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文的小学语文美德教育研究
2020-09-10寇旭峰
寇旭峰
摘要: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美德教育的开展,在小学教学中,德、智、体、美、劳是教学的重要出发点,德作为学生生活、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德作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开展中,德育教育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中,它的教学主要以传统文为主,传统文经过历史的传承和时代的综合,以成为学生学习和教师开展教育的依据。本文将从传统文开展的重要性出发,提出基于传统文开展小学语文美德教學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美德教育;开展策略
1 小学语文中传统文教学的重要性
1.1 均衡学生的阅读
小学语文的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科基础为中心,课本内容的开展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真善美为出发点,从而使得学生的思想和道德都受到良好的启蒙。小学语文课本包含的部分很多,比如,传统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口语交际、写作……各个环节的相互融合和交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的良好的教育基础。其中,小学语文的教学以现代阅读和传统文阅读及赏析为中心,阅读的教学为语文写作等部分奠定了基础。现代文存在于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学习掌握现代文,而传统文的穿插能有效均衡学生的阅读平台,使学生在其中汲取民族传承的精华,真正领悟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1.2 熏陶学生文化底蕴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铸造了许多的经典作品,无论是从形式、内容,还是从概念、意义等方面出发,都各具特色,别具一格。在小学阶段的传统文来看,学生可以得到两个方面的文化熏陶,第一,精神层面。传统文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比如对国家的热爱、对生活的赞颂或忧愁、对美景的感慨、对家人的珍惜……它所传递出的是积极的态度和对美的表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去体会、去感悟。第二,教育层面。传统文的学习对学生有一定的鞭策作用,比如《三字经》、《弟子规》、《道德经》等经典作品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一定的督促作用,使学生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1.3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传统文具有极大的意义,它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得到一定的个性发展。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它所描绘的场景和情境能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审美体系,帮助学生判别生活和学习中的美与丑,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
2 基于传统文开展小学语文美德教学的有效策略
2.1 从学生的生活出发
从学生的生活层面出发是目前最为简单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优先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进行课本内容的结合,采取先入为主的思想拉近学生与课本内容的联系,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一定的熟悉感,从而便于教学的开展。此外,传统文与生活的结合,有利于学生将课本知识应用于生活,从而是课本的德育转换成学生自身的德育修养品质。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古人谈读书》为例,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日常的读书情况出发,进行教学开展,将课本内容与现实进行对比,在对比的映射下,加深学生对于读书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得到反思,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2.2 将学生代入课本内容
将学生带入课本能使学生快速融入知识,从而达到学生自主探索的目的。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伯牙鼓琴》为例,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或者利于多媒体设备观看视频,使学生近距离感受课本内容和氛围,从而将学生带入课本中,使学生体会带人物的内在情感,使学生有兴趣自主探究知识。
2.3 从课本内容的展现出发
不同的课本有着不同的情感和态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课本进行相应的课本内容展示和呈现方式,使学生最大化理解课本,达到应用的目的。以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二课《铁杵成针》为例,教师可以进行人物扮演和模拟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实验铁杵成针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坚持不懈的过程。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两小儿辩日》为例,教师可以开展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以个人或组为单位进行课本诵读和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最大化的提升。此外,角色扮演的角色能使学生带有一定的主观心情去学习,使学生更好的去面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3 总结
传统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重要部分,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认真对待教学的开展,以多样、新型的方式开展教学,从而有效加强课堂效率。本文提出的策略希望能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共同推动小学语文美德教育的进步和成功。
参考文献:
[1] 张永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美德教育的渗透[C].2016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6(03).
[2] 林琳.试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J].赤子(上中旬),2017(02).
(作者单位: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新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