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的研究
2020-09-10孔祥旺
孔祥旺
摘要:在新时期社会背景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主旋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高中化学教学中还需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目前我国高中化学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思维方面还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研究。基于此,本文将围绕高中化学中发展学生思维的意义展开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思维能力;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3-0
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作用与实践当中,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高中化学教学中,仍存在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与技巧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导致教学效率十分低下,不利于学生的未来成长。因此,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加强高中化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现实意义与指导价值。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的意义
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都已比较完善,抽象思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对由于自身生活经验的不足以及理论知识的欠缺,在看待一些社会现象时,还停留在感性层面,这种思维会随着知识与经验的不断累积会逐渐转变成理性思维。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与学生的思维发展相符合,因此教师需要借助化学知识来揭示事物现象的本质,讲述事物发展的规律,使学生增强对化学学习的热情,从而提升思维能力。
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的策略
(一)通过激发兴趣,发展学生思维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总是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去付出加倍的努力,因此,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然后在促进思维的发展。首先,教师可以结合社会热点事件,来设计一些丰富有趣的化学实验,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在实验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锻炼以及知识的累积。其次,还可以利用化学史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大部分的化学实验都是前人不断累积形成的,其中探索化学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有趣的轶事,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历史资料来激发学生的热情,从而更好地进行化学课程的学习,并促进思维的发展。最后,还可以通过加强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来增强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促进思维的开拓。
(二)通过多方设疑,启迪学生思维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启迪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提问设疑的教学方法来开发学生的思维,要确保提问内容有针对性和启发性,使学生能够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另外,课堂提问还需要把握好时间和进度,要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进行恰当地提问,以便更好地开发学生思维,并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并促进综合性思维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在设置提问内容时,教师还需要掌握好问题的层次与梯度,层层递进,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持续地训练和提升。
(三)通过教师精讲,引导学生思维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的主体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需求注意的是,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引导不想冲突,有的教师会将课堂直接交还给学生,明确教学要求与任务之后,任由学生进行自主发挥,很少会参与与到学生讨论当中,这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综合素质发展都没有实质性意义,当学生的思路出现偏差时,由于缺乏教师正确的引导,就会导致思路越走越偏,进而影响整个教学进度。因此,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行为与想法进行适当的干预,确保学生的思维处在正确的道路上,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点进行系统化、规律化,构建一个完整的化学知识结构体系,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的提升。
結束语
综上所述,理论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并认识到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性。然后再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升级,通过激发兴趣、多方设疑、化学实验以及教师精讲等方法,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我国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2]高振辉.聚焦核心素养 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探究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知识文库,2018(10):188.
[3]凤成友.论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