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2020-09-10尤小源
尤小源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在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拓展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影响。而教学质量则是保证这一影响发挥的的根本和关键所在。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并从巧妙设置教学问题、融入现实生活要素、结合趣味游戏活动、优化教学评价机制四个维度出发,系统地分析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科学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策略
教学质量是教学效率和效果的代表,怎样提升教学质量是广大教师必须要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然而受应试教育等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将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放在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上,一味地运用灌输式的方法和策略,结果反而造成学生兴趣的下降和数学教学质量的低下。针对这种情况,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应当从观念的转变出发,基于现实学情主动地去探索并运用创新的教学策略,进而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巧妙设置教学问题,引领学生深层思考
思维是数学的核心,问题是思维的启发点,因此问题的设置和提出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转变,让学生展开深层次的思考和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转变单向灌输的教学倾向,重视教学过程中问题作用的发挥。具体来说,教师需对数学教材课本展开全面且深入地研读,明确并提炼出其中的重点、难点和要点,并巧妙地设置出启发性的问题,找准时机向学生进行提问,以直接触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究欲望,调动学生思考动机,促使学生展开深层次地思考、学习和探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什么是周长》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理解周长的意义,学会测量并计算图形的周长。课程开始后,笔者先引出一些简单的图形,让学生们尝试分析图形的大小,随后,笔者引出周长的概念,并向学生们介绍周长计算的公式,待学生们对周长公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笔者再提出问题,通过问题来启发学生们的思维。提出问题后,学生们开始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会观察学生们的解题方法,对于学生们出现的问题,笔者会及时指导,纠正学生们的学习方法。这样,笔者通过巧妙设置教学问题,引领了学生的深层思考。
二、融入现实生活要素,强化学生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将运用到生活中去,这充分说明了数学和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将这种联系延续并体现到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有效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积极地拓展原有的教学思路,去延伸教学的范围,主动地观察、挖掘和搜集各种与学生生活经验、实际体验相关的案例和素材,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以实现生活化教学情境的还原和创设,从而优化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不断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能力。
例如,在教授《一天的时间》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笔者融入了生活元素展开教学。上课后,笔者先让学生们回顾起床的时间,从这个时间开始算起,直到第二天清晨,我们一共经历的多少小时,以7点起床为例,起床、洗漱、吃饭、上课..直到晚上休息,笔者带着学生们将这些时间进行累加,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认识到一天的生活流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十分高涨,根据生活经验对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学习。这样,笔者通过融入现实生活要素,强化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结合趣味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性格活泼好动,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游戏作为一种趣味化的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有效地满足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需求,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路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彻底转变过去陈旧落后、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尝试依据数学主要内容和学生兴趣爱好来设计、策划内容充实、形式丰富的游戏活动,充分实现寓教于乐,提高数学教学的生命和活力,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游戏和娱乐的同时来学习数学知识,充分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例如,在教授《买文具》时,本节课程主要对元、角、分以及小数知识进行教学,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笔者为学生们开展了趣味游戏活动。上课后,笔者为学生们每人下发了若干张儿童纸币,然后让学生们模拟生活中购物的情境,活动开始后,学生们依次排好队伍来到笔者这里挑选“商品”,在学生们挑选好后,让学生们独立计算商品的价格,在付款时,再让学生们计算应该找零多少元。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不仅感受到了课堂的乐趣,同时还锻炼了学生们的计算能力。这样,笔者通过结合趣味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优化教学评价机制,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和基础环节,直接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反馈,所以把握好教学评价这一环节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助力教学质量的发展提升。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提高对教学评价的关注与重视,彻底地革新以往以成绩为单一标准的评价模式,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作为评价的出发点,并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策略和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最终结果,肯定学生的努力与进步、指出学生的问题与不足,促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自身优势和不足,以助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优化提升。
例如,在教授《面积》时,很多时候,教师都忽视了课堂评价环节,导致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受到影响。对此,笔者对课堂评价环节进行了优化,如,笔者会根据学生们的课上表现对学生们进行评价,鼓舞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这样,笔者通过优化教学评价机制,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质量。
总的来说,提升教学质量是最为根本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是关系到学科育人功能发挥、课程改革推进和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所以说,对于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我们应该端正教学的态度和观念,把握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的趋势,明确全新的任务、目标和要求,并通过巧妙设置教学问题、融入现实生活要素、结合趣味游戏活动、优化教学评价机制等策略的实践运用,来推进数学教学过程的转变和优化,让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到真正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雷春芳.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N]. 发展导报,2017-11-10(048).
[2]白蕊.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學质量的措施[J].科教导刊(下旬),2017(09):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