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

2020-09-10车彦梅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23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车彦梅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是我们是否真的了解和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呢?或许我们只能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长远,而对于中华文化的内容知之甚少,而这也正是小学语文或者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本文从结合汉字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结合课文教学,融合传统文化以及结合文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三个角度出发,对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进行论述,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融入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3-00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小学语文知识型教学模式已不再满足当今时代教学发展的需要,注重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逐渐成为教学发展的主流趋势。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知识之间的融合程度相对较高,因为文化本身就是渗透在语言文字当中,而小学语文正是承载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所以,教学老师在开展小学语文知识教学时,其也要注重传统文化和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入,以实现中华文化的薪火传承。

一、结合汉字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汉字既是一种文字化的符号,同时也是我们国家实现文化传承的基础和保证。纵观我国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都是以文字为代表实现的记录和传递。可以说,汉字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已经紧密结合在一起。众所周知,我们的祖先创立的汉字并不是现在我们所书写的汉字,而是一种象形文字。而后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汉字也就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演化,逐渐形成今天我们所学习和使用的汉字。

例如,在教学日、月、水、火等汉字时,教学老师就可以先引导学生自己想像日月水火的形状,并尝试通过象形文字的方式进行表达。具体而言,教学老师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像来书写或者创立日、月、水、火等汉字。多数学生会在此时通过绘画日、月、水、火形状的方式书写这几个汉字。接下来,教学老师即可将日、月、水、火的象形文字展示给学生,以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先最早是如何进行文字交流的。这种将象形文字与汉字进行结合教学的方式,不仅加强了学生对于我国古汉字的学习和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于现代汉字的学习与认识。

二、结合课文教学,融合传统文化

小学课文的编排都是从古今名篇当中进行的筛选,其中饱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学老师在开展小学语文知识教学时,其就可以通过结合小学课文教学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以此加深小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认识。但是,教学老师在结合小学课文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时,其不要直接告诉学生传统文化是什么,而是要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学习传统文化,如此才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例如,在教学“女娲补天”一课时,教学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形成。小学生可能会认为人类是通过古猿人逐步进化而来,这是已经得到科学证实的,但是这并没有真正回答人类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核心问题。对此,教学老师就可以通过“女娲补天”的中华神话故事来引导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同时还能够引导小学生认识到古人对于人类形成的认识方式。在教学“赵州桥”一课时,教学老师就可以一边开展赵州桥课文的学习,同时又可以一边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趙州桥能够屹立1400年而不倒,这其中究竟渗透着怎样的古人智慧,这也是引导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和发掘古人智慧的重要方式。

三、结合文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仅是语言和知识教育,同时教学老师还要结合文化活动的方式,弘扬传统文化,以此才能切实加深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体会。可以说,通过汉字教学和课文教学的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学习和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加强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体会,而结合文化活动正是增强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认识和体会的有效方式。

具体而言,文化活动的开展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结合课文教学,引导学生举办与文章内容相同或者相类似的文化活动。比如在教学“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一课时,教学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切实感受不同传统文化当中的各种风俗民情。以“中秋节”为例,教学老师就可以为学生准备好月饼,并且引导学生先观察月饼的图案,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其中所包含的不同主题内涵。因为月饼上面有的刻有“嫦娥奔月”的图案,有的刻有“阖家团圆”的祝福文字,教学老师就可以通过这些图案以及文字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同时,教学老师还要拉上教室的窗帘,打开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皓月当空,引导学生一起吃月饼、赏月亮等。这样的文化活动可以说是重新还原了古人的中秋佳节情景,既丰富了学生对于中秋节的认识,同时又让学生深入体验中华传统文化。文化活动的另外一种开展方式是主题开展,即不结合课文教学,而是根据时节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比如在春节放假之前,教学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前开展“庆新春”的主题活动。这既是对学生身心的一种放松,同时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渗透。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中渗透传统文化并不轻松,这需要教学老师以及学校提前做好教学设计,而且还需要将传统文化真正渗透在知识教学中,渗透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教学老师以及学校需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进行融合,同时还要与小学数学、体育、美术等科目进行融合,以更加全面和更加深入地实现传统文化渗透教学,提高小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认识。

参考文献

[1]曾淑娟.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新课程(小学),2018(07):227.

[2]徐玉萍.浅谈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17.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