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问责,才是负责
2020-09-10
本刊记者
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重。权力是一柄双刃剑,用得好可以造福群众,用不好就会为害一方,要干部用好手中的权力,确保权力在法治轨道上平稳运行,就必须做到权责统一,失责必问,问责必严。
权与责的辩证统一
领导干部不能只盯着手中的权力,更要看到肩上的责任,须知,权力和责任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二者统一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之中,统一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之中。干部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就要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尽职履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特别是在当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收官冲刺的关键时刻,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要想完成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尤其需要党员干部积极担当、尽职履责、敢作敢为。强化问责是为了督促尽责,把问责的利剑悬在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头上,让失责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是为了让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心存敬畏,时刻提醒自己,手中的权力只能为群众谋福祉,而不能为自己谋私利。
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2016年7月,《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正式出台,为党的问责工作提供了制度遵循,推动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发挥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作用。2019年,中共中央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聚焦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严字当头,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责不力、泛化简单化等问题,对《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进行了修订,对党的问责工作原则、程序、方式等做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着力提高党的问责的政治性、精准性、实效性。
一系列举措表明,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严”字当头。该问责的必须严肃问责,绝不能包庇纵容,而且必须真问责、问真责,必须切中要害、拳拳到肉,决不能隔靴搔痒、罚酒三杯。
然而,从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不作为、乱作为的典型案例看,一些问题仍然没有销声匿迹:有的干部不思进取,只想当“太平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能推就推、能拖就拖,问题能绕就绕、能躲就躲;有的干部好大喜功,喜欢大兴土木,大搞面子工程;有的则不重视学习和调研,做事情不切实际,天马行空;更有的欺上瞒下,对上级报喜不报忧,对群众的呼声不闻不问……
像这样将身上的职责和使命抛到脑后,只享乐不担责,只贪功不出力,如何对得起党和人民的信任和嘱托?对于这样的干部,就必须通过严肃问责来督促其尽职履责。倘若我们对其失责不问、问责不严,默许和纵容,容易导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壞一个样”等错误观念滋生蔓延。
问责的意义在于预防
当然,问责的意义并不在于责罚,而在于防微杜渐,只有对小问题较真,才能确保小问题不会演变为大问题。如果平时不注重对干部的问责,督促干部尽职履责,任由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发展演变,到了关键时刻,就会出大问题。
2020年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次疫情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也是一次检验干部成色的“大考”。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总体看,在抗疫斗争中我们的干部队伍是好的,是经受住考验的;但也有少数干部表现不佳甚至很差。有的不敢担当、不愿负责,畏首畏尾,什么都等上面部署,不推就不动;有的疲疲沓沓、拖拖拉拉,情况弄不清、工作没思路;有的敷衍应付、作风飘浮,工作抓而不细、抓而不实,仍然在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的百般推脱、左躲右闪,甚至临阵脱逃。这些都是对党对人民极端不负责任的,决不能容忍!必须坚决纠正!
公开数据显示,因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失职失责被问责的官员数量不少,其中仅湖北省就处理了防控工作中失职失责和违规违纪问题14534个,处理人数高达15509人。湖北省纪委监委召开抗击疫情后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披露,针对网上反映的湖北省红十字会接受分配捐赠款物失职失责、刑满释放人员违规离汉抵京等问题,快速果断出击,查处了省红十字会在捐赠款物管理、分配等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作风漂浮散漫等问题,严肃问责该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等3名省管领导干部;针对武汉女子监狱等单位防控不力、监管不严,发生聚集性疫情和刑满释放人员违规离汉抵京的问题,严肃追究省司法厅党委、省监狱管理局党委的主体责任和领导责任,9名领导干部受到处理处分。
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绝对容不得一丝松懈、半点马虎,谁在疫情防控上开小差,谁就是对党对人民极端不负责任,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严肃问责,疫情防控工作就难以有效开展,后果就会不堪设想。
俗话说“疾风知劲草”,党员干部素质过不过硬,就要看关键时刻能否冲得上去、危难关头是否豁得出来。问责的目的,就是确保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能顶得住,任何时候都不掉链子,就是为了使党员干部更好地“尽责”,更好地为各项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问责也要讲科学
与此同时,问责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搞“一刀切式问责”“拍脑门式问责”。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精准把握政策,区分不同情况,做到处理恰当。
出了问题,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只一味简单粗暴地对相关人员加以责罚,既缺乏科学性,也缺乏公信力,不仅不会取得“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效果,反而会挫伤干部的积极性,束缚住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
必须承认,当下问责方向跑偏、问责用力过度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据媒体报道,下班期间因洗澡失联4分钟,就被定为“给脱贫攻坚工作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教师假期自费AA聚餐,结果被纪委通报批评;上班时间喝了个牛奶,转头就收到一份问责通知单……问责本该是严肃的,但以上种种问责,看似很严厉,实则很随意,反而消解了问责严肃性,给围观者徒增笑料,令当事者哭笑不得。
问责方法不科学,其危害也不容小觑。10月4日,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境内发生一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18人死亡,这是在今年“4·15”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后,不到半年时间内吉林省松原市发生的同类严重事故。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在关于此事故的通报中严厉指出:当地对“4·15”事故调查不认真不规范,为查处而查处,没有切实抓住问题找出教训,“治理整顿搞形式走过场”。由此可见,形式主义害死人,问责搞形式走过场,本身也是一种失责,必定贻害无穷。
可喜的是,2019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原则,参考《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现有法规的通行做法,分别规定了从轻减轻问责和从重加重问责的情形,做到宽严相济,正确区分不同情况,精准、恰当问责,以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问责是一把利剑,既要利剑高悬,更要精准落下。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科学问责,该问责的坚决问责,不该问责的坚决不问责,是谁的责任就问谁的责,多大的责任就问多大的责,做到宽严有度、不枉不纵,这样才能使人信服,才能真正发挥问责的震慑警示作用,真正做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