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人教育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2020-09-10张瑾

教学博览 2020年26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人文精神渗透

张瑾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多元化推进,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弊端逐渐浮现出来,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素质教育依旧停留在形式层面,虽然大学教育是开放式教育,不再局限于以成绩论优劣,但是在大学英语实际教学中,依然有很多教师过度重视课程目标,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学英语作为高校教育必设课程,其重要性和实用性非同一般,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外语技能,还需要将全人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成为全方位人才。本文就全人教育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展开相关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全人教育理念;大学英语教学;渗透;人文精神

全人教育理念很早就被纳入大学英语教学任务重,只不过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直停留在表面。全人教育在大学英语中的渗透,不仅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英语的工具性,还能了解到英语的文化性,通过全面认识英语,在提高英语综合素养的同时,提高辩证性思维能力。首先需要大学英语教师摈弃传统教学模式,以全人教育为原则,精心设计大学英语教学方案,提高学生英语课堂体验,实现学生多维度发展。

1.全人教育理念概述

全人教育理念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以人为本和以社会为本。从传统知识教育逐步迁移到到对学生思维、能力、素养教育中,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马洛斯作为全人教育理念的主要提出和倡导者,认为人类的发展不应该局限于理论知识和大脑智力,而应当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如创造能力、社交能力、三观、生活态度等等,只有实现全人教育,才能为社会培养创新全面人才。

2.全人教育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 的必要性

国内很多高校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和成效,都在不断地针对教学模式推陈革新,但是大部分高校依旧停留在形式主义,看似开放的课堂,依旧以教师为主体地位,甚至很多高校为了提高学生英语成绩,借助考勤占用学生学习时间,开启课时消耗战,虽然学生的成绩提高了,但是学生却对英语产生了抵触和厌烦心理,种种迹象表明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因人施教,达到人文与理论教学的统一。

3.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改革,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教学进步,但是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大学教授、教职工均是通过应试教育选拔的人才,所以说想短时间内创新教学模式比较困难。然而英语的语言和文化特点注定学生的学习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为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但是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人才”虽然具备了专业技能,但是在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上稍有欠缺,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3.1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高校教育相对于中学教育是开放的,但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期间需要完成CET-4、CET-6考试,英语专业学生则需要完成专业等级考试,出国留学的学生还需要准备雅思、托福,可以说国内学生在整个教育阶段都面临着应试问题。所以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考试能力,过度强调英语知识和应试技巧的传授,不断地鼓励学生扩大词汇量、阅读量,通过机械记忆获取高分。这种填鸭式教学,完全忽略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随着时间的积累,也许所谓的好学生可以被保研或者出国留学,但是他们都缺乏语言思维能力。应试教育训练了一批批的学霸,培养了不同领域的领军人物,可是这么多的优秀人才,诺贝尔获奖者却寥寥数几,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部分人才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不具备个性思维。

3.2缺乏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中依旧沿用中学常用的期末考试方式,不同的是多了一个考勤考核。似乎考试已经成为我国各个科目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但是大学考试不像高考一样严格,很多学生都有作弊的行为,很显然这种评价方式已经不适合在大学英语评价教学中使用。考试会让学生带着目的性和功利性去完成课业,导致很多学生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考试过关,完全忽略了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运用,这也是为什么英语考试优秀的学生,毕业之后却连基本口语交流都无法胜任的原因。

3.3缺乏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主要强调英语的工具性特点,教师在课堂中通常围绕单词、语法、句型、时态展开教学讲授,英语虽然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人文文化。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渗透跨文化思想与意识,帮助学生理性认识西方世界与文化,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怀,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意识,尊重各国文化,实现学生人格素养的提升。而不是一味的局限于英语的语言运用,所以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当丰富课堂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用多元化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4.全人教育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4.1提高英语教师全人教育素养

全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社会创新型人才,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传授者,在学生的学习工作中占据着关键位置,甚至会产生一定的终生影响。所以高校在招聘英语教师时,应加入人文素养条件,在教职工作期间加强“全人教育”理念培养,不断提升英语教师全人教育素养。因为教师的人文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样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才能更高效地开展全人教育。

4.2明确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大学英语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担任指导、引导等辅助角色。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将教学内容、重难点、疑难处理全都托盘而出,学生只负责笔记记录,有的学生直接找教师拷贝PPT打印,完全失去了学习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将会逐步丧失思考能力,也违背了全人教育理念中素质培养原则。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巧妙设计问题鼓励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有限的内容中拓展知识面,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会说英语那么简单,而是运用英语解决生活问题、工作问题,甚至是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只有让学生意识到个人修养和思维能力在英语语言运用中的重要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4.3培养学生实践运用能力

传统课堂中教师为主导,而全人教育模式正好相反,提倡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思考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实践运用能力。对于高校而言需要的是拿高分的“好学生”,对于社会来说则需要实践性人才,如果所谓的“好学生”只会机械式的考试,却不能发挥英语人文价值,则毫无用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实践,例如參加学校组织的英语角活动,通过语言沟通了解他国文化、宣传中国文化,提升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又宣扬了民族文化,这恰好是全人教育理念的目的之一。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试着将外国素材翻译成中文,可以先让学生充分了解和调查该国文化背景以及语言艺术,这样再翻译的时候不仅可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还能巩固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

4.4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性学科,更是一门文化交流课程,所以对授课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求比较高,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还要了解英语文化,实现理论和德行的双提高。大学教材涉及到了多个国家的历史发展、人文演变、民俗风情,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挖掘人文元素,并对其进行提炼和拓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将人文教育结合到教材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感知能力,引导学生以人文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仅仅局限在让学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完全违背了全人教育理念的初衷,所以高校应当加强知识与人文的结合教育,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兢田,吕培明.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方向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6,(2).

[2]苟巧丽.全人教育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校园英语,2018(39).

[3]全春艳.“全人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科教导刊(下旬),2015(06):136-137.

[4]吴于勤.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师教育论坛,2015,28(011):74-77.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人文精神渗透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背负十字架的勇气