最短时间达到最快的传播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翔实性与节目(或短视频)要求不符,故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以碎片化的方式存在。
第二,置换式特点。这类样式主要集中于综艺节目、动漫、微电影等节目类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都是农耕时代的产物,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得不转型,以获得发展生机。以薅草锣鼓为例,薅草锣鼓原本是田间地头集体劳作时,为提高人们劳动兴致而兴起的田歌,这种民间歌曲与田间集体劳动脱不开干系。然而随着社会化和工业化程度的加深,薅草锣鼓赖以生存的土壤渐渐消失,其歌唱样式摆脱了劳动场景的限制。在电视综艺节目尤其是晚会类节目中,表演者借助服饰、化妆、灯光等现代技术,载歌载舞,带给电视机前的观众一场视听盛宴。动漫、微电影则侧重于编撰故事,人物形象塑造、故事起承转合是其创作的重点,片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服务于故事整体,而不可独立突出。开江甘棠火龙原本是现场表演的艺术,《火龙神君成长记》将之搬上了荧幕,本身就是艺术的再创作,和现场表演也脱离了干系。
第三,复制式特点。這类样式主要集中在电视专题节目、纪录片等节目类型中。电视专题节目往往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具体详细的讲述,资料、信息相对较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类节目中呈现出的面貌也较为全面。如电视专题节目《远方的家》中对刘嘉峰编织法的详细讲述,电视纪实节目《风情达州》中薅草锣鼓的具体演唱,微视频《呷酒》中呷酒的酿造步骤等都对原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较细致的介绍。
四、结语
在视频技术的助力下,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新的生存空间。它们与影像技术结合,形成了各种艺术样式,存留于数字档案中。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唯有影像化,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迎来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高有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生存[J].现代传播,2007(06):15.
[2] 佚名.达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决定[DB/OL].达州文化网,http:// www.bqwh.cn/bqwh/ShowArticle.asp?ArticleID= 5368,2017-02-03.
[3]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08.
[4] 晓梅.戏曲杂技精彩不间断!抖音直播间里看“非遗”引爆全网[DB/OL].中国网科学,http:// science.china.com.cn/2020-04/28/content_ 41137771.htm,2020-04-28.
作者简介:王为维(1986—),女,山东泰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媒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