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分析
2020-09-10刘涵
刘涵
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而阅读和写作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的联系,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如何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是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也是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进行分析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有效结合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当中,并没有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的结合,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知识储备不足,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不能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1]。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影响着学生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社会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育观念,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努力适应和满足新课改提出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现状
初中生的年龄尚小,他们没有过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当初中生遇到题材较为陌生的写作主题时,往往会不知道该从何写起。在以往传统的语文教学当中,阅读和写作是分开教学的,这样的情况导致学生虽然读了很多的文章,但在写作时并不能够将所读文章、所学内容用到写作当中,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同时,部分教师给学生推荐阅读素材时,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年龄特征,盲目地进行推荐,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不能够得到提升。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和推荐对学生有所帮助的阅读素材和写作素材,才能够真正达到扩宽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知识储备,提高学生阅读、写作水平的目的。阅读和写作之间是联系是密不可分的,通过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开拓学生的眼界,通过写作可以让学生将自身的情感利用积累的知识抒发出来[2]。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实施策略
(一)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第一步就是扩大学生知识储备,扩大知识储备的重要途径就是进行大量阅读,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正确的引导学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首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推荐一些能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书籍,并布置相应的任务[3]。例如让学生做好度数笔记,根据书籍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等。其次,在学生写作时,要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多多引用阅读时所积累的词句进行写作,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教师应多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通过课外阅读,丰富知识体系
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具有积极作用,能够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4]。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时常会出现不集中的现象。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将课外阅读引入到日常的教学当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素材,通过阅读丰富知识体系,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找到合适的课外阅读方向,为学生讲解写作技巧,给学生普及更多的语文写作知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5]。
(三)锻炼模仿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我们可以将模仿运用到语文阅读和写作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时进行模仿写作,让学生知道如何模仿优秀的文章,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优秀词语和句子进行模仿造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6]。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让学生保持对阅读的热情,就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師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学习描写荷花的课文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去观赏荷花,感受荷花的美,让学生理解作者当时描写荷花时的心情。同时还可以组织分享会,学生可以分享自己所阅读过的优秀作品,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结语
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将阅读和写作进行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为之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兴珍.试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策略[J].中学生英语,2020(40):95.
[2]朱晓艳.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模式的有效融合[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88.
[3]马仁.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教学思考——“以读悟写”[J].科技资讯,2020,18(27):187-189.
[4]王剑.基于阅读,优化写作——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文理导航(上旬),2019(09):11.
[5]朱毅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J].英语教师,2020,20(18):170-172.
[6]滕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2):109.
作者单位:重庆市合川瑞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