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消费观

2020-09-10曹朦朦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2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曹朦朦

摘要: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继承并吸收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主义消费思想的研究。这种消费理论在苏联,俄罗斯,中国和西方逐渐发展,并且随着各国的发展,整个消费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因此,对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帮助学术界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而且也可以丰富和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的成就。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形成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3-00

在市场经济中如何解决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当生产过剩的经济周期到来时,如何消除需求壁垒并確保经济发展的长期稳定?自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是我国的主要问题。受西方消费主义的影响,现代大学生提出了一种消费观念,这种观念促进了物质消费和享乐主义的追求,并具有错误的价值取向,认为消费是生活中的一种目的,与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核心意识形态相去甚远。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消费文化的负面影响以及大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消费的正确概念。

一、消费中的生态马克思主义

在1950年代,文化批评的消费主义的理论基础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盛行。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从意识形态,符号学和异化的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批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卢卡奇、马尔库塞、鲍德里亚等。在英国,西方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起源于威廉·佩蒂(William Petty),最后以戴维·里卡多(David Ricardo)结尾。在法国,它以Bougbel开头,以Sismondi结尾。在此期间,经济学家强调重商主义,提倡紧缩政策,反对奢侈和浪费性消费的思想,这些思想为以后的马克思消费理论奠定了基础。马克思认为,这一时期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后,它极大地鼓励了资产阶级生产力的发展。在此期间,马克思本人对经济学家的工作进行了研究,对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了透彻,系统,深入的研究,借鉴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性和科学方法,杜绝了不科学和没有根据的思想。这种态度为他建立的马克思主义消费者理论体系指明了方向,并为其奠定了科学基础。因此,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消费概念被认为是马克思消费概念的主要理论依据。在此期间鼓励低消费和高积累,既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作用,又确认了消费的作用和地位。亚当·斯密(Adam Smith)倡导节俭,反对奢侈和浪费。他认为节俭是筹集资金的重要因素,而奢侈品的消费不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在詹姆斯·穆勒(James Muller)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摘要》中,马克思在第四部分《消费》中花费了大量时间,讨论了马克思的批判并引用了穆勒的消费概念。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马克思后来的研究。这些重要的消费观点对马克思的消费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批评对异化消费的认识和正确的消费观念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我国实行了计划经济。毛泽东始终坚持为人民的福祉而努力,将消费与人民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人民利益为主要出发点。他表示支持为人民服务。他没有与群众脱离,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始终强调人民的福祉,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赢得人们的支持。勤俭节约是毛泽东的一贯主张。无论是用于个人还是家庭,毛泽东都倡导勤奋和节俭,反对奢侈和浪费。毛泽东说:“我们应该教育全国人民追求崇高的目标和抱负。我们必须谨慎,节俭并制定长期计划。”显然,毛泽东鼓励人们节俭理性地消费。这一时期的消费政策最初塑造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念。

“异化消费”是指人们将消费视为满足异化工作的自我满足的一种手段。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的空前发展导致人们倾向于集中和协调生产,使工作单调。而且,这种工作不仅没有什么创新,工资也很低。人们对此不满意。首先,它表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即消费主义的流行;其次,它表明了导致异化消费的主要原因是马克思长期以来的异化工作。换句话说,疏远的消费是偏离实际需求的过度奢侈消费。广告作为一种“扩大”诱惑的手段,它进一步增强了人们“虚假需求”的欲望。保守派对异化消费的批判是针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但是,随着我国改革的加快和开放,西方消费主义的涌入对传统的消费态度,消费文化和奢侈品消费产生了巨大影响。消费越来越成为个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并且异化的问题正在出现。随着大学生逐渐塑造他们对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观的看法,这种消费观念将对现代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他们的消费观念很可能会受到消费文化的影响,因此,马克思主义对异化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现代大学生消费的合理性。

三、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供给决定需求,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但是,在某些西方经济理论中,消费状态甚至超过生产状态,需求超过供给。研究这种“知识逆转”的原因是有意义的。西方经济更多地关注消费和需求的原因与西方经济体制密切相关,后者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法》主要评估了市场上快速成功和快速盈利的需求。快速满足是市场参与者的本能。消费市场也是快速赚取私人资本的最重要途径。如果西方经济注意不到这一点,那么它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他们将无法从资本家那里获得工资。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借鉴和吸收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形成过程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吸收了英国、法国、乌托邦社会主义消费思想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消费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各国有效地将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理论。苏俄,中国和西方借用并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的精髓,这使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得以迅速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理论顺应了时代的趋势,并相互补充。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对当今改革的全面深化,必须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协调我国消费的实际条件,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理论。

参考文献

[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2.

[2]陈柯蓓.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民论坛,2018( 33) : 112-11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条件
警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隐性”误区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王晓晖: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整体性研究视野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