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支架理论的《管理学》“五课渐进型”混合式教学改革
2020-09-10探索杨虹
探索杨虹
摘要:《管理学》是管理类本科生教学基础课之一,有着基础性强,受众群体广等特性。《管理学》管理学混合式教学改革使学生对管理基础知识更深入掌握,为专业课学习打好坚实基础。支架理论在混合式教学改革中可以为课程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支架理论;五课渐进型;管理学;混合式教学
一、支架理论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意义
"支架",英文是"Scaffold",这个词来源于建筑业,还可翻译为"脚手架",意思为工人在修建房屋时提供的短暂支撑。该支撑在房屋建完后就撤走。支架式教学强调,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采用合作学习、探索新知这些形式,力求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到最大水平,从而達到既定的教学目的。老师通过支架把学习任务渐渐从自己手中转交给学生,之后撤走支架,让他们独立开展学习探究,有利于学习内容更好内化。混合式教学是将传统教学模式与数字化网络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实现二者优势互补的一种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既要面对面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又要采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实现学习效果的改善。文章将二者结合其更好地应用于《管理学》课程中,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
二、基于支架理论的《管理学》“五课渐进型”设计方案
(一)教学设计
《管理学》课程建设要解决如何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和有效学习的问题,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统一的问题。目前课程设计了“三个教学模块”: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实训教学三部分。《管理学》以能力目标培养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融入课程思政,将课程思政贯穿于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五大职能中。课程在混合式教学改革中,将课程思政贯穿始终,主要有案例思政、视频思政、思政渗透等各种方式,实现课程教学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之间的有效融合。“五课渐进型”课程体系设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和需求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按照“导学—自学—知识内化—实践”的渐进性方式进行学习;教师通过收集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和学习程度,从而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搭建框架,更好地因材施教。
(二)教学内容
《管理学》课程初次尝试采用陈传明教授等课程组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教学内容按照基于能力培养目标按照“三个模块”进行设置。教学主要分两个部分,分别是总论和职能。按照这两部分将教材内容进行章节内容分割,每一部分设置多个核心案例贯穿始终。对应设置实训内容,培养学生能力点。为了实现混合式教学,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开设的线上课程,要求学生完成对应章节的学习,完成线上任务学习。如下图所示。
(三)教学资源
在开展混合式教学中,需要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保证课程结构设计合理。《管理学》课程资源包括基础教学资源、实践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资源三类。实践教学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资源除提供课堂学习资源外,还为学生自学提供个性资源,主要包括:微课视频、习题集、案例集、拓展学习资料、课程思政、实训指导书等。
(四)教学考核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因此,在进行教学考核的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一变化开展更为全面的考核,将学生线上学习与测试的结果列入到最终的课程考核当中,从而按照全过程考核的方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定。管理学将考核比例分配为线上学习内容占总成绩30%,线下课堂学习内容占总成绩的50%,管理基础实训内容占总成绩的20%。
三、《管理学》样例设计
以第十章激励理论为样例进行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方璐,郑新芳,朱乐霞等.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智慧课堂建设[J]. 安徽化工,2019(10).
[2]于洪涛.基于雨课堂的高校智慧教学五步法探究——以“网络教育应用”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9):54-58.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