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道手术后带T管的护理

2020-09-10林碧英

康颐 2020年3期
关键词:胆汁胆道液体

林碧英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01

T管是一种乳胶制品,其形似T字,所以称为T管。T管主要是患有胆道疾病的患者在进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或者胆道重建手术时,在患者胆总管内放置的。其目的是解除胆道梗阻、引流胆汁、减轻胆道压力,防止胆漏,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并有效减轻患者由于手术出现的胆道水肿、炎症等情况。以便行胆道造影或经胆道镜取石。本文将主要针对胆道手术T管引流进行讲解,帮助大家掌握相关手术后T管的护理。

1 胆道手术后带T管的护理

1.1胆道手术后置管期间的相关护理

1.1.1妥善固定T管

进行胆道手术且带有T管引流装置的患者,在患者手术后对T管进行护理时,需将T管引流装置固定在患者的腹部,并加强装置的固定。告知患者固定引流装置的目的:主要是对T管引流装置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由于T管引流装置缝合在患者的腹部外壁上,若T管引流的外端充分暴露并处于游离的状态,此时患者腹部外壁上的T管引流装置以及受到外界的刺激,对患者的腹部产生牵拉作用,从而导致患者腹部外壁的皮肤出现撕拉、裂伤,并造成T管的脱落,从而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1.1.2 T管引流装置的安放

妥善放置患者的T管引流装置,能够有效避免患者的T管出现意外的脱落,并预防患者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在护理胆道手术后患者的T管时,需要将T管引流装置放置在患者手臂下方的位置,并将引流袋紧贴在患者病床的边缘部位,用橡皮筋以及别针等物件固定引流袋。此外,护理人员在安放T管引流装置时,需要注意为T管预留足够的长度,便于患者能够顺利翻身,不对患者的正常活动产生不良的影响。并且,护理人员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正确的指导,以免患者家属害怕患者的手臂挤压到引流装置,而私自将引流袋移到患者的手臂上方。所以,当胆道手术后患者完全清醒时,需要告知患者以及家属患者的引流袋,不能高于患者手术的引流切口,以免患者的胆汁出现倒流,增加患者出现感染的 几率。

1.1.3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护理人员在对胆道手术后带有T管引流装置的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注意患者引流管的位置,避免患者的引流管出现折叠或者扭曲的情况。除此之外,在患者进行活动时,要注意患者的引流管不能高于患者腹部手术切口的高度,且患者平卧时患者的引流管不能高于患者的腋中线。

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后24小时内,需每隔30分钟就对患者的引流管进行一次挤压,24小时后,对患者每隔1-2小时进行一次挤压即可。若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挤压时,发现患者引流管内的胆汁较少、引流管内部出现堵塞时,需要及时检查患者引流管出现堵塞的原因,引流管或者患者的胆管被结石等堵塞,需使用无菌等渗盐水对患者使用合适的压力进行冲洗。此外,护理人员还需每周更换2次引流袋,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进行操作,以免患者出现逆行感染。

1.1.4观察T管内的引流液体

护理人员需严密观察患者引流出的液体颜色、性质、气味等,并及时记录患者引流液发生的改变。正常情况下,患者引流出的胆汁大多为深绿色或者棕色、色清且无渣。刚进行完手术后的患者其胆汁液体会从淡黄色、浑浊状,逐渐变为清亮透明的液体。患者手术后24小时内,引流液体大约在300-500毫升左右。若護理人员发现患者引流出的胆汁存在腥臭味,或者患者引流出脓性胆汁时,则提示患者存在感染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及时通知医生,对患者采取相关的处理措施。如果患者引流出的胆汁颜色比较淡、稀薄,则考虑患者可能肝脏功能不全,而胆汁液体若比较浑浊时,则提示患者的胆汁内存在结石或者患者存在胆道出血的情况。

1.2 留置T型管患者常常需要带管出院,出院前应做好带管的出院宣教

1.2.1衣物:尽量穿宽松柔软的衣服,以防引流管受压。

1.2.2沐浴:采用淋浴,沐浴前用塑料薄膜覆盖引流管处,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1.2.3生活中避免提重物或过度活动,以免牵拉导致脱出。

1.2.4引流管口每周换药1次,周围皮肤给予涂氧化锌软膏加以保护。

1.2.5若发现引流异常或身体不适等,应及时就医。

1.2.6若出现腹痛、腹胀、发热、巩膜黄染或其他任何不适,则应及时放开T管,并及时报告医生或护士。

1.2.7管道或引流袋内的胆汁氧化后颜色可变为墨绿色,为正常现象。

1.3 胆道手术后拔管之前的护理措施

1.3.1拔管前夹管实验:

一般术后14天左右,逐步试夹管,特殊情况除外。夹闭实验之前需要将患者的T管引流袋抬高,从而消除患者的引流袋与胆管之间的虹吸作用。患者需在进食之前以及饭后各夹管1小时左右,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腹痛、黄疸、饱胀以及发热等情况。若对患者进行该实验后1-2天患者没有存在异常情况,则先对患者进行拔管前的T管造影,确定患者的胆道处于通畅情况、不存在残余结石后,应立即开放引流管24小时,以减少造影后不良反应和继发感染。

1.3.2 T管拔管的指征:

一般术后2周-2月(遵医嘱执行),患者体温正常,血常规正常,血清黄疸指数正常,皮肤、巩膜黄染消退,大便转黄,胆道造影或胆道镜证实无狭窄、无结石,夹管实验无不适者,方可考虑拔管。

1.3.3 拔管后的护理

(1)患者尽量平卧1-2小时。

(2)观察患者T型管窦道胆汁渗出的情况,渗出液多时及时更换敷料。

(3)一般情况下T型管拔除后用凡士林纱布密闭窦道24-48小时,窦道可自行闭合。

(4)嘱患者一周内勿从事重体力活动。

猜你喜欢

胆汁胆道液体
液体小“桥”
『液体的压强』知识巩固
液体压强由谁定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层层叠叠的液体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胆汁淤积性肝病问题解答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