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德育教育在小学品德教育中的有机渗透
2020-09-10吴小君
吴小君
一、前言
目前,教师和家长在思考学生的智力发展、教育和教育时,往往会参与智力发展,而基本的道德教育则被忽视或只是一种形式的教育。事实上,道德教育是对未成年人所有教育的基础,是儿童的发展方式、行为和发展能力的关键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承认,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对儿童进行思想和道德教育应高于其他课程的教育,我们也应当把它放在德育教育的首位。德育与智育是统一的,本质上是不矛盾的。也就是说,一切的教育都是德育,都应该具有德育的功能。德育和智育,只有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建立良好的教育体系。
二、小学思想品德内容涵盖
小学品德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其内容是学生道德观念和其他价值观的形成。小学的教学内容总是涉及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人际交往等细节。总的来说,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方面面,对孩子的生活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思想品德课是通过小学阶段的人际交往和心理辅导,小学阶段的实际德育和心理教育中深化、融合、提升的过程,是思想政治哲学教育的基础阶段。
三、小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重智轻德的教育价值观使我们在教育上出现了致命的失误,因此,我们开始研究最基本的问题,不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就会让学生在非正规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按照品德形成的规律,小学生正处在道德观念、社会观念、政治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抓住思想品德教育,在初中以后就会太晚。或是此时没有形成规范的观念意识,到时候再进行亡羊补牢式的矫正,那也是事倍功半,效果也是大打折扣。因此,在思想品德的教育中,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应该发挥着奠基性的重要作用。虽然小学的教学方法使一些学生能够停留在思想和道德的边缘,而不仅仅是教授知识和技能,让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能够健康地发展,然而,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有很多道德教育课程,但如果错过时间、形式和措施等不适合道德教育的契机,那么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缺憾。
作为小学教师,不仅要引导孩子“带着个体向目标前进”,而且需要不断的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质量,引导学生找准方向,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帮助学生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并不断在其成长的道路上设置路标,引导学生主动提升自主的需要。当孩子迷途时,教育者就要引导学生去辨别方向,让他们迷途知返,最终一步一步引导走向成功的彼岸。
四、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策略
4.1创设教学氛围入手营造和谐学习环境
小学生很好奇,他们的思想又处于形成阶段,所以很容易移动,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好此契机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创造有效的教育条件,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别把花草弄疼了》内容时,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爱花草是一种美德,加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寻找了一段动画的教学意义《调皮的小兔子》,学生们被这种动画形象所吸引,尤其是因为小兔子、花卉树不受欢迎的原因,作者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看了动画片之后,指导学生们评论小兔子在电影中的行为。在高度集中的情况下,提高了教学效率。又如,我在教学《家庭的记忆》一课时,我让孩子们在各种游戏中学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以外的家庭成员称呼及亲人之间的关系认识。又让孩子们通过采访和调查等形式了解家庭大事记、与父母比对童年,在达成认知目标的同时,将爱家、爱家人的思想教育渗透其中,并落实到行动中。
4.2改进教学模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学的思想品德的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加强自己对学生的思想定位,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实施新的课程,反映学生作为所有教育和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的主导地位,并深化理想教育的效果意识形态在教育和教学领域。教师需要创新和改进传统的“传授性”教学模式,主要通过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双边教学活动。
4.3课堂知识联系实践,提升学习体验
在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的思想,使思想成为学生生活的导向。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融合,有针对性的教学,加强学生的心理经验和提高教学效率。
4.4从开展课外活动入手,不断拓展思想教育空间
在小学思品教学中,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还要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提升对学生的思想引领成效。
例如在教学《别把花草弄疼了》时,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增加学生对动植物的感情。可以邀请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制定一项在家庭环境中保护动植物的计划,并组织比较性的展览。这场运动的框架是一年级学生,尽管他们是小孩子,但他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建立公告牌,组织有针对性的宣传运动,以及发起动动植物保护倡议的研究小组。面向所有学生指出,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继续创新和改进教學方法,同时考虑到教育和学生的特殊性,为了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我认为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是实用的,务实的,实用的形式必须采取适当的纪律措施和鼓励措施,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儿童的意识和自律。
五、总结
只有从小培养青少年的德育意识,才能让孩子成为遵守道德的公民学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信任;教师应该热爱学生,用心爱他们,用行动来爱他们,而不是仅仅依靠批评教育。在思想品德的教育中,教师需要容忍规劝,让他们有机会改正自己的错误,同时,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其知识结构与知识水平,在学习和生活中随时关注,遇到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无论是德育教育孩子智育教育,对于受教育者来说,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教育中,如果只谈德育不谈智育,那么受教育者可能只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懂得伦理道德,而忽视生活常识的一个书呆子;如果反之,那么我就有可能限制了孩子情感的表达,成为学习上的机器人。所以,教育的实施一定兼顾,让德育和智育并重,不偏向于哪一方,使教育的功能全而不偏,让孩子得到均衡而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檀传宝《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
彭爱萍《关于德育效果与智育效果的比较》2016.3
侯晶晶《被阻滞的关心--青少年道德学习面临的挑战》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