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马的中国传统戏剧

2020-09-10魏京翔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利马

魏京翔

摘 要:1869年到1875年,一种新的戏剧形式逐渐在秘鲁首都出现,只是当时还没有在利马社会引起很大反响。中国移民为其赋予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并让这个南美国家对它产生了兴趣。本文依托诸多出版于十九和二十世纪的利马报刊档案,以异质文化研究者对中国戏剧的阐释和误解为主体,针对中国传统戏剧在西语国家的传播和接受做初步探索。

关键词:中国传统戏剧;利马;传播和接受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3-0173-02

一、传统戏剧在利马的发轫与传播

中国传统戏剧渊源流长,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逐步成为深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二十世纪最初二十年中,它与现代西方戏剧各领风骚,并在这个时期开始海外传播。华工是我国传统戏剧在秘鲁最早的传播者。自1860年开始后的十年,中国传统戏剧就渐次成为这个移民群体尤为引人注目的一种艺术形式。

利马的第一座中国戏院建成于1869年。是年,一个中国企业家协会投资11000比索在圣塔克拉拉修道院的后方修建了该剧院,并从加利福尼亚邀请了30位演员和5位音乐家加盟,他们都是来自卡亚俄的华裔移民。但直到几年后的1874年,利马的报刊才对这座中国戏院做了撰文。

第二家剧院位于拉斯·特罗·德·乌阿基亚大街。1875年落成,由一位李姓华人企业家每月支付400比索租金,剧院同时还是演职人员的宿舍,并提供食物,他们的工资为50-100比索。

与此同时,利马的广东商会也在筹谋建立一所粤剧院。为此,1875年的最后几个月,以张太和冯·阿兰为首的广东籍华裔商人租下了奥德昂剧院。此剧院的所有者是利马作家阿尔纳尔多·马尔克斯。这些企业家背后拥有强大的资金支持,他们预期投资10万比索,招聘80名演员,并且提前支付120张许可证的费用。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大量资金,不但要维持活动场地,还要与表演者签订合同。合同涉及了数十位演员,全部都是从外国请来的,甚至是从中国请来的。多数演员都曾在华人比较多的城市做过巡演,这些城市包括旧金山、纽约、哈瓦那,伊基克等地。

中国戏剧的盛名不仅在华人中传播,而且在利马人中也扩散开来。尽管媒体报道不多,但是参与这种艺术形式的利马人越来越多,毕竟观众数量较为可观,而这主要得益于十分低廉的票价。1875年,一张中国戏院的票价是一个比索,一个包厢的价格仅为两个比索。直到1916年,各剧院的票价基本维持原状,只增加了20分。

虽然利马社会对这种艺术形式十分感兴趣,但对于他们而言,语言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根据十九世纪意大利游记作者皮耶罗和利马记者法尔贡的记述,这些剧目全用中文演绎,虽然中国企业家在剧院会安排翻译来解释主要情节,但他们依然看不懂。

与其他相对封闭的组织(比如各种华人商会、行会)不同,剧院是很特殊的,因为观众的种族归属并不影响他们欣赏这种异国艺术。当然,客观来说,大部分利马人并不是冲着欣赏中国艺术而来的,甚至在1920年3月14日出版的《商报》中明确指出,有些利马人看到中国表演出现混乱情况时,只会报以毫无怜悯的嘲笑。也就是这个原因,在乌阿基亚剧院发生火灾之后,就只欢迎知识分子和“严肃的观众”。

二、秘鲁学者对中国传统戏剧的阐释及误解

在中国,传统戏剧是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包括多种表演形式:唱腔、乐曲、念白、舞蹈和武术等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戏剧整体。秘鲁汉学泰斗吉叶墨曾说:“中国戏剧并不是实际的生活,而是一种精确化的、集中的、类型化的艺术,通过创作而使公众逐渐了解和接受这种(艺术形式)”。

(一)演员

中国传统戏剧过去大多由男性进行表演,因为中国古代社会恪守孔孟之道,女性不能随意出现在公众面前。因此,就连女性角色也都由男人扮演。部分利马观众对这个事实的忽视导致了不少尴尬事件的发生,他们往往误将一些演员当成“优雅的中国少女”为之倾慕,但很快就会发现这些演员竟是男性,对此他们只有震惊和疑惑。

(二)舞美设计

秘鲁圣马科斯大学历史系教授查莫罗有过一段对中国传统戏剧舞台表演的叙述:

戏剧的舞美设计,即西方认识中的支架、道具和舞台应用,我们一般都理解为限制和定位的作用,但这在中国戏剧中不存在。中国传统戏剧的舞台一般都空无一物,尽管通常至少有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戏剧情节中表达地点和位置的都是一些简单的道具,一个简单的物件就能做出一系列效果:比如动物就由一副画来展现,一朵云代表掌管云的神灵,一幅画有火的图就代表了火神或者火的掌管者,额头上画有月亮就象征着包拯—中国著名的判官,两小面中心绘有图案的旗帜代表车,一面上方带有标示的缩略图即代表宫殿[1]。

中国戏剧相对缺少实体道具是因为其他元素才是构成舞台设计的首要条件:音乐、化妆和服饰。这些元素都在表演之前就已展现给观众,予以他们充分的想象。正如博纳多·克尔顿认为,中国,这个绘画大国极具舞美设计的水准,这种美学形式刺激了感官[2]。

(三)音乐和演唱

中国传统戏剧除了演员,还有一个由七八人组成的小乐队在舞台的后部。众所周知,音乐是中国传统戏剧演绎的核心部分。音乐在引入超自然内容的时候,能起到烘托和制造气氛的作用,但并不能盖过演员的表演。中国戏剧基本不使用对白,而是通过演唱和叙述来表现,而音乐往往发生在动作之前,既能烘托气氛又能强调人物性格。中国传统戏剧中的唱腔一直是吸引利马群众、让他们为之激动的原因。正如《万千报》的记者所说,在这种表达方式里,演员们以一种“我们不能理解的方式进行对话,因为它既不是对白,也没有达到高歌的地步”。根据胡安·奇古安,一名利马退役老兵的说法,“我经常观看乌阿基亚剧院的演出,这种戏剧像‘猫叫一样’,但表演十分精彩[3]”。

(四)戏服和脸谱

查莫罗教授认为,与中国戏剧简单的舞台设计不同,演员穿着的戏服往往十分华丽,都以丝绸为底面,制作精细,裁剪得当,而且颜色也有特殊的讲究。但对于异质文化的立马记者而言,“这些戏服显得十分古怪、邋遢”。此外,制作这些服饰需要很多钱,据1874年12月28日出版的《国家报》介绍,“仅仅一件戏服的造价就高达13000比索。”

中国传统戏剧中的脸谱在人物塑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造型和色彩搭配,脸谱可以区分和体现人物的身份、特点及状态。在观看奥德昂剧院的几次演出后,皮耶罗不仅指出了不同脸谱间的联系,还强调了它所具有的非同一般的意义。

(五)中国传统剧目

在利马演出的中国传统剧目通常表现两种主题:故事情节多样的市民生活和民间传说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英雄故事。查莫罗认为,这些选材都是特定价值观的体现,是美好感情的总结提炼:诚实勇敢、乐于助人、对爱情忠贞不二。因为中国戏曲往往是从政治上和美学上诠释儒家学说的一种行为。

中国戏曲中的人物往往来自不同的封建社会阶层(城市和乡村),既有至高无上的帝王、手握大权的官员,也有十恶不赦的土匪、妓女,甚至超自然的神灵。根据情节的不同,这些人物可以分成浪漫派和现实派,并各自向观众传递不同的价值观。1920年3月14日出版的《商报》对此有一段细致地描写,笔者节译如下:

(中国戏曲)情节较为平淡,虽然间或也有描写为国捐躯的战争情节,但通常都是感情丰沛的爱情主题。中国平原上的凯普莱特和蒙太古家族,陶瓷城堡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旦少女在森林中迷途,就会有一段传奇的经历:龙、莲花、菊花,所有山中的动物和植物都追随着她。这是一种荷马史诗般的历险。有时是喜剧,有时是悲剧。此类故事中总会突然出现一位老者,长长的胡须,花白的头发,深陷的眼窝,走路却步履轻快,富有节奏。他保护了这位少女,将她带回家。同时,还会有一位王子伴随她,而这往往是故事的结局……

有关在利马表演的中国戏曲的名字和情节记载不多。这也许是因为报纸没有予以大力宣传的缘故。利马观众对于记住剧目的名字不感兴趣,正如查莫罗所言,向大众详细解释(中国戏曲)内容有何用处[3]?利马记者一般只把戏剧的大概内容加以总结后出版。

三、结语

自1869年圣塔克拉拉剧院对公众开放以来,秘鲁首都利马率先开启了中国传统戏剧在南美地区表演的先河。随着十九世纪末华工的涌入,传统戏剧成为了中国移民与利马市民的文化桥梁。尽管存在各样的误读,但这種异域的艺术形式始终吸引着秘鲁文化精英的关注,这本身就已证明了其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秘鲁]理查德,楚伟,李静娜,等编.秘鲁的中国移民研究—考古、历史及社会[M].何美兰,王奕茗,等译.天津:天津出版传媒集团,2015.

[2]Bernardo Kordón. El Teatro Tradicional Chino[M]. Buenos Aires: Editorial Siglo XXI,1956:57.

[3]Jorge Basadre.Historia de la República del Perú,1822-1933[M].Lima:Editora El Comercio,2005:204.

(责任编辑:林丽华)

猜你喜欢

利马
利马老城
小丑上街
利马——无雨的不旱城
阿德里亚娜·利马 祖师级天使
菲律宾“倒杜”女议员自首
失去金牌赢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