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田到城市,从田贝村看城中村生活方式的变迁
2020-09-10马瑞儿 喻心怡 徐晨溪 陈宏韬
马瑞儿 喻心怡 徐晨溪 陈宏韬
摘要:深圳市田贝村早在1984年、2006年经历了两次由村民齐心协力“自筹、自拆、自建”的旧村改造经历。这一村民自发筹建、原地改造的旧村改造模式,在深圳独树一帜。而田贝村村民也在三十多年间经历了两次迁居,从农田瓦舍住进了有80栋整齐独立小洋楼的“田贝新村”,又从田贝新村住进了32层高层住宅,生活方式、文化习惯也在这一期间发生了变化。田贝村的改造有其独特性,但同时也是深圳市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村落变迁的缩影。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实地考察、与本地村民访谈的方式,了解改革开放前后田贝村村民家庭生活、社交关系、经济状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来了解改革开放四十年间深圳本土村落的发展及居民生活方式的变迁。
关键词:生活方式;城市化;改革开放;文化变迁
一、引言
(一)调研目的
深圳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城市,有着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也有简陋的城中村。复杂的表面是由鲜活的生命组成,这个夏天,我们小组抱着好奇心来到深圳市众多城中村之一——田贝。在多方面了解后,我们焦点集中到改革开放前后,田贝从农村到城市的变化中,家庭、社交、经济状况、生活方式等的改变,从生活方式的变化中去记叙时代里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主要为生活在田贝社区的80岁以下的中老年人,经济状况良好。
(三)调研方法
此次调研主要通过收集资料,阅览二手资料,然后进入社区绘制地图,小组深入了解了城中村的结构、文化、社交方式等。其后根据调研资料,小组共同设计问题,深度采访了一位本地居民(下文称蔡阿姨),进一步了解改革开放前后田贝从乡村到变成城市一部分的多个方面变化对比。
二、调研内容
(一)改革开放前,清贫的农家生活
改革开放以前,田贝上下村整个宗族只有20来户,人们衣着简陋,在改革前也负担不起购买衣裳,大部分家庭衣着都是由母亲或者女儿来裁缝。
食物与普通农村无二,田贝也经历了吃大锅饭的文革时期。
由于建筑材料缺乏,房子大部分由石头和三合土筑成。人们收入分成微薄并大部分在贫困的生活条件中生活。贩卖农作物为主要收入来源,因此改革前耕地种植是田贝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居民春天播种,夏天抢收,秋天施肥除草,冬天耕田过冬。然而由于大部分地区缺乏高山梁树木和土壤营养,部分田贝人只能另寻经济来源。年轻力壮外出打工,或者去海边捕捞食物,甚至去山岭捡野果来饱腹。
之前居民较少,民风淳朴,邻里关系也十分和睦,因此犯罪与盗窃行为较少。通过与蔡女士的采访得知,许多村民甚至连房门都不用锁,邻里之间的信任可见一斑。
不过田贝有一特色是婚嫁时,女儿出嫁时会给亲戚送嫁女饼,分给村里人和邻居来告知他们女儿嫁人。女方家庭会用本地方言来唱歌哭诉来表达对女儿出嫁的不舍,情状凄凄惨惨。由于之前婚嫁大部分是由媒人介绍父母同意,导致许多甚至连丈夫都没见过便要出嫁,婚后更是很少能回娘家。
(二)改革开放,物质生活变得丰富,传统文化逐渐式微
改革开放之后,服装选择变得更加多元,在深圳街,香港等购物商城进行购买,老人更加喜欢简单朴素的款式和舒适的面料,自己制作服装的人在逐渐减少,对于衣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在增加。
在逢年过节时仍有扣肉,芋头,生蚝,鲍鱼,鹅,冬菇,发菜组成的大盆菜,每一个菜都有不同的寓意。如扣肉就是把钱扣住,芋头寓意生男孩,发菜就是发财。日常生活中,会在菜市场买菜。也会有传统的糕点,比如清明仔就是一种特色糕点,由花生,葱,糖,盐制成,现在还存在于深圳仅有的自然村里。据观察,许多自然村悠久的习俗正在慢慢消失:越来越少人仍然过该地区传统的仪式。语言也在渐渐消失:以围头村为例,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掌握围头话,与白话(粤语的一种说法,广府民系的母语,和围头话相近,广州等地本土居民的母语)相比尾音重且有俚语。但是现在出生的小孩大都不说围头话而改说白话了,所以围头话的生存情况堪忧,有的甚至不会讲粤语了。
住房大多是自筹自建,村民自发将四层小洋房改建成32层现代化公寓高楼。随着工厂的增加,形形色色的人在此地居住,造成了一定的治安问题,提高了管理的难度。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现在的交通更加便利,有公交,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私家车也越来越普及,只好在本是狭窄的社区通道增加了停车黄线,
城中村的人们有多种不同的娱乐方式,他们不拘泥于单一形式,主要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其中最让老奶奶们兴奋的活动就要数跳广场舞和挑花绣花了。每天上午,她们都会一起跟着音乐跳广场舞。而到了下午,她们一般会选择待在家里做一些像编带子、胸花、腰带之类的活动。不同于老奶奶,来自潮州的爷爷们喜欢在下午弹古典乐器,合奏潮州音乐,乐器有扬琴、二弦和椰胡等。旁边还摆着一个小茶几,很有古朴的氛围。
社区小朋友大都会选择在洪湖广场打打闹闹,而老人们一般会选择聚集在一起打麻将或者独自在家看书,他们多以看手机上的网络小说为主。
田贝村的村民们的大多数属于无神论者,最多以上香的形式拜拜观音。
(三)乡民团结,自筹改造,适应时代发展
相比于其他城中村,田贝村人丁较少,团结一致,在田贝村发展改变过程中,群策群力,自筹自建,改善田贝的居住环境。改革开放时期的特殊印记
奶奶还提到了一个专有名词——河边子,他们是往返于深港两地种菜的农民,当时是从不同的村落里面挑选家境较好,有一定务农能力的村民在深圳河岸边种地,白天到香港种田,晚上回来深圳河这边的深圳休息居住,在普通的村民眼里,这是当时“有头有脸的人拥有往返于深圳和香港的特权通行证”。
三、调研小结
随着深圳的大幅度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大部分原住民的生活方式有了大幅度的改变。他们在放弃传统的保守方式,迎接高效的现代化的同时,他们的文化也在飞速消亡。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仪式无法得到完好的保留,深圳的本地文化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此,深圳的本土文化需要得到各界更深的挖掘,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作者简介:
马瑞儿(2004-07-),女,中國,高中。(第一作者)
喻心怡(2004-04-),女,湖南,高中。(第二作者)
徐晨溪(2004-10-),女,湖北,高中。(第三作者)
陈宏韬(2003-07-),男,广东惠州,高中。(第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