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角色定位探究

2020-09-10王梓豪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角色定位突发事件

摘要:本文对新闻记者在突发报道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阐述突发报道中新闻记者的定位方法。要求记者坚持正确方向、报道逻辑严密、语言生动准确、牢记职责使命,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为公众带来更加真实、可靠的报道,为社会和谐做出更多贡献。

关键词:新闻记者;突发事件;角色定位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突发事件时常发生,新闻媒体在此类报道中的作用不容小觑,能够为公众带来真实的报道,正确引导舆论方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广播新闻记者,在突发报道中应做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坚持正确方向,以缜密的逻辑与生动的语言为人们陈述事实,牢记职责与使命,不断提高职责素养与能力。

一、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发生具有不可预见性。与其他媒体相比,广播新闻在播报突发事件时主要依靠广播信号传输,促进该事件的及时报道。新闻记者作为党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应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减少人们的恐慌,增强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与认可,并通过广播电台对突发事件进行讲解,增加群众对该事件的认知,促进社会和谐安定。通常情况下,在突发事件爆发的同时会产生各类流言蜚语,新闻记者应发挥作用正确引导舆论,在尊重群众知情权的基础上,把握好舆论方向,做出更加有利的引导。由此可见,新闻记者精准定位对事件报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1]。

二、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记者的正确定位

(一)坚持正确方向

作为新闻记者,在面对突发事件报道时应坚持正确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新闻记者作为党与群众间的纽带,在深入领会国家大政方针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宣传推广,聆听群众的意见与呼声,并及时反馈给国家相关部门,使群众现实需求得以满足。在突发事件中,新闻记者不但要报道该事件的基本信息,还应报道政府对此事的处理措施与方法,使群众清楚了解政府的应对之策,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另一方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在突发事件产生后,新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可能引发诸多非理性舆论,导致受众恐慌焦虑。对此,广播记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通过权威专业的报道陈述突发事件的真实情况,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例如,在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媒体报道中网络中传出许多失实舆论,并逐渐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将社会舆论带入消极层面,而广播记者应针对舆论中的新闻信息进行核实,深入挖掘新闻深度,快速对突发疫情的真实情况进行报道,站在权威的立场对网络中的谣言进行纠正,有效控制舆论非理性场面,将群众引入正确的舆论方向。

(二)报道逻辑严密

许多突发报道给人一种内容肤浅、逻辑混乱、内容跳跃性大的感觉,不利于群众对新闻信息的获取与理解。究其原因,大多由于记者自身专业素质不强,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匆忙赶赴现场,在报道时全靠临场发挥。同时,没有站在受众角度考虑问题,未考虑到受众想了解什么、如何客观报道、如何吸引更多听众等等。为了提高报道逻辑的严密性,记者必须事前做足准备,充分了解新闻客观事实后提炼精华,按照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等构架进行报道,再组织语言提炼导语,最后对新闻内容进行丰富,做到有提纲、有腹稿,第一时间将突发事件的真实信息充分播报给受众,避免谣言产生与传播。只有清晰的思路与缜密的逻辑,才能够顺利高效的完成新闻报道任务。

(三)语言生动准确

在新闻报道中,生动准确的语言可充分提高采访效率,促進广播新闻发展。作为新闻记者,在采访与写作中应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群众更加及时充分的了解新闻事件内容,引发情感共鸣,这样有助于群众对新闻的客观评价与讨论。此外,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中还应使用朴实自然的语言,以此提高群众的听觉能力,使其在收听广播或者观看电视时能够被朴实的语言所吸引,加深对新闻印象。可见,在新闻报道中应掌握语言方面的要领,通过生动准确的语言提高公众对突发事件的关注,促进广播新闻的发展[2]。

(四)牢记职责使命

作为新闻记者,其本职任务便是及时准确的将真实新闻呈现给受众。在突发新闻报道中,由于此类事件容易对人产生直观冲击,影响人的情绪与思维,新闻记者很可能一时不知道该做什么。在以往新闻报道中,有记者在突发新闻报道中加入自己主观评价,对新闻真实性造成影响,还为社会舆论产生不良影响。一些媒体记者的品质不高,在基层事件报道时持有高高在上的心态,无法真正的深入基层了解事实。这就需要记者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思想境界,牢记自身工作的职责与使命。此外,还有些记者在突发报道中忽视人文关怀。例如,2020年初广西柳州发生一起火灾事故,没有人员伤亡,但共有十一家民房起火。起火原因是李女士用炭火烧水后将炭随意闷了一下就装进蛇皮袋中,结果引燃了床单引发火灾。当时,许多媒体记者争相采访李女士,有的问“您能否给我们描述下当时的情况?”“炭在无明火情况下也不可放入易燃物品中,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在造成巨大损失后你该如何赔偿?”等等,这些问题让李女士情绪崩溃,边哭边赶走了记者团队。类似上述这种往采访对象伤口撒盐的做法便是人文素养缺失的表现。如若换一些问题,询问李女士事情发生后是否需要什么帮助?是否要帮她联系政府解决当前问题?需不需要通过媒体渠道帮她募捐等等,毕竟当时天气寒冷,一些现实问题必须先要解决。也许,这样提问的记者会得到更多的有用信息,因为你将她当成家人,她才愿意向你倾诉,你才可以将更加真实的事实呈现为群众,达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突发事件报道对事件本身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新闻记者,其报道对群众的知情权具有较大影响,还可左右社会舆论导向。这就要求记者能够坚持正确方向、报道逻辑严密、语言生动准确、牢记职责使命,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源源不断的为群众提供真实的新闻报道。

参考文献:

[1]田龙.广播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角色定位[J].科技传播,2018(04):00048-00049.

[2]杨彪.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记者站的角色定位[J].军事记者,2019(12):00021-00022.

作者简介:

王梓豪(1992.05)男,重庆人,本科,单位:重庆市沙坪坝区融媒体中心,助理记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方向。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角色定位突发事件
让学生动起来、笑出来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及应对策略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名单
我是新闻记者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公示
公示
收益共享—回购联合契约下应对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协调策略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