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生物学微实验设计的思考

2020-09-10费抱琴

高考·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优势

摘 要:高中生物学微实验教学注重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应用能力为重点,尊重了我们这些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我们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话语权,从而激发我们学习的兴趣,它具有其传统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所无法超越的优势。为促进高中生物学微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笔者作为一名中学生尝试从教师与学生的角度以《对高中生物学微实验设计的思考》为课题,以"脂肪的检测"为例,从高中生物学微实验教与学的优势入手,对其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地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而深入地探析了高中生物学微实验设计方法,最后探究了微实验设计中需要关注的内容。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微实验教学;优势;“脂肪的检测”

一、微实验教学的优势

对于高中生物这门学科而言,有效的实验教学也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关键。从我们这些学生的角度来讲,传统的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主要以教师操作、学生观看为主,我们真正的参与度往往得不到保证。而且由于一些缺乏教学资源,所以很多时候都不能保证我们有充足的课上时间做生物实验,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得不到提升。事实上,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时候会应用到较多的教学资源,如果让每个人都动手操作,那么不仅会消耗大量的教学资源,而且也会增加老师们的教学负担。与传统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相比,微实验具有非常明显的教育优势。首先,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需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比如提前联系好生物实验室的教师,让他们准备相应的材料和器材等,所以有时候需要等待很长时间,使得我们不能及时将理论知识在实验过程中得到验证。相反,微实验对这方面的要求就很低,基本上不需要教师做很多的准备工作在课堂就可以开展,从而满足了我们的实际需要,让我们在课堂上就可以进行动手实验,有效提高了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其次,由于微实验不需要消耗很多的实验材料,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成本,能够缓解学校缺乏教学资源的问题,属于一种绿色、低成本的生物教学模式,更容易得到学校的认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微实验操作性更强、操作过程得到了很大地简化,所以更容易被我们接受,我们在亲身感受中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些理论知识。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我们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应用能力为重点,尊重我们课堂主体地位,让我们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话语权,从而激发我们学习的兴趣。而微实验教学模式就遵循了这种教学思想,融入了更多以人为本的教育元素,所以其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很多的教学优势。

二、微实验设计方法——以“脂肪的检测”为例

与传统的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相比,微实验教学模式存在很多的教与学的优势。但是,为了保证微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率,老师们必须要掌握有效的微实验设计方法,这样才能在激发我们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我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为此,本文以“脂肪的检测”为例,阐述高中生物学微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内容选择。

由于微实验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所以老师们不能像过去那样缺乏重点、没有目标制定教学内容,而是要找到实验内容的统一性,找到那些相似实验的共同点,尽可能地将那些有利于我们举一反三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确保我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最多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材“组成细胞的分子”章节的实验部分,就要求我们掌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而检测这三种物质就意味着我们需要进行三次近似重复性的工作,只是所选择的检测物质和手段存在差异性,但其实验的本质却基本相同。如果老师们完全按照教材上的步骤给我们演示或者让我们自己动手操作,那么就意味着我们需要重复两次检测某一种物质的环节,不仅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还会浪费老师和我们的时间精力。相反,在微实验教学思想下,老师们就可以根据该实验的特点选择某一种物质进行检测。比如,老师们可以选择“脂肪的检测”这一部分内容作为他们教学的重点,然后向我们简单阐述对其它两种物质的检测,这不但更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节约教学资源,同时还更容易获得我们的好感。

(二)筛选材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绝大多数高中生物微实验,老师们都需要准备相应的材料,而不同的材料会对后续的实验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对实验材料的筛选很重要,这样才能确保微实验教学效果,让我们获得更直观的信息。安全第一,无论是针对哪一个高中生物教学内容,老师们在选择实验材料时都要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往往选择那些无毒无害、廉价易得的材料,让我们更放心大胆地进行实验。由于课堂时间非常有限,所以老师们还要确保实验出结果的效率,尽可能选择那些反应速度快、结果明显的材料,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脂肪的检测”一节中,老师们一般会选择我们比较熟悉而且容易得到的花生作为实验材料。但是以花生为实验材料,一方面需要提前浸泡这些花生,所以比较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在对花生进行切片处理过程中学生需要使用具有危险性的刀片,而且为了达到比较好的实验效果,对切出来的花生还有一定的质量要求,所以往往需要我们进行重复性的切片,这不仅会增加实验的危险性,同时还会花费很长的课上时间,降低教学效率。针对这种情况,我們就可以建议老师选择用其他实验材料替代花生。为此,可以用生活中脂肪含量比较高的液态食用油替代花生,然后滴入相应染液试剂即可,这样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所得到的实验效果也更明显,我们也完全可以自己在家就进行实验,有利于激发我们的兴趣。当然,考虑到食用油的颜色一般都是淡黄色,所以在选择将脂肪染成红色的苏丹IV染液作为试剂,从而确保实验效果。

(三)制定方案。

虽然与传统的生物实验相比,微实验规模较小、成本较低,对我们的知识基础要求为不高,但我们必须要重视对实验方案的制定,确保实验方案的严谨性、合理性、有效性,同时还要遵循生物实验的各项基本原则,比如随机性原则、可重复性原则、设立对照实验等原则,增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为此,首先要学会合理选择形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微实验主要包含两个过程:课堂实验以及课后完成,而老师们往往需要根据实验的特点以及完成实验需要花费的时间进行选择。在“脂肪的检测”实验中,需要应用到苏丹IV染液,而完成整个实验仅仅需要几分钟的时间,所以利用课堂时间就可以完成。当然,老师将该实验安排在“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节中,还能够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糖类、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比性的学习更好地理解有关这一节的知识内容,从而提高我们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在选择好教学形式以后,老师还要帮助我们明确实验的原则以及主题。在我们这些学生看来,由于我们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而且也缺乏对生活中一些细节的观察,所以很多时候都不明白老师这样设计实验的原理,导致我们这些学生学的浑浑噩噩,不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在“脂肪的检测”实验中,老师如果将该微实验的原理解释给学生听,比如脂肪能够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黄色,也可以被苏丹IV染液染成红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我们掌握实验原理,这样我们的实验操作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为了增强实验教学环节的趣味性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老师们也常常会增加一个探究性的互动环节,让我们这些学生对生活中的比如市场上所谓的“零脂肪”产品进行检测,检查这些产品是否真正是“零脂肪”。这样的教学环节不但可以让我们学以致用,同时还可以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让我们真正地感受到生物微实验的魅力和作用。

三、微实验设计中需要关注的内容

微实验与传统的生物实验相比,有一定的差异性:

首先,老师们在进行实验之前就已经确立了实验目标,之后把实验目标告知给我们学生,增强了我们实验的目的性。

其次,老师在选择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时除了遵循一些基本原则,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结果的可靠性之外,还尽可能多地融入了一些探究性元素,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转变成探究性实验,增强实验的魅力,同学们对实验更感兴趣了,从而帮助我们举一反三,深化了生物微实验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最后,老师们还要合理控制微实验教学的时间,体现出微实验的特点,不能再像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那样费时费力,这样才能突出我们学习的重点,一举两得,既减轻了我们的学习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晶,邹峥嵘.新课标下高中生物学微实验的设计——以“脂肪的检测”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8,34(10):41-43.

[2]李笔锋.从激发兴趣到自觉思维的应然追求——基于课后“微实验”引发的思考[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5(02).

[3]李萍.高中生物实验设计的原则及改进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3(31):41.

[4]李妙娜.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S2).

作者简介:费抱琴(2002.09-),女,汉族,江苏靖江人,在读高中生。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学优势
画与话
高中生物学中不可逆性问题分析
数学知识在高中生物学中的应用
揭示错误本质提升资源价值
愉快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探析
高中生物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
第二优势
从优势的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