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环节微课的应用探讨

2020-09-10李文亮吴长青

天府数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微课应用开展策略自主学习

李文亮 吴长青

摘 要:现如今,我国的教育在不断改革完善,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时代,具有共享性、多样性和丰富性等特性优势,它不断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从学习视角来说,互联网等新型技术设施为学生创造了新的环节和氛围,也为各个学科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手段和素材,比如微课教学、新媒体设备、动画、音频、微机课堂、班级管理网站等。教师也可以利用数据库、网站搜索去查阅书籍、文献和优秀的教学资源、课件、题目等,从而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其中,微课作为新型教学资源正在小学数学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广泛应用。自主学习是自己自主思考、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查漏补缺的重要环节之一。微课对这一环节的有效渗透,能有效辅助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文将重点从微课的教学重要性出发,提出在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环节有效应用微课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微课应用;开展策略

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对微产品进行深入探索。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对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进行研究和应用。抓住教育改革的契机,笔者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同样地,对微课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尝试将微课应用到课前预习、课中知识讲解和课后总结复习这三个阶段,辅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新知,建构知识结构,提升数学学习质量。

1具体界定微课辅助教学的定位

尽管微课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我们应当意识到,它的定位是课堂讲授的补充手段。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微课应与讲解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整堂课不能全部充斥着微课的内容。如果教师在应用微课平台的时候,没有把握好其中的度,不但会耗占学生过多的学习时间,而且也可能对学生理解教学重点产生误导,并不利于他们系统性地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在理解微课内容的前提下,和老师、同学开展互动。而且,教师还应当利用微课辅助同学们整理所学的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将自主学习所获得的零散知识点联系在一起。

2利用微课引领预习,提升自主学习潜力

知识体系的建构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和目标,而预习是知识体系建构的起始阶段,直接影响后续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质效。运用微课引领学生进行预习,能够将课堂教学的重要知识点和基础理论以5~8分钟短视频的形式向学生进行讲授和传达,将枯燥、晦涩、静态的理论文字转化为直观、具体、动态的视频内容,让数学知识更为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对知识点进行预习,提升预习质量,为后续课堂开展奠定基础。以“年、月、日”的教学为例,对于“一年有12个月”“公歷闰年的年份是4的倍数”等属于默会知识的“规定性”内容,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很难讲清楚这些规定的来龙去脉。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提前制作教学微课视频,让学生结合微课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知识拓展。微课内容主要围绕地球公转、自转及月球绕地球转等展开,让学生弄清楚年、月、日等规定的来源及其形成过程的合理性,让学生借助网络进行用拳头记忆、歌诀记忆的方法探索和运用,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通过这种方式进行预习,学生参与的热情被激发出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点的预习和探索之中,强化了课前预习的效果和质效,加深了学生对这些规定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了相关知识的拓展,在跨学科融合之间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创新、创造能量,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3保障微课与微课之间的联系

自主学习应当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学习,而不是盲目、随机地。为了满足符合自主学习的特性,微课必须做到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保障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知识和体系。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节《简易方程》为例,此章节的微课可以从三个层次入手。第一层次:用字母表示数。这个微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何将问题中的未知数利用等式的形式表示,比如a+11=15,求a=?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直接的运算得出答案。第二层:简易方程计算。这个微课的目标在于将单个字母利用等式的形式表示出来,比如3a=21,a+21-14=10。第三层:较为复杂的方程计算。这个微课的目标在于算式融入了单个字母的多种形式,比如4a+3a=21、6a-2a=4,学生必须掌握4a+3a、6a-2a的运算才能解答第三层次的题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递进式微课的观看学习而逐步突破和解决教学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4利用微课展现知识过程,引导学生亲身体验

教材中的数学知识是对数学现象的高度概括,是具有抽象性的。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忽视数学知识形成特点,无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直接将教材中现成的结论内容展示在学生面前,如此加重了学生的数学理解负担,同时也影响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微课的出现为突破数学的抽象性,提供了便利,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驱动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获取有价值的数学知识。

结语

总之,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辅工具,微课不仅具有传统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功能和优势,还兼具交互和翻转功能,让教学时间和领域不再局限在课堂上,打破了时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限制,让学生能够灵活地发挥互助协作、自主探究等不同方式的作用,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行吉.传统小学数学教学引入微课的意义及方法[J].科技展望,2016,26(06):238.

[2]邢灵清.关于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环节微课的运用[J].才智,2020(02):206.

[3]丁兆艳.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环节微课的运用探讨[J].才智,2019(24):28.

[4]汪文娟.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自主学习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04):119-120.

[5]何淑仪.“微课”引进小学课堂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实验对比与评析:以小学数学第八册《四边形内角和》教学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8(10):29-31,41.

猜你喜欢

微课应用开展策略自主学习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应用微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